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们派车去接你!”秦老生怕江景反悔,立刻敲定。
半小时后,套房门外再次响起了敲门声。
江景打开门,门外站着的依然是周婉琴和林虹。两女脸上的红晕似乎比刚才淡了一些,但眼神依旧有些闪烁,不敢与江景对视。
“接……接你的车到了。”周婉琴低声说道,语气比起之前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羞涩。
“嗯,走吧。”江景点点头,神态自若,仿佛之前那个“勒索”香吻的无赖不是他一样。
他带着保卫小组一行人下楼,坐上了前来接他的特制车辆。
雷震、“坦克”等队员敏锐地察觉到,两位队长和江景之间的气氛……似乎和来时不太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说不上来。
他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默默地将这个发现藏在心里。
车队一路疾驰,驶向帝都北郊。
沿途经过数个明哨暗卡,戒备森严。
不过有周婉琴亮出的特殊证件开路,所有排查程序都被简化,一路畅通无阻。
最终,车队驶入了一个从外表看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陈旧的研究所大院。
但进入内部,才发现别有洞天,现代化的科研大楼和严密的安保措施显示出这里的不同寻常。
车辆刚停稳,早已等候在楼前的一群人便快步迎了上来。
为首的老者,正是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秦老。
秦老一看到江景下车,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几乎是小跑了过来,一把握住江景的手,用力摇晃着:
“哎呀!江景啊,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看着秦老这位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此刻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对着自己这个年轻小辈如此放低姿态,江景心里觉得既好笑又有些过意不去。
他连忙扶住秦老的手,苦笑着说道:“秦老,您这可真是折煞我了。”
“您是长辈,又是国家栋梁,对我这么一个小辈把姿态放得这么低,我这心里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压力山大啊。”
秦老闻言,却是浑不在意地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江景的手背,语气真诚地说道:“哎,江景啊,你这话可就见外了。”
“在学术界,在科研领域,从来都是能者为师,达者为先。”
“你的能力摆在这里,做出了我们这些人穷尽毕生精力都难以企及的成就,那就理应得到最高的尊重和敬佩。”
“这跟年龄、资历没关系,我们这些老家伙,那是打心眼里佩服你!”
他这番话说的声音不小,跟在他身后的那群平均年龄都能当江景父亲甚至爷爷的专家、教授们,闻言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有钦佩,有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羞愧和尴尬。
他们这些人,享受着国家最好的资源和支持,在各自的领域深耕多年,自诩为精英。
可如今,面对国家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他们集合了整个团队的力量,耗费了无数心血和时间,却始终在核心壁垒前寸步难行。
如同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
反倒是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民间发明家,一次又一次地拿出颠覆性的成果,仿佛他脑子里装着一个来自未来的科技宝库。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群……吃白食的。
国家投入了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却没能交出满意的答卷,这种无力感和愧疚感,让他们在江景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江景被秦老这番毫不掩饰的夸赞弄得有些脸红,连连摆手:“秦老,您可别这么捧我。”
“我这人不禁夸,而且我现在连你们具体遇到什么问题都还不清楚呢,您就这么夸我,万一待会儿我啥忙也帮不上,那不就尴尬了,岂不是辜负了您的信任。”
“哈哈哈!”秦老又是一阵爽朗大笑,眼神中却充满了对江景的绝对信任,“放心,我对你有信心,你小子的脑袋瓜子,不能以常理度之。”
“走走走,我们进去说!”
一行人穿过层层安检,进入了研究所的核心区域。
这里的氛围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只有各种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研究人员专注的低语。
在一个堆满了图纸和草稿、显得有些凌乱的办公室里,江景见到了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一位姓陈的院士。
陈院士顶着一头因为长期挠头而显得更加凌乱甚至有些“地中海”趋势的头发,身上穿着皱巴巴的白大褂,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正趴在一张写满复杂公式的图纸上奋笔疾书,连有人进来都没察觉到。
秦老见状,无奈地笑了笑,低声对江景解释道:“老陈就这样,一钻进课题里就什么都忘了,不是故意怠慢你。”
江景浑不在意地摇摇头,看着陈院士那副完全沉浸在学术世界里的模样,眼中反而流露出由衷的敬佩。
他本身就不是那种注重虚礼和排场的人,相反,对于这种心无旁骛、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科研的纯粹学者,他打心眼里尊敬。
秦老拉着江景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开始简要介绍国家正在攻关的这个重点项目。
“江景啊,情况是这样的。”
“你也知道,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能源问题。”
“传统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对环境污染太大,受制于人的地方也太多。”
“国家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
他神色变得郑重起来:“我们目前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氢能源。”
“氢能清洁、高效、来源广泛,被认为是未来的终极能源之一。”
“但是,想要大规模、低成本、安全地制备、储存和利用氢气,尤其是将其高效地转化为动力,面临的困难太多了!”
秦老指着旁边白板上画着的复杂结构图和技术路线图,眉头紧锁:“尤其是在氢燃料电池,或者说更高效直接的氢能动力转换装置方面,我们遇到了几乎难以逾越的瓶颈!”
“效率、成本、安全性、稳定性……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国家其实已经做好了长期投入、持久攻坚的准备,没指望能一下子解决,只是希望能在某个环节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