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试图窥探林羽私生活的微小风波,如同投入汪洋的一粒石子,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能真正扩散开来,便彻底沉没于林氏集团这座冰山之下深不可测的底蕴之中。外界依旧是那个外界,娱乐圈依旧热闹纷呈,财经版块依旧分析着林氏帝国最新的动向,普通民众的生活依旧按部就班,无人知晓就在不久前,一场无声的碾压刚刚结束。
林家沟子的日子,也仿佛从未被这外界的插曲所打扰,依旧沿着它固有的、缓慢而坚实的节奏流淌。
林羽的生活回归了之前的模式。清晨,在熹微的晨光和清脆的鸟鸣中修炼武道,感受着体内那团明劲中期的能量气旋在汲取朝阳紫气与天地间游离“灵机”后,愈发凝实活泼,隐隐向着更高的层次积蓄力量。白日里,或陪着父亲侍弄那几分承载着乡愁的菜地,将锄头挥舞得如同艺术,每一分力道都掌控得恰到好处;或跟着母亲学习揉面蒸馍,在那充满烟火气的厨房里,体悟着平凡生活中的静气与圆满。夜晚,则处理必要的集团事务,审阅欧阳倩发来的关于“星罗礁”计划那庞大而繁琐的进展报告,同时继续钻研《阴阳和合秘术》与系统新传授的“蕴灵”法门。
他与林晓、苏婉清的相处,也愈发自然和谐。林晓的活泼娇憨,苏婉清的温柔娴静,如同两种不同风格的乐章,交织在他身边,构成了生活中亮丽的色彩。他们一起在村里散步,看夕阳将稻田染成金红;一起在院中纳凉,听林晓叽叽喳喳讲着剧组趣闻,看苏婉清安静地绣着十字绣;偶尔,林羽也会驱车带她们去县里看一场电影,或是品尝新开的美食,享受着寻常恋人般的甜蜜与陪伴。那份因温泉之旅而更加亲密的关系,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沉淀得愈发醇厚。
然而,在这份看似闲适的田园生活之下,林羽的思绪却从未停止对更宏大棋局的推演。
“星罗礁”计划,已然进入了更加关键和隐秘的阶段。欧阳倩传来的加密信息显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临时码头和勘探基地已初具雏形。但真正的核心——那片储量惊人的稀土与稀有金属矿脉,依旧如同沉睡的宝藏,深埋在复杂的海底地质结构之下,以目前公开的科技水平,开采难度如同天堑。
林羽对此并不急躁。他指示欧阳倩,一方面继续维持“海洋环境科研与生态试验”的公开伪装,加强与几家国际知名环保组织的“合作”,将表面文章做得滴水不漏;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在全球范围内,对那些处于实验室阶段、甚至被视为“异想天开”的尖端深海采矿、原位提炼、以及极端环境材料技术的秘密搜寻与投资力度。他需要的不是成熟的技术,而是可能引发技术爆炸的那个“奇点”。为此,他甚至授权成立了一个名为“深蓝前沿”的绝密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那些不被主流看好、却拥有颠覆性潜力的科学家和他们的疯狂构想。
与此同时,林氏文娱这架庞大的文化机器,也在不知疲倦地运转着。凭借从“蓝星系统”中源源不断兑换出的经典作品,林氏已然牢牢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制高点。但这并非终点。林羽开始指示秦悦,在内容输出之外,要更加注重对全球文化产业链的渗透与控制,从上游的Ip创作、到中游的制作发行、再到下游的衍生品开发与渠道铺设,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难以撼动的生态闭环。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深层次上,文化的影响力,有时比经济和武力更能潜移默化地改变规则、塑造共识,这对于未来“星罗礁”可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或许是一招意想不到的暗棋。
而在个人力量方面,林羽对“蕴灵”的修炼也初见成效。虽然捕捉和炼化天地间那稀薄的“灵机”依旧困难缓慢,如同大海捞针,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炼化,都让他的精神力更加凝练,对内息的掌控也更加精微。他甚至开始尝试,在修炼时,将一丝精神力附着在能量气旋之上,使其如同有了灵性般,能更主动、更高效地汲取和转化能量。这种修炼方式,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力量的大门。
这一日,傍晚时分,林羽独自登上村后的山坡。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整个林家沟子都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暖光之中。他俯瞰着脚下的村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远处是父亲在田埂上巡视的背影,近处是母亲在院中呼唤家禽的声音。
这一幅再寻常不过的乡村晚景,却让林羽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与守护之意。他所构筑的商业帝国,所谋划的惊天布局,所追求的个人超脱,其最原始的驱动力,或许正是为了守护眼前这般平凡的温暖与宁静。
progress 的掌舵者,在故乡的怀抱中,一边享受着情感的慰藉与生活的静谧,一边在无人知晓的深处,如同潜龙在渊,悄然布下一着着可能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暗棋。动静之间,张弛有度,一切都只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风浪真正来临时,能有足够的力量,护住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以及天地间他所珍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