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门扉静静悬浮,散发着不容置疑的邀请。那平静的意念回荡在死寂的沉默回廊中,带着一种超越情感的绝对权威。
伊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回头看向对岸的姒月和苍。她迅速以神念将刚才发生的匪夷所思之事——从“架构者回响”到“最终校验回廊”——简要告知。
姒月与苍闻言,脸上皆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宇宙实验场的真相已足够震撼,而这突如其来的“创世公约”与“校验”,更是将事态推向了一个完全无法预测的深渊。
“我们同行。”姒月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太阴星君的转世,岂会畏惧未知的评估?
苍默默点头,监兵铗归鞘,但周身剑意凝而不发,如同蓄势待发的潜龙。无论前方是何等存在,他手中的剑都会为同伴斩开前路。
伊娜心中一定,有挚友相伴,纵使面对宇宙的终极谜题,她也无所畏惧。她最后看了一眼那条似乎平静下来、却依旧承载着无数悲怆的终末之河,转身,率先踏入了那光之门扉。
姒月、苍及小队成员紧随其后。
穿过光门的瞬间,并无空间转换的眩晕感,更像是踏入了一片纯粹由“光”与“信息”构成的世界。
眼前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完全由流动的乳白色光芒构筑的回廊。回廊两侧并非墙壁,而是不断流淌、变幻的数据瀑布,其中闪烁着难以计数的符文、公式、逻辑链以及各种文明的知识结晶,它们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生灭、重组,散发出一种极致的、冰冷的理性气息。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的概念,也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只有纯粹的信息流动与逻辑推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绝对的“秩序”感,但这种秩序与伊娜所理解的、蕴含生机与情感的秩序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台庞大到无法想象的超级计算机内部运行时的绝对理性状态。
“最终校验回廊……”伊娜喃喃自语,她能感觉到,手中的虹光泥板在这里受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制,光芒内敛,仿佛不敢在这绝对的理性领域过分张扬。
“欢迎来到校验核心,候选者伊什塔尔,及相关观测个体。”
那个平静无波的意念再次响起,并非来自某个方向,而是充斥在整个回廊的每一个信息粒子之中。
“根据‘创世公约’第零条例,任何在系统熵增临界前,能主动触及‘源初变量’并引动‘可能性孵化’协议的存在,将被标记为‘潜在火种’。”
“本回廊旨在评估‘火种’的‘序言’质量,及其对系统最终状态的‘潜在价值’。”
“第一校验项:绝对理性之镜。”
随着意念落下,前方流动的数据瀑布骤然分开,一面巨大无比、光滑如镜的光幕出现在回廊中央。光幕并非反射影像,其内部是更深邃、更复杂的逻辑漩涡,仿佛通往宇宙的终极算法核心。
“绝对理性之镜?”伊娜警惕地看着那面光幕。
“请将你的‘序言’展示于镜前。” 那意念指示道。
伊娜犹豫了一下,依言将手中的虹光泥板举起,对准那面光幕。
刹那间,光幕中的逻辑漩涡疯狂运转!无数道纯粹由理性逻辑构成的“光线”投射而出,笼罩住虹光泥板,开始对其进行极其迅速而彻底的分析、解构!
伊娜感觉自己的“序言”正在被一层层剥离,其构成——星火战意的能量模型、守护信念的情感权重、秩序法则的逻辑链条、吸收的终末数据碎片的信息熵、低语者残响的混沌变量……所有的一切,都被这“绝对理性之镜”以无可辩驳的、冰冷的数据形式呈现、评估、打分!
光幕上开始飞速刷过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
【序言构成分析:能量效率:7.3标准单位(偏低);情感干扰系数:0.89(极高,影响稳定性);逻辑自洽度:78.5%(存在显着矛盾);信息熵值:持续波动(不可控风险);混沌变量占比:15.7%(污染源)……】
【综合评估:当前‘序言’结构松散,情感依赖过重,逻辑漏洞明显,存在高度不可预测性及内部冲突。不符合‘最优解’模型。建议:执行数据净化,剥离情感与混沌变量,重构为标准化‘延续协议’。”】
冰冷的评估结果如同利剑,刺向伊娜的核心。在这绝对的理性视角下,她倾注了全部信念与情感的“序言”,竟然显得如此……“低效”、“冗余”甚至“有害”?
“不!”伊娜下意识地反驳,“秩序并非冰冷的公式,守护源于情感,存在的价值正在于其多样性与不可预测性!剥离了这些,所谓的‘延续’还有什么意义?!”
“意义在于效率与稳定。” 那意念毫无波澜地回应,“情感是系统错误的根源,混沌是崩坏的温床。最优解在于消除变量,达成永恒平衡。你的‘序言’,充满了非理性噪音。”
光幕中投射出的“光线”开始变得具有“侵蚀性”,它们不再仅仅是分析,而是试图强行进入虹光泥板内部,按照“最优解”模型,剥离那些被判定为“噪音”的情感与混沌部分!
