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第六十三日的清晨,新夏城东门的阳光刚越过城墙,就把驿站的草帘屋顶染成了淡金 —— 三间木房连在城门口东侧,前屋传讯室的小窗敞开着,里面摆着刚擦干净的灵木传讯牌;门旁的路线木牌被风拂得轻轻晃,去西山、枯木林的标记清晰醒目;周围树上的灵羽泛着浅青,遇风微动却不颤,透着安稳。
“驿站得有人常守着,传讯才不会耽误。” 李猛站在驿站门口,目光扫过围过来的半大孩子 —— 人族的石头正帮着马大壮搬干草,青羽族的小羽则在检查灵羽,两人都是之前建驿站时最勤快的,石头心细会用炭笔登记,小羽熟悉灵羽警戒和传讯路线,正好搭档。
“石头、小羽,以后你们俩守驿站!” 李猛招手让两人过来,指着传讯室,“石头负责登记消息,每收一块传讯牌、发一块,都要记在树皮本上,写清来处、去处、内容;小羽负责检查灵羽和补给,灵羽颤了要及时报信,商队来歇脚要递灵草水、拿粟米饼;白天轮班,晚上留一人守夜,有急事就敲城门旁的铜铃,箭楼上的人能听见!”
石头攥着手里的炭笔,指尖有点紧:“俺、俺记东西不会错!之前帮老周登记学堂名单,一个名字都没漏!” 小羽则拍了拍腰间的短羽箭(青羽族的简易武器):“灵羽的动静俺熟!只要有妖兽靠近,俺立马能察觉,还能给传讯的斥候指最快的路!”
两人刚接过值守任务,第一波传讯的人就来了 —— 青羽族斥候兔影从西山回来,手里攥着块刻着 “旧部明日到” 的灵木传讯牌,喘着气往传讯室跑:“快!狐人族旧部说带十个人来帮着收灵稻,让俺们留好歇脚的地方!”
小羽先接过传讯牌,确认上面的刻痕清晰,才递给石头;石头赶紧翻开树皮本,用炭笔一笔一画写:“传讯来源:西山狐人族旧部,内容:明日到十人帮收灵稻,接收人:李猛,时间:辰时三刻。” 写完还特意把传讯牌放在标着 “待送” 的木架上,动作虽慢却认真。
刚登记完,一支驮着兽皮的商队就从东门过来,首领老远就挥着手:“新夏城的驿站真显眼!俺们从南边来,想换些灵稻种,走累了正好歇脚!” 小羽立马从储物间抱出粟米饼,又倒了两碗灵草水,递到商队人手里:“歇脚屋有草垫,牲口能拴在驿站旁的木桩上,干草够吃!” 石头则在旁边记:“商队来源:南边河谷部落,需求:换灵稻种,补给:粟米饼 x5、灵草水 x5。”
正午的日头渐高,驿站的灵羽突然轻轻颤了颤 —— 小羽正帮石头整理传讯牌,见状立马按住腰间的短羽箭,往灵羽所在的树旁跑:“是只小土狼,离驿站还有二十步!” 他从怀里摸出块小石子,朝着树后扔去,“嗷” 的一声,土狼窜出来往林子里跑,灵羽也渐渐停了颤。
“还好小羽眼尖!” 石头跑出来时,手里还攥着炭笔,“俺刚在本子上记了‘未时一刻,小土狼靠近,已驱离’,以后再遇到,就知道该咋记了!” 小羽笑着拍他的肩:“灵羽颤得轻就是小妖兽,颤得厉害才是大的,下次你也能辨出来!”
傍晚时分,李猛来巡查,翻着石头的树皮本,上面的记录整整齐齐,连商队喝了几碗灵草水都写得清楚;再看储物间,粟米饼还剩半篮,灵草水够明天用,木桩上拴着商队的两匹牲口,正悠闲地吃着干草。
“做得好!” 李猛摸了摸两人的头,石头的炭笔手上沾了墨,小羽的衣角沾了灵草汁,却都笑得开心。这时,去送传讯牌的斥候回来了,手里拿着李猛让送的 “灵稻收割准备妥” 的传讯牌回执:“狐人族旧部说收到了,明天准到!多亏驿站有人守着,俺不用等,放下就走,快多了!”
夜里,小羽守夜,石头回家吃饭 —— 驿站的马灯亮着,小羽坐在传讯室里,手里拿着灵木传讯牌,借着灯光看上面的刻痕;偶尔起身检查灵羽,再给储物间的干草添点,动作熟练。城墙上的箭手往下望,见驿站的灯亮着,心里也踏实:“有他俩守着,传讯不耽误,妖兽也近不了!”
孩子们也常来驿站帮忙 —— 丫丫每天送来新烤的粟米饼,还帮着擦传讯牌;阿牛来学认路线木牌,石头就教他写 “西山”“枯木林” 的字样;狐人族的小狐则帮着小羽检查灵羽,说以后也要像小羽一样守驿站。
“等灵稻收完,俺们还要给驿站添个木柜,放传讯牌更整齐!” 石头在树皮本上写下新想法,小羽凑过来看,笑着加了句:“再编个草帘门帘,夜里挡风!” 两人的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像在给驿站的日子,一笔一画添着安稳。
夜色中的驿站,灯光明亮,守在城门口,像城的 “小耳朵”—— 听着传讯的脚步,记着往来的消息,护着过往的安稳。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个小伙的值守,不是简单的看屋子,是让驿站真正活了起来:传信不用等,商队有处歇,妖兽近不了,新夏城和外界的联系,就这么靠着一屋、两人、几块传讯牌,稳稳地连了起来,为往后的通联,扎下了最实在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