电话那头,苏晚晴的沉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沈屿的心口,也压在这深夜寂静的空气里。
他能听到她那边细微的呼吸声,甚至能想象出她此刻紧蹙的眉头和复杂难言的眼神。
“如果我说,我是被设计的,你信吗?”
沈屿的问话在寂静中回荡,没有愤怒的辩解,没有委屈的哭诉,只有一种近乎疲惫的平静。
这平静反而让苏晚晴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信?
那些照片角度刁钻,女孩的神情动作自然真切,连她这个局外人看了,都难免心生疑窦。
更何况,沈屿之前确实表现出对这段“合约关系”的疏离和抗拒,谁能保证他不会在别处寻求慰藉?
娱乐圈里,表面光鲜背后龌龊的事情,她见得太多。
不信?
可沈屿的语气……太坦荡了,坦荡得甚至有些无所谓。
而且,以她对沈屿这短暂却印象深刻的了解,他似乎真的不是那种会处心积虑玩弄感情的人。
他的“懒”和“淡”,是刻在骨子里的,连炒作都嫌麻烦,何况是这种风险极高的出轨?
就在苏晚晴犹豫的当口,另一个尖锐的声音插了进来,显然是赵玫抢过了电话,或者开了免提:
“设计?沈屿!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吗?!证据确凿的照片摆在那里,你还想狡辩?!那个林薇薇的背景我们都查了!干干净净一个女大学生,仰慕你的‘才华’,能设计你什么?分明是你自己把持不住,借着指导钓鱼的名义勾搭人家小姑娘!现在东窗事发了,就想用一句‘被设计’糊弄过去?我告诉你,没门!”
赵玫的声音像机关枪一样扫射过来,充满了被愚弄的愤怒和对沈屿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我早就说过,你这种人靠不住!晚晴心软,信了你的鬼话,结果呢?这才多久?就给我们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你知道这会对晚晴的形象造成多大影响吗?‘被出轨’、‘遇渣男’,这种标签贴上去了还能轻易撕下来吗?!”
沈屿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等赵玫的咆哮暂告一段落,他才淡淡地开口,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赵女士,如果你已经认定了事实,那我无话可说。解释在你们看来是狡辩,沉默就是默认。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在你们预设的立场下,都是错的。”
他顿了顿,一种深深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来,淹没了之前因为被陷害而产生的那点愤怒和不甘。
这种无休止的算计、猜疑、舆论绑架,让他感到窒息。他想要的,不过是方寸之间的清净,怎么就那么难?
“就这样吧。”沈屿的声音带着一种心灰意冷的淡漠,“合约继续,或者终止,你们决定。需要我配合发声明‘认罪’也可以,你们拟好文案发给我。至于其他的,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说完,他甚至没等对方回应,就直接挂断了电话,然后将手机调成静音,扔到了沙发角落。
世界瞬间清净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零星的车灯划过夜色。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却照不进他此刻内心的冰冷和空旷。
他忽然觉得,这一切都很没意思。解释、争辩、自证清白……就像陷入一个巨大的泥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
与其浪费口舌和精力去跟那些不相信自己的人纠缠,不如省点力气,做点让自己舒服的事。
他转身,从抽屉里翻出一些现金,又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和洗漱用品,连同那根最重要的鱼竿一起,塞进一个双肩包。
然后,他拿起静音了的手机和充电宝,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暂时栖身的公寓。
他没有目的地,只是拦了辆出租车,让司机往城外开,去一个远离市区、地图上看起来有水库或者河流的地方。
他需要水,需要那种能让他安静下来的广阔和平静。
就在沈屿消失在夜色中的同时,苏晚晴的工作室里,气氛降到了冰点。
赵玫气得脸色发青,指着手机对苏晚晴说:“你看看!你看看他这是什么态度?!默认了!他这就是默认了!我早就说过……”
“玫姐。”苏晚晴突然打断了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
她看着屏幕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评论和沈屿最后那条“我没什么可说的了”的通话记录,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他写下《石灰吟》时的决绝,以及在片场面对尖锐问题时那份超然的淡定。
一个能写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真的会如此轻易地就陷入这种低劣的桃色陷阱吗?
一个在面对强拆威胁时能冷静利用舆论的人,会处理不好这种明显有漏洞的栽赃吗?
他的不解释,与其说是默认,更像是一种……不屑和疲惫。
苏晚晴想起自己在这个圈子里挣扎多年,见过太多虚与委蛇,听过太多巧言令色。
沈屿这种近乎“爱咋咋地”的态度,反而显得异常真实。如果这是他精心设计的表演,那这演技未免也太登峰造极了。
两种念头在她心中激烈交战。理性的分析、赵玫的警告、娱乐圈的血泪教训,都告诉她应该立刻切割,明哲保身。
但一种莫名的直觉,以及沈屿身上那种与她认知中所有男人都不同的气质,又让她犹豫不决。
“玫姐,”苏晚晴抬起头,眼神复杂却坚定,“公关预案按照最坏的打算准备。但是……对外回应,先等等。”
“等等?还等什么?现在每拖延一分钟,舆论对我们就越不利!”赵玫急了。
“我说,等等。”苏晚晴重复了一遍,语气加重了几分,“我需要想想。”
她把自己关在休息室里,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她想起了沈屿救起她时那双有力的手,想起了他瘫在躺椅上与世无争的样子,也想起了他面对威胁时偶尔流露出的、与平日懒散截然不同的锐利眼神。
这个男人,像一口深井,看似平静无波,却让人看不清底下藏着什么。
几个小时后,天光微亮。苏晚晴做出了一个让赵玫几乎晕厥的决定。
她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没有发表官方严正声明,只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更新了一条简短的动态。
没有配图,只有一句话:
“风暴很大,但我知道水底有礁石。我选择相信我看到的那部分坚实。@沈屿”
这条动态一出,原本就沸腾的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晚晴发声了!她选择相信沈屿!”
“这是什么意思?暗示沈屿是被冤枉的?”
“‘水底有礁石’……是说沈屿是那个坚实的依靠吗?”
“都实锤成这样了还相信?晚晴是不是被pUA了?”
“呜呜呜心疼晚晴,太善良了!”
“这波操作……看不懂了!但女神的选择,我支持!”
支持者认为苏晚晴重情重义,在危难时刻选择信任伴侣;反对者则认为她恋爱脑,被渣男蒙蔽;更多的人则是陷入巨大的困惑和讨论中。
但无论如何,苏晚晴这番表态,成功地转移了部分焦点,将“沈屿是否出轨”的争议,一定程度上转向了“苏晚晴为何选择相信”的讨论上。
大量同情和支持的声音涌向了苏晚晴,她的形象在“受害者”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坚强”、“信任”、“有主见”的光环。
而处于风暴眼的沈屿,却如同人间蒸发,没有任何回应。
此时,沈屿正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远离城市喧嚣的乡下水库边。
晨雾尚未散尽,水面上笼罩着一层白纱。他刚支好鱼竿,打开静音许久的手机,就看到无数条推送和信息爆炸般涌来。
他看到了苏晚晴那条动态。
“我选择相信我看到的那部分坚实。”
沈屿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晨风吹拂着他略显凌乱的头发,水鸟在不远处掠过水面。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微微动了一下,像平静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荡开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
然后,他关掉手机屏幕,重新将目光投向那根伫立在雾气中的鱼竿。
信或不信,是别人的事。
而他的事,是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