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老将军,站定在汉军将士之中。一手持一柄金背长柄大刀,一手扶纹龙狼牙弓。
虎目圆睁,扫视全场。
先是看向右侧文人方阵,扑面而来的杀气让这些文人墨客心神为之一颤,身体一下子坐直了许多。
再看向左侧军人方阵,目光锐利犹如大将出征前,检阅自己的部队。士兵们感觉到了自己长官身上,从未有过的霸气和必胜的信念。
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念头,跟着这样的老将、猛将,必定能将所有敌人斩首记功!
【老黄忠】最后看向观众席中间,虎踞正中的冯焕章。
霸气外露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和鼓励。
北洋时期的老将心脏一下子停跳了一拍,通红的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他看向我了,老将军对我点头了!”
“我被黄忠将军认可了!”
“我这辈子值了!”
冯焕章感觉有这个眼神的肯定,有台上人这个微微地点头,他现在就敢抱着炸药包,和小鬼子同归于尽。
那可是五虎上将啊!
“好!”
台下戏曲名家和票友,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叫好。
很多戏迷热泪盈眶的说:“就这个亮相,这个眼神,我再跑一千多里地都认了!这才是汉将该有的眼神,好一个【睥睨天下】!”
全国各地通过广播收听誓师大会的百姓不是很明白,怎么无名老师刚一出场,还没有开口唱一句,就赢得两次满堂彩。
他们知道无名唱功了的,也知道有很多人崇拜他,但是你至少等人家开口了再叫好啊!
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人转告一下啊!
可惜现在这个时代没有现场直播,也没有解说向场外的人解说现场的情况,他们要么看明天的报纸,要么等参会的人回来口口相传。
但是,可能不能表现出现场万分之一的精彩吧?
虽然赢得满场叫好声,但是台上的无名显然还没有满足。
他把手中的长柄大刀一踢,刀身横过时再用力一推,一个斧头帮精锐扮演的副将,稳稳接住主帅的兵器。
不出所料,这一手又是满堂彩。
【黄忠】却并未停手,摘下身上挂着的狼牙弓,从腰间箭囊取出一支雕翎箭,挂在弓弦上。
只见他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下盘稳如老松深扎地下。
左臂绷直如铁杆,右手用力拉弓弦。
目光如炬,盯着两百米外,高台上立着的箭靶。
手指一松,雕翎箭如流星般离弦而去。
台下的观众刚才只看到老将拉满弓,还想讨论一下这弓箭是不是道具。
谁知道老将军直接射箭,弓箭就这么从他们头顶飞过,还没来得及惊出一身冷汗,就只听得【嘣】的一声,弓箭正中红色的靶心。
“彩!”
文人跳起来,一直端坐的军人跳起来了,坐在虎皮上的老冯跳起来了,就连维持秩序红色军队的士兵,也被这惊人的一幕,惊掉了下巴!
虽然他们昨天在帮忙布置现场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箭靶,但当时真的不知道,无名老师会真的用弓箭射向这里。
还正中靶心!
这个是两百米的距离,两百米啊!
台下这些军人都是老兵,他们可是知道用现代的步枪射击两百米外目标,就算瞄准很久也不一定能击中。
无名老师拉弓射箭之间,根本没有犹豫,一气呵成,正中靶心!
就冲这个,就把黄忠擅射的特点演活了,也拉开了和其他演员之间的差距。
小六子问身边的阎老西:“无名老师用的莫不是五石的强弓?要不然不可能射这么远!”
老西感叹道:“史上真正的黄汉升,恐怕也就是这种实力了!无名老师早些年若是从军的话,必定能够建立一番功绩,恐怕不输老汉我!”
小六子崇拜的看着台上的无名:“我就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请无名老师来参加这次的大会,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老西指着现场几台摄影机,说道:“斧头帮派来的人,带的可是美利坚产的彩色摄影机!他们一定把刚才的画面全拍下来了!我将来问他们要一份复制,没事就看看!老汉我也算是北洋时期的一杆老枪嘛!”
场外听广播的人,心里更加痒痒了。
到底发生了啥事啊!
现场的叫好声怎么都快把天给掀翻了?
一息之后,无名走到话筒前。
整个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无名老师终于要开嗓了。
“黄忠将近古稀年,犹开弯弓射月满。”
一开口就是沉稳如同雄关铁锁般的可靠,仿佛这才是大汉得享四百年国祚的底蕴。
古稀之年,仍能拉满五石强弓。
大汉正是有了此等强横的军人,才有【一汉抵五胡】的说法流传。
“众人笑我我不言,背朝尔等喝牙关。”
《三国演义》小说里,诸葛亮是的用【激将法】,激发出了老将军的战意。
可是在正史中,并没有什么激将法。是老将军主动从将星云集的蜀汉军营中,抢到了进攻汉中的军令。
台上的黄忠再次定睛看向老冯,似乎在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我等军人无论年龄,只要到了战场上,实力自会向其他人证明,老刀砍人更快!
“太宝刀,备宝鞍,随我纵马定军山。
西风烈,吹长髯,须发如雪铁甲玄。”
这两句比之前高调了一些,唱的正是老将军带着汉军,意气风发的向汉中行军,纵马来到了定军山。
相比于建立功勋的渴望,年龄这些小事,显得不那么重要。
坐在文人方阵的迅哥,忽然想到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好像无名的歌词中,每一句都是在和这首宋词做对照。
迅哥当即来了兴趣!
对比之后,他会心一笑,老黄忠这不就就和老年苏轼照应上了吗?
一个是【抬宝刀,备宝鞍】,一个是【左牵黄,右擎苍】;你能【纵马定军山】,我就【千骑卷平冈】;黄忠【须发如雪铁甲玄】,苏轼【鬓微霜,又何妨】。
都是不服老啊!
哦,还有苏轼那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无名老师刚才那一箭正中靶心,是对一文一武两位华夏着名不服老的代表人物,穿越时空的问候吧!
这词,写的真美!
这意境,也只有我华夏文人才能写的出来!
……
“定军山,大丈夫舍身不问年!
百战余勇。我以丹心见苍天!”
无名的声音更加高亢了,似乎想要把老将军想要在余生中,一直为大汉征战的丹心,展现给众人观看。
年近七十的老黄忠,尚且舍身不问年。
仍能鼓起勇气和贼人决战沙场,那么今天的后辈呢?
老冯坐在虎皮椅上,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得到一首专门为他而作的歌,因为他们和黄忠一样能奋起余勇。
不像有些人,小小年纪就被大烟、女人消磨掉了锐气。
更不像某些人,守在富裕的江南,整日和自己的女人躲在宫殿里奢靡度日。任凭自己的手下在秦淮河两岸的莺歌燕舞中,丧失掉军人的雄心壮志。
他老冯虽然只是个老兵,但是论勇气,不输任何人!
别看我都快五十五了,但是抡起刀和小鬼子拼命,不输给在场的所有小年轻!
老冯的坐姿更加霸气了,之前坐在这最前排正当中,还有些忐忑。
现在吗……
我不坐这个位置,还有谁配?
……
“定军山,念人生如同凋零箭。
来去如烟,唯有恩义不离弦!”
人生总是短暂无常、缥缈不定的,但若是时刻恩义在怀,就一定能像无名那一箭,正中靶心。
也一定能像黄忠和蜀汉群臣那样,被史书铭记,被百姓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