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疯狂摆手,一张脸变得煞白,汗珠子顺着额角就流了下来。
“您看清楚,那是永乐大帝干的!跟我燕王朱棣,没有半点关系啊!”
“我发誓!我绝对没有想过要恢复宰相!”
马皇后也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朱元璋的胳膊,急切地劝道:“重八,你冷静点!你听孩子说!”
“这不还没发生嘛!你冲他发什么火啊!”
朱元璋胸膛剧烈起伏,指着朱棣的手指都在发抖。
“咱能不发火吗?!这是原则问题!是咱大明江山的根基!”
“他这是要挖咱的根啊!”
“朱棣,你给咱说清楚!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棣都快哭了,他哪知道为什么啊。
他急中生智,一把将时靖拉到了自己身前,跟抓救命稻草一样。
“爹!您别问我,您问国师啊!他什么都知道!”
朱元璋的怒火,瞬间转移到了时靖身上。
“时靖!你说!”
“你是不是收了这小子什么好处?还是因为他是你姐夫,你就帮他说话?!”
面对朱元璋那几乎要吃人的目光,时靖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先是对着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才不卑不亢地开口。
“父皇,此事,真不怪四哥。”
顿了顿,他反问道:“父皇,您废除丞相,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每日批阅奏折数百,处理政务从不懈怠。这份勤勉,纵观史书,也无人能及。”
朱元璋冷哼一声,算是默认了。
这确实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时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可是父皇,您有没有想过,您的后世子孙,未必都能像您这样,精力充沛,勤于政事?”
“人非圣贤,总有疲惫懈怠的时候。若遇到一位能力平庸,或是沉迷享乐的皇帝,天下无数的奏章堆积如山,军国大事谁来处理?难道要任由其积压,最终酿成大祸吗?”
这番话,让朱元璋的怒火,稍稍降下了一些。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建立的这套体系,对皇帝本人的能力和精力,要求太高了。
时靖见状,趁热打铁。
“所以,永乐大帝设立内阁,并非是要恢复丞相,架空皇权。”
“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地辅佐皇权。”
“内阁大学士,品阶不过五品,远低于六部尚书。他们没有独立的衙门,没有属官,更没有直接号令百官的权力。”
“他们的职责,仅仅是‘票拟’,也就是用墨笔,将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贴在奏折上,供皇帝参考。最终的决策权,也就是用朱笔批红的权力,依旧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说白了,他们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是来帮皇帝分担繁杂工作的,而不是来分权的。”
“就如这‘内阁三杨’,他们虽然权柄日重,但对大明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贤臣在,才能保证朝廷高效运转,才有了‘仁宣之治’的盛景。”
一番话说完,大殿内一片安静。
朱元璋脸上的怒气已经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明的神色。
他沉默了。
时靖的话,句句在理,他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他建立的制度,确实太过理想化,太过依赖于君主个人的能力。
内阁的出现,似乎……真的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朱元璋摆了摆手,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疲惫。
“罢了,罢了。”
“内阁……就内阁吧。”
“咱不计较了。”
朱棣听到这话,紧绷的身体放松了下来,整个人都软了,差点没直接瘫在地上。
他抬起袖子,胡乱地在额头上一抹,才发现全是冷汗。
活下来了!
爹总算是不追究了!
旁边的马皇后看着自家老头子这副样子,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你看你,每次都这样。”
“听风就是雨,咋咋呼呼的,把自己气个半死,最后还不是听国师的。”
“这又是何苦呢?”
朱元璋被怼得脸上挂不住,却又没法反驳,只能梗着脖子嘴硬。
“咱……咱这不是习惯了嘛!”
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沉默了。
习惯了?
习惯了被未来的事一次又一次地冲击世界观?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心酸呢?
朱元璋自己也觉得没劲,索性不说话了,重新将目光投向了虚空中的画面。
画面一转,已经不再是刚才那个剑拔弩张的大殿。
场景切换到了未来的奉天殿。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百官垂首。
龙椅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穿龙袍的帝王。
正是永乐大帝,朱棣。
只听他沉稳而决绝的声音响彻大殿。
“朕,意已决!”
“此次北征,朕要亲率大军前往!”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皆惊,却无一人敢出言反对。
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皇帝的态度,坚决无比。
“北方的阿鲁台部,近年来愈发猖獗,屡屡犯我边境,掠我子民。”
永乐帝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冷意。
“若任由其坐大,必成心腹大患。”
“朕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屠戮我大明的百姓,抢掠我大明的财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的文武百官,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
“朕年轻之时,曾随魏国公数次北征,亲眼见过大漠的广袤,也亲手斩下过敌人的头颅。”
虚空之中,一直沉默不语的徐达,在听到“魏国公”三个字时,虎躯猛地一震。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画面中那个威严的帝王,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小子……”
徐达的声音有些哽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还记得……他还记得咱!”
朱元璋重重拍了拍徐达的肩膀,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和赞许。
“好小子!有咱当年的血性!”
“这才是我朱家的种!皇帝,就该是这个样子!”
太子朱标看着画面中那个杀伐果决的四弟,心中感慨万千,他自问,若是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恐怕没有这份魄力,敢于御驾亲征。
“四弟之英武,我远不如也。”
而此刻的朱棣,正呆呆地看着未来的自己。
他听着未来自己那番豪言壮语,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原来……原来我以后是这个样子的!
马上天子!
这辈子,值了!
画面中,永乐帝缓缓站起身,走下御阶。
“锵”的一声,他抽出了腰间的“永乐剑”,剑锋直指北方。
“朕要打穿阿鲁台的王庭!”
“朕要让他们知道,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字都砸在所有人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