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伦斯塔的夜,总带着一种古老而静谧的厚重感。城堡外的森林早已沉入墨色,只有偶尔掠过的夜枭发出几声短促的啼鸣,旋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书房内,壁炉里的松木正噼啪作响,橙红色的火焰在石质炉膛中跳跃,将周围的书架、挂毯与那张铺在地面的黑熊皮映照得忽明忽暗。
熊皮的毛发光泽依旧,指尖拂过便能感受到当年那头巨兽的强悍,此刻却成了易冥想时最安稳的依靠。
易闭目盘坐,腰背挺得笔直,呼吸深沉而平稳,仿佛与壁炉的燃烧节奏融为一体。
他周身的空气似乎都因这份专注而变得凝滞,唯有腕间那枚星穹之引,正随着他的呼吸缓缓升温,如同有生命般搏动着微光。
米雅传来的不安情绪,并非尖锐的刺痛,而是一种绵长而细密的焦虑,像浸了冷水的丝线,悄无声息地缠绕在他的意识边缘。
从最初模糊的心悸,到后来逐渐清晰的画面碎片 —— 纯白的房间、闪烁的仪器、米雅苍白的脸,再到刚刚涌入脑海的信息:莱茵博士与陈墨医生要进行阶段性会诊,且明确要求父母在场。
这绝非寻常流程。
此前米雅的治疗汇报,从未要求过家属必须出席,更不必说两位核心医生同时在场。
一种强烈的预感攫住了他,如同猎手嗅到了猎物的踪迹,清晰而迫切 —— 他必须 “去”,必须亲眼见证会诊的每一个细节,亲耳听闻他们口中的每一句话。
哪怕只是意识的投射,也不能错过任何蛛丝马迹。
“莉娜法师。” 易睁开眼,声音低沉却清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守在不远处的莉娜立刻走上前,她身着深紫色的法师长袍,衣摆上绣着银色的星纹,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作为法伦斯塔最资深的奥术法师,她总能精准捕捉到领主的需求,此刻眼中已带上了几分了然的凝重。
“我需要深度冥想,时间可能稍长。” 易继续说道,目光落在腕间的星穹之引上,那里的温度似乎又升高了几分,
“期间勿让任何人打扰,无论是侍卫的汇报,还是仆从的请示,都暂时搁置。”
莉娜灰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担忧,但更多的是对领主的信任。
她轻轻点头,右手握住法杖的顶端 —— 那是一根镶嵌着淡蓝色宝石的橡木法杖,是她跟随易多年的伙伴。
法杖顿地,发出 “笃” 的一声轻响,一层微不可察的奥术能量瞬间扩散开来,如同透明的轻纱般笼罩了书房的入口。
能量层表面泛起极淡的涟漪,将外界的声音与气息彻底隔绝。
“放心,领主大人!” 莉娜的声音带着奥术的稳定感,“我会在此守护,绝不让任何事物惊扰您的冥想。”
易微微颔首,重新闭上双眼。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缓缓起伏,将书房内松木燃烧的暖香吸入肺中,随即缓缓吐出。
精神力如同沉睡的洪流,在他的意识中逐渐苏醒,不再是以往散漫的探询,而是在他的掌控下,一点点凝聚、压缩,最终化作一支锋利的箭矢。
星穹之引仿佛成了无形的弓弦,精准地承接住这支精神之箭,而箭靶的方向,正是那个遥远却熟悉的坐标 —— 米雅所在的纯白病房。
“嗡……”
星穹之引突然发出一声细微的震颤,淡金色的光芒从胎记边缘溢出,在腕间流转成一圈光晕。
意识的跨越并非顺畅无阻,反而像是穿过一层极薄却极具韧性的薄膜,先是感受到短暂的滞涩与挤压,仿佛全身的感官都被压缩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紧接着,滞涩感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豁然开朗的全新感知 —— 他 “降临” 了。
这一次,不再是以往模糊的影像和断续的声音,也不是隔着一层雾的旁观。
他的意识仿佛凝聚成了一个无形无质的灵体,悬浮在病房的半空中,既能清晰地 “看到” 周围的一切,又不会被任何人察觉。
这种存在方式奇异而微妙,像是身处水中,却又能自由呼吸,既与这个世界隔绝,又能深度感知它的每一处细节。
视觉率先变得清晰起来。
易的 “视线” 如同被打磨过的水晶,能捕捉到常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
他看向心电监护仪的屏幕,上面跳跃的数字不再是模糊的色块,而是清晰到能看清每个数字的像素点 —— 心率 78,血氧饱和度 96%,血压 118\/75,每一个数值的变化都纤毫毕现。
他将 “目光” 转向米雅,能看到她纤长睫毛末端的细微颤动,甚至能数清睫毛的根数;能看到她脸颊上因生病而泛起的淡淡苍白,以及嘴唇上干裂的细小纹路。
莱茵博士站在屏幕前,易的 “视线” 落在他的无框眼镜上,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冷光,甚至能透过镜片,看到他眼底深处不易察觉的审视。
而陈墨医生的白大褂袖口,那一点暗红污渍格外显眼,易能看清污渍边缘的纤维纹理,判断出那或许是干涸的血迹,而非墨水或其他污渍。
紧接着,听觉变得层次分明。
不再是单一的声音混杂,而是一场立体的环境音交响。
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 “滴滴” 声,每一声间隔都精确无误;空调出风口传来微弱的 “嗡鸣”,气流流动的声音清晰可辨;米雅的呼吸略显急促,每一次吸气都带着轻微的气流声,偶尔还会有一声压抑的轻咳;米勇强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椅背,发出沉闷的 “笃笃” 声,节奏杂乱,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躁;甚至还有窗外极远处传来的低频噪音 —— 那是城市交通的声音,对易所处的法伦斯塔而言,这种持续不断的轰鸣堪称诡异,却在此刻真实地融入了病房的背景音中。
然后,嗅觉如同潮水般涌来,带着强烈的冲击力。
最浓烈的是消毒水味,刺鼻而冰冷,弥漫在病房的每一个角落,掩盖了其他气味的底色。
