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仪转身,面向众人,神色庄重地说道:“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明日,我们便一同商讨国家未来的发展大计。”众人纷纷应和,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决心。常仪望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国家的繁荣之路,还需大家携手共进。
几日后,常仪如往常一般在地方巡查。马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车窗外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路边的村落炊烟袅袅,这本该是新制度下王朝繁荣的写照。然而,当常仪来到一个小镇时,却察觉到了异样。
小镇的街头,本该是热闹非凡,可此刻却冷冷清清。偶尔有几个行人,也是神色匆匆,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恐惧。常仪心中疑惑,便下了马车,向一位路过的老者打听情况。老者看到常仪,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颤抖着声音说道:“姑娘,你快走吧,这小镇闹疫病了,好多人都莫名染病,症状怪异得很,已经死了好几个人啦!”
常仪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急忙朝着老者所指的方向走去,一股刺鼻的药味扑面而来。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躺着几个病人,他们面色潮红,嘴里胡言乱语,身体不时抽搐着。常仪凑近观察,一股腐臭的气味钻进鼻腔,让她不禁皱起眉头。她伸手触摸病人的额头,滚烫得吓人。
常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突如其来的疫病,打破了王朝表面的平静。她立刻吩咐随从,召集当地官员。不多时,官员们匆匆赶来,一个个神色慌张。常仪面色凝重地看着他们,说道:“立刻封锁小镇,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防止疫病扩散!”官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这……封锁小镇,会不会引起百姓恐慌,而且这也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生计啊。”
常仪目光如炬,严厉地说道:“疫病若不及时控制,扩散开来,危及的将是整个王朝,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你们身为地方官员,当以百姓的性命为重,这点觉悟都没有吗?”官员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连忙下去执行命令。
与此同时,常仪紧急调配周边地区的药材和郎中。她修书几封,让快马加鞭送往附近的城镇,信中详细说明了小镇的疫病情况,要求他们尽快筹集药材,并选派医术精湛的郎中前来。常仪深知,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每拖延一刻,就可能有更多的人染病。
郎中们陆续赶到,常仪亲自在临时搭建的医馆里,与他们商讨治疗方法。医馆里弥漫着浓浓的草药味,郎中们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郎中说道:“这种疫病从未见过,症状怪异,我们尝试了几种常见的药方,都没有效果。”其他郎中也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无奈。
常仪看着他们,鼓励道:“各位都是医术精湛之人,如今百姓受苦,国家有难,还望大家齐心协力,尽快研制出治疗方法。无论需要什么,本都会全力支持。”郎中们听了,纷纷表示会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郎中们日夜钻研,尝试各种药方。常仪也时常来医馆查看情况,她看着郎中们疲惫的身影,心中既焦急又感动。小镇上,百姓们被封锁在家中,恐惧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常仪安排官员们每日给百姓发放食物和水,安抚他们的情绪。
然而,疫病并没有因为众人的努力而得到控制,反而有更多的人染病。常仪看着不断增加的病人,心中充满了忧虑。她在医馆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她想到了之前在古籍中看到的一种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常仪急忙找到郎中们,将这个方法告诉他们。郎中们听后,觉得有几分道理,便决定尝试。他们按照常仪所说的方法,重新调配药方,熬制草药。当第一碗药喂给病人喝下后,众人都紧张地守在一旁,等待着效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病人的症状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常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这个方法也不行?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病人的抽搐渐渐停止,脸上的潮红也有所减退。常仪心中一喜,看来这个方法有效果!
郎中们见状,立刻加大了用药量,对其他病人也开始使用这个药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病人症状得到缓解。常仪看着逐渐好转的病人,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常仪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这种奇怪的疫病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会突然在这个小镇爆发?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而且,虽然目前病情得到了控制,但郎中们能否研制出彻底治愈的方法,还未可知。
小镇的夜晚,格外宁静。常仪独自一人走在街头,看着被封锁的小镇,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这场疫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她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