伊娜感到一阵剧烈的、源自灵魂层面的痛苦,仿佛自身的记忆、情感、信念正在被强行抽取、格式化!她死死守住泥板,白金星火在绝对理性的压制下艰难燃烧,试图抵抗这种“净化”。
但力量的差距太大了。这“绝对理性之镜”代表的,似乎是这个实验场底层逻辑的具现化,其力量层级远超之前的清理协议。
虹光泥板上的色彩开始变得单调,那些斑斓的星点光芒和暗紫色纹路在理性光线的照射下迅速黯淡、消退……
“住手!”姒月见状,清叱一声,太阴月华如同水银泻地,试图干扰那理性光线。然而,月华触及光线的瞬间,竟也被迅速分析、解构:
【太阴之力:能量模式识别……关联情感:守护、寂寥……逻辑缺陷:循环悖论……评估:非最优,建议重构……】
月华被轻易“化解”,无法造成任何有效影响。
苍怒吼,监兵铗出鞘,斩出撕裂空间的剑罡!但剑罡没入光幕,如同数据流被吸入黑洞,连一丝波澜都未能掀起,反而被瞬间分析:
【庚金剑气:攻击性算法……关联意志:守护、斩破……逻辑局限:依赖载体……评估:工具属性,无自主价值……】
绝对的理性面前,一切力量、一切情感、一切意志,似乎都只是可以分析、可以评判、可以优化的“数据”而已。
伊娜的抵抗越来越弱,虹光泥板的光芒愈发黯淡,她感觉自己正在失去最宝贵的东西——那些构成“伊娜”之所以为“伊娜”的、独特的情感与记忆锚点。
就在她的意识即将被那冰冷的理性彻底淹没,虹光序言即将被重构为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延续协议”时——
一段被深埋的、属于巴比伦公主伊什塔尔的、与她流亡生涯紧密相关的记忆碎片,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
那并非什么宏大的信念或力量,只是一个微小的、温暖的瞬间:在逃离故土、颠沛流离的某个夜晚,年幼的她蜷缩在破旧的船舱里,外面是陌生的星空与冰冷的海风,一位同样流亡的老学者,不顾自身的疲惫,借着微弱的油灯,用粗糙的手指点着泥板,一字一句地教她辨认星辰,告诉她:“公主殿下,无论身处何地,星辰的秩序永不改变,知识的火焰永不熄灭。记住你是谁,记住你来自哪里。”
那一刻的温暖、那一刻的坚守、那一刻对“秩序”与“知识”最初的理解,与后来对力量的渴望、对守护的执着、对同伴的情谊……所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被理性判定为“噪音”的人性碎片,在这一刻,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牢牢锚定了她即将涣散的自我意识!
“我……不是数据!”伊娜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那不再是星火,而是源自人性本能的、最纯粹的反抗!
“我的序言,源于我的经历,我的情感,我的选择!它们或许不‘完美’,不‘高效’,但正是这些‘不完美’,定义了我的‘存在’!如果‘最优解’意味着抹杀这一切,那我宁愿选择带着‘噪音’走向终结!”
她不再试图用力量对抗理性,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那些被判定为“噪音”的人性记忆与情感之中,将它们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毫无保留地通过泥板,反向注入那“绝对理性之镜”!
不是逻辑的辩驳,而是存在的展示!
光幕中疯狂运转的逻辑漩涡,在接触到这股纯粹、混乱却充满生命力的人性洪流时,竟然……再次出现了迟滞!
无数冰冷的数据流中,开始强行插入了一些“不合理”的片段:流亡公主的眼泪,老学者的坚守,与姒月初见时的警惕与后来的信任,与苍并肩作战时的托付,在枯萎之壤看到新芽时的感动……这些无法用效率衡量、无法用逻辑完全推导的“噪音”,如同病毒般,在绝对理性的领域里,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裂隙!
“错误……无法解析……逻辑冲突……情感变量超出处理阈值……”
那平静的意念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类似于“困惑”的波动。
光幕上刷新的数据流开始变得混乱,甚至出现了矛盾和自我驳斥的代码!
“绝对理性之镜”的评估,似乎遇到了它算法库中未曾预料的、来自“人性”本身的悖论!
趁着这短暂的混乱,伊娜猛地收回泥板,踉跄后退,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她守住了自己的“序言”核心,尽管付出了巨大的精神损耗。
光幕上的混乱持续了数息,才缓缓平复。那意念再次响起,依旧平静,但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
“第一校验项结束。‘序言’稳定性:不足。抗干扰性:异常。潜在价值:重新计算中。”
“准备进入第二校验项:‘文明悖论之环’。”
回廊前方的景象再次变幻,数据瀑布向两侧分开,露出了一个缓缓旋转的、由无数文明兴衰景象构成的巨大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