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白纱
巴格达的夏夜总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湿热,阿卜杜勒攥着方向盘的手心沁出冷汗,后视镜里的底格里斯河像条暗绿色的巨蟒,泛着磷火似的波光。他本该在日落前送完最后一单货,却被雇主临时要求绕远路去库法老城——那里的废墟区上个月刚发生过爆炸,连路灯都还没修好。
“吱呀”一声,副驾驶的车门突然自己弹开,一股带着河腥气的冷风灌进来。阿卜杜勒猛地踩下刹车,强光手电扫过去时,只看见车门边沾着几缕泛白的纱线,像极了祖母下葬时裹尸布的质地。他骂了句“该死的风”,伸手去关车门,指尖却突然触到一片冰凉——不是金属的冷,是浸过水的布料特有的湿冷。
手电光里,副驾驶座上不知何时多了个女人。她裹着洗得发白的阿拉伯长袍,黑纱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没有瞳仁的灰白色眼睛,正盯着仪表盘上阿卜杜勒女儿的照片。“你是谁?”阿卜杜勒的声音发颤,手悄悄摸向座椅下的匕首——那是妻子临走前塞给他的,说库法老城不太平。
女人没说话,只是抬起纤细的手指,指向窗外漆黑的废墟。阿卜杜勒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看见断墙后立着个生锈的秋千架,铁链在风里晃得“咯吱”响。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美军空袭那天,他亲眼看见邻居家的小女孩扎伊娜在秋千上,炸弹落下时,她白色的连衣裙像蝴蝶一样飞起来,从此再也没人见过她。
“扎伊娜?”阿卜杜勒的声音发紧。女人缓缓点头,黑纱下传来细碎的呜咽,像被水淹没的铃铛。仪表盘上的水温表突然飙升到红线,引擎发出刺耳的怪响,阿卜杜勒想打火,却发现钥匙孔里渗出水来,顺着方向盘流到腿上,冰凉刺骨。
“帮我……找妈妈。”女人的声音很轻,带着河水的潮气。阿卜杜勒这才注意到,她的长袍下摆正不断往下滴水,座椅上积起的水洼里,浮着几片枯萎的睡莲——那是底格里斯河特有的植物,只有河底的淤泥里才长。
十年前的画面突然涌进脑海:空袭后的第二天,阿卜杜勒在河边发现扎伊娜母亲的头巾,上面沾着水草和血。人们说她跳河找女儿了,尸体到现在都没找到。阿卜杜勒攥紧拳头,突然想起后备箱里有雇主让送的物资——几袋水泥,还有一把铁锹。
“我带你去。”他推开车门,冷风卷着河腥味扑过来。女人跟在他身后,脚步很轻,却在沙地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脚印里还沾着细小的贝壳。他们穿过断墙时,阿卜杜勒看见废墟里散落着孩子们的玩具:缺了轮子的卡车、掉了眼睛的布娃娃,还有一个画着笑脸的足球,皮面早已被弹片划破。
走到秋千架旁,女人突然停住,灰白色的眼睛盯着地面。阿卜杜勒举起铁锹往下挖,沙地里很快渗出黑水,混着腐烂的水草味。挖了没多久,铁锹突然碰到硬东西,他弯腰拨开沙子,看见一块褪色的蓝头巾——正是扎伊娜母亲当年戴的那块。
女人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头巾上的血迹,黑纱下的呜咽声越来越大。阿卜杜勒继续挖,很快挖出两具相拥的骸骨,小的那具还保持着抓着秋千铁链的姿势,大的那具则紧紧抱着她,指骨深深嵌进对方的肋骨里。
“她们一直在这里。”阿卜杜勒的眼眶发热。女人站起身,灰白色的眼睛里突然泛起水光,像河面上的月光。她缓缓摘下黑纱,露出一张苍白的小脸,额头上还留着一道浅浅的疤痕——那是扎伊娜小时候爬树摔的,阿卜杜勒还帮她贴过创可贴。
“谢谢。”扎伊娜的笑容很轻,像要被风吹走。她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长袍上的水珠蒸发成白雾,渐渐和夜色融在一起。阿卜杜勒看着她消失的方向,突然听见河面上传来一阵轻柔的歌声,是扎伊娜母亲常唱的摇篮曲,十年了,他以为自己早就忘了。
第二天清晨,阿卜杜勒带着水泥回到废墟,把那片地方砌成小小的墓碑,上面刻着“扎伊娜和她的母亲”。他离开时,看见墓碑旁开了一朵白色的睡莲,在沙漠的晨光里,显得格外干净。
后来有人说,在库法老城的废墟里,偶尔会看见一个穿白纱的小女孩,牵着一个女人的手,沿着河边走。她们走得很慢,脚印里总会开出睡莲,风里还飘着摇篮曲的调子。阿卜杜勒再也没去过那里,但每次路过底格里斯河,他都会停下车子,往河里撒一把花瓣——他知道,有些灵魂,终于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