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北榄府班蓬村外围的丛林与田野间,弥漫着潮湿的露水与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金唐卫队突击组的三百名队员,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预定攻击位置。王豹伏在一处田埂后,借着微弱的星光,最后一次检查着手中的AK-47,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因兴奋而微微颤抖的心稍稍平复。他看了一眼腕表,时针正指向预定攻击时刻。
“信号弹!”他低声对着身边的通讯员道。
“咻——砰!”
一颗红色的信号弹拖着耀眼的尾焰,骤然划破沉寂的夜空,将班蓬村外围映照得一片诡异通红!
“突击组,进攻!”王豹猛地跃起,发出震天的怒吼。
“杀!”
刹那间,蓄势已久的突击组如同决堤的洪水,从侧翼向着班蓬村的外围防线发起了迅猛的冲击!队员们三人一组,交替掩护,动作迅捷而规范。
班蓬村的反政府武装哨兵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仓促间鸣枪示警,凄厉的哨声和杂乱的喊叫声在村中响起。
“哒哒哒!哒哒哒!”
金唐卫队突击队员手中的AK-47喷吐出密集的火舌!相比于反政府武装手中老旧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甚至是一些单发猎枪,**AK-47那恐怖的火力密度和持续射击能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灼热的弹雨如同镰刀般扫过村口的沙袋工事和木质栅栏,压得守军根本抬不起头,木质碎屑和泥土四处飞溅。
“火箭筒!轰掉那个机枪巢!”王豹一眼瞥见村口一个依托石屋构建的火力点正在组织抵抗,立刻下令。
一名扛着“超级巴祖卡”的队员迅速瞄准,扣动扳机。
“嗤——轰!”
火箭弹精准地钻入石屋窗口,剧烈的爆炸声中,里面的机枪连同射手瞬间哑火。
外围防线在AK-47的狂暴火力和精准的火箭筒打击下,如同纸糊一般被迅速撕裂。突击组几乎是以碾压的姿态,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就**突破了外围防线**,突入了班蓬村的边缘街区。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班蓬村内的反政府武装主力反应了过来,他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退入纵横交错的街巷和坚固的砖石房屋内,准备进行顽强的巷战。
“停止推进!巩固阵地!各分队控制街口,逐屋清剿!”王豹经验丰富,深知巷战的凶险,立刻下令部队由疾攻转为稳扎稳打。
战斗瞬间进入了最残酷、最考验单兵素质和小组配合的巷战阶段。
子弹在狭窄的街道上空尖啸,在手雷的爆炸声和房屋倒塌的轰鸣声中,双方展开了逐街逐屋的激烈争夺。
反政府武装的士兵多是老兵油子,枪法精准,且悍不畏死。他们从窗户、门缝、屋顶甚至下水道中射出冷枪,给突击组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一名冲得太前的华人新兵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子弹击中大腿,惨叫着倒地,幸好被身后的战友迅速拖回掩体后。
“机枪掩护!爆破组上!炸开那栋屋子!”一名分队长嘶吼着指挥。
一挺pKm通用机枪立刻对着可疑的窗口进行压制性扫射,打得砖石乱飞。两名手持炸药包的前泰军工兵,利用火力掩护,敏捷地贴近墙根,安置炸药后迅速撤离。
“轰隆!”一声巨响,半面墙壁被炸开,里面的枪声戛然而止。
突击组展现出了严格的训练成果。他们以分队为单位,互相掩护,交叉射击。有人负责正面吸引火力,有人则从侧翼迂回,用手榴弹清理房间。对于顽固的火力点,则呼叫随队的迫击炮进行精准拔除。
反政府武装组织了数次凶猛的反扑,试图将突击组赶出村庄。成群结队的武装分子嚎叫着从巷口冲出,但迎接他们的是突击组早已布置好的交叉火力和精准的点射。
“稳住!放近了打!”军官们沉着指挥。
“打!”
密集的子弹如同金属风暴,将冲锋的敌人成片扫倒。残存者狼狈地缩回巷子深处,丢下了一地的尸体和伤员。
战斗从黎明持续到正午,阳光驱散了晨雾,也照亮了这片血腥的战场。班蓬村近三分之一的街区已经被突击组控制,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王豹靠在一处断墙后,喘着粗气,抹了一把溅在脸上的血水和硝烟混合物。通讯兵猫着腰跑过来汇报:“总队长,初步统计,我方阵亡十一人,重伤九人,轻伤约三十人,**总伤亡控制在五十人以内**。弹药消耗较大,但补给线畅通。”
听到这个数字,王豹心中稍定。在如此激烈的巷战中,能将伤亡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已属不易,这充分证明了卫队的训练水平和武器优势。
“告诉弟兄们,打得好!但别松懈!敌人还没垮!”王豹拍了拍通讯兵的肩膀,“催促一下后勤组,弹药和伤员运送要再快一点!”
他抬头望向村庄深处,那里的枪声依旧激烈。他知道,突击组的猛烈攻击和顽强坚守,已经成功吸引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现在,就看社长那边,能否抓住援军出动的战机,给予致命一击了。
北榄府战役的上半场,在血腥的巷战拉锯中暂告段落。金唐卫队初露锋芒,展现了其强悍的战斗力与严格的纪律,但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