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复苏,然而紫禁城内的气氛却比严冬更显凝滞。皇帝晟明宗的病情时好时坏,始终未能彻底康复,龙体日渐虚弱,连每日清醒的时间都变得稀少。龙曦年代批奏章,已从权宜之计变成了常态。她行事愈发沉稳老练,朱批愈发果断有力,在张澜、赵启明等日渐形成的新兴势力辅佐下,竟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处理了几件积压多年的弊案,使得民间对“贤德皇贵妃”的称颂之声隐约可闻。
但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愈发汹涌的暗流。
真正的挑战,来自宗室。
这一日,久不参与朝会、一向以“闲散”示人的端亲王龙擎宇,突然身着亲王礼服,出现在了议政殿外,要求面圣。
端亲王乃先帝幼弟,晟明宗的皇叔,辈分极高,年轻时也曾掌过兵权,在宗室中威望素着。只是近年来沉迷丹青,不问世事,渐渐被人遗忘。此刻他突然出现,顿时引来了所有朝臣的目光。
龙曦年在翊坤宫听闻消息,心中警铃大作。端亲王此人,绝不像表面那般简单无害。她立刻命人密切关注,并让张澜等人做好准备。
果然,端亲王并未能见到昏睡中的皇帝,但他并未离去,而是当着众多等候召见的官员之面,朗声道:“陛下龙体欠安,社稷堪忧!皇贵妃虽贤,然终究是后宫妇人,代批奏章,已是权宜之下的无奈之举。然国本之事,岂能长久操于妇人之手?皇长子年已十四,虽非嫡出,却也是陛下血脉,正当学习理政之年。依祖制,当由皇长子监国,内阁辅政,方是正理!”
他声音洪亮,义正词严,句句不离“祖制”、“国本”、“妇人干政”,瞬间得到了不少守旧派官员和皇长子一系残余势力的附和。一些原本就对龙曦年掌权心存不满、或担心寒门势力崛起的世家官员,也纷纷出声支持。
“端亲王所言极是!”
“国不可一日无主,当立皇长子监国!”
“后宫干政,乃取祸之道,恳请皇贵妃还政于朝!”
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直逼翊坤宫。
龙曦年端坐宫中,面沉如水。她料到会有人反对,却没料到发难的会是这位看似不问世事的端亲王,而且时机抓得如此之准,直接抬出了“皇长子监国”这面大旗,将她置于“违背祖制”的道德劣势。
【初级权谋推演】在她脑中急速运转。端亲王此举,绝非一时兴起。他隐忍多年,选择在皇帝病重、她根基未稳之时发难,必有所图。是为了扶植皇长子,自己做那背后的太上皇?还是另有所谋?
她不能硬抗“祖制”这顶大帽子,也不能直接拒绝皇长子监国,那会显得她野心勃勃,不容人。
“桃红,”她沉声吩咐,“去请张中丞、赵郎中(赵启明),还有……几位内阁阁老,速来翊坤宫议事。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关乎国本。”
她必须稳住内阁,尤其是那位态度暧昧的首辅。同时,也要让张澜等人在朝堂上发声制衡。
很快,首辅与几位阁老,以及张澜、赵启明等人齐聚翊坤宫偏殿。气氛凝重。
龙曦年没有绕圈子,直接道:“端亲王与诸位大臣所言,本宫已知晓。立皇长子监国,确合祖制,本宫亦无异议。”
众人皆是一愣,没想到她如此轻易就松口了。
首辅沉吟道:“娘娘深明大义。只是……皇长子年幼,经验不足,监国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首辅大人所言甚是。”龙曦年接过话头,语气恳切,“监国非儿戏,需熟悉政务,明了军国大事。皇长子久居深宫,于朝政民生所知有限,骤然监国,只怕非但不能为陛下分忧,反而易被小人蒙蔽,酿成大祸。”
她看向众人,继续道:“本宫之意,监国之事可议,但需有周全准备。不若让皇长子先入文华殿,随阁老们学习理政,观摩奏对,待其有所进益,再行监国之实。在此期间,朝政仍依前例,由内阁票拟,本宫……代为转呈陛下旨意,直至陛下康复或皇长子可堪大任。如此,既全了祖制,亦不负陛下托付,更可保朝局平稳。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她这一番话,以退为进,看似同意了监国,实则提出了一个漫长的“学习期”,将监国的实质性权力无限期推迟。同时,她再次强调了自己“转呈旨意”的合法性,并将内阁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朝政仍需内阁票拟。
首辅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也不愿看到一个毫无根基的皇长子突然监国,那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尤其是龙曦年掌权期间,他们内阁的权力并未被削弱,反而因为皇帝病重而有所增强。龙曦年的提议,无疑是目前最能维持稳定、也最符合他们利益的方案。
“娘娘思虑周全,老臣认为可行。”首辅终于表态。
张澜也立刻出列:“臣附议!皇贵妃娘娘处处以社稷为重,此议乃老成谋国之道!”
有了内阁和清流领袖的支持,龙曦年心中稍定。
然而,端亲王显然不会就此罢休。次日朝会,他联合数十名宗室和官员,再次上书,坚持要求立刻立皇长子监国,言辞激烈,甚至暗指龙曦年“挟幼子以揽权,其心可诛”。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支持龙曦年的寒门新晋与部分务实派官员,与支持端亲王和皇长子的守旧派、世家官员,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龙曦年知道,光靠朝堂争论难以压服对方。端亲王在宗室和军中旧部中仍有影响力,必须找到他的弱点,或者,制造一个让他不得不退让的局面。
她将目光投向了之前恩科选拔出来、已陆续被安插到各地及各部门的寒门士子,以及……通过赵启明暗中联络的、一些对端亲王早年专权跋扈有所不满的军中中层将领。
“系统,”她在心中默念,“调出端亲王龙擎宇的详细资料,尤其是其子嗣、门人、以及过往可能存在的污点。”
【查询需消耗积分300点,是否确认?】
“确认!”
【信息传输中……端亲王龙擎宇,正妃早逝,侧妃两名,育有三子两女。长子龙皓轩,好武,现任京营参将;次子龙皓宇,好文,结交多为清谈文人;幼子龙皓云,纨绔,常有欺男霸女之行……其门下清客中,有曾任钦天监革职官员,善望气卜筮……曾于永昌十二年,涉嫌侵吞先帝赏赐皇庄田亩……与北疆某些部落有私下商贸往来(疑与禁运物资有关)……】
一条条信息涌入龙曦年脑海,她的眼神越来越亮。纨绔幼子、侵吞田亩、私通北疆……这些,或许都能成为突破口!
“桃红,”她眼中寒光一闪,“让咱们的人,去仔细查查端亲王那位幼子,还有……他门下那个善卜筮的清客,最近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凤临危局,岂能坐以待毙?端亲王的发难,对她而言,是危机,更是将其势力连根拔起、彻底肃清反对声音的绝佳机会!这一次,她要让所有人知道,这大晟的天,早已变了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