但在这主调之下,易的 “嗅觉” 还捕捉到了更多细微的气息:冰冷金属器械的独特气味,带着一丝铁锈与机油的混合感,来自墙角的医疗推车;米雅床头那盆多肉植物,湿润土壤的土腥味清新而微弱,偶尔还能闻到一丝植物汁液的淡香;米雅母亲身上传来淡淡的栀子花香氛,温柔而雅致,却因主人的紧张而显得有些不稳定;米勇强西装上残留的烟草味与雨水气息,烟草的醇厚与雨水的潮湿交织,说明他来时或许淋过雨;而最让易警惕的,是莱茵博士身上那股极其微弱的气味 —— 类似雨后臭氧般的清冽味道,带着一丝不属于这个病房的陌生感,让他的精神感知下意识地紧绷起来。
易下意识地 “伸出手”,想要触碰米雅的额头,以示安慰。
这个念头刚起,他竟真的 “感觉” 到了触觉!他的 “手” 穿过空气,“触摸” 到了病床的不锈钢栏杆,冰冷光滑的触感顺着 “指尖” 传来,甚至能感受到栏杆表面细微的磨砂纹理;他继续 “伸” 向米雅,“抚摸” 到了盖在她身上的薄被,人造纤维的质感柔软却带着一丝凉意,能清晰地分辨出布料的编织纹路;甚至,空调吹出的冷风拂过他的 “意识体”,带来了微弱的流动感,仿佛真的有气流穿过了他的 “身体”。
最后是味觉。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极淡的苦涩,若有若无,却真实可辨。
易判断,这或许是米雅刚刚服用的药物残留气味,通过嗅觉转化为了味觉感知,带着药物特有的微苦与化学气息。
五感俱全!易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以往他通过星穹之引进行的意识投射,最多只能模糊地看到影像、听到声音,从未有过如此完整的感官体验。
莉娜传授的深度冥想法,与星穹之引的力量完美结合,竟让他的意识投影产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进化!
这种跨越时空的 “亲临”,远超他的预期,也让他对米雅所处的环境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他迅速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拉回病房内的众人身上。
此刻,莱茵博士正站在显示屏前,指尖划过屏幕上一组复杂的波形图 —— 那是米雅的生命体征曲线,起伏的线条记录着她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如各位所见,KARoLINUm-7 疗法已成功遏制恶性增殖趋势。”
莱茵的语气平稳得像是在宣读一份与己无关的报告,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白细胞计数稳定在 3.0x10?\/L 左右,较治疗前的 1.2x10?\/L 有显着改善。这表明自体移植路径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当前患者处于预期的平台调整期,各项指标暂时维持在稳定区间。”
米勇强立刻身体前倾,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的眼中布满了红血丝,那是连日担忧失眠留下的痕迹,此刻却闪烁着希冀与焦虑交织的光芒:“莱茵博士,您的意思是…… 米雅有救了?平台期之后,她的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对吗?”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希望的渴求。
莱茵侧过头,目光落在米勇强身上,语气依旧平稳,却巧妙地回避了直接承诺:“从数据模型来看,趋势是积极的。平台期的稳定,为后续的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医学上没有绝对的定论,我们仍需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调整方案。”
“积极?”
一个略带质疑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这份短暂的 “希望” 氛围。
陈墨医生走上前,他穿着白色的医生服,胸前的工作牌微微晃动。
他用笔尖点向屏幕上几个被红色标记圈出的微小峰值,语气严肃:“莱茵博士,您如何解释这些异常波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屏幕上。
那几个峰值并不显眼,隐藏在整体平稳的曲线中,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略。
但在陈墨的指点下,众人都看清了 —— 每一次峰值出现时,米雅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都会有短暂却明确的提升,随后又迅速回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这不符合免疫重建期的常规表现!”
陈墨的声音提高了些许,眼神锐利地看向莱茵,“免疫重建期的生命体征波动通常是随机的,且与患者的体力消耗、药物反应相关。但这些峰值出现的时间点太过规律,几乎每隔六个小时就会出现一次,而且根据我的记录,每次峰值出现时,米雅都会主观感觉‘舒适’—— 她会说自己呼吸更顺畅,精神也稍微好一些。这更像是…… 某种外部干预带来的短暂增益,而非自然波动!”
病房内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壁炉的噼啪声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心电监护仪单调的 “滴滴” 声,此刻听来竟有些刺耳。
莱茵博士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镜片反射的冷光遮住了他眼底的情绪。
他的目光锐利地扫向陈墨,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陈医生,我希望你明白,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项前沿研究,KARoLINUm-7 疗法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案例不足五十例。数据存在噪声和无法解释的微小波动,是前沿医学研究中常见的现象。”
他顿了顿,刻意加重了 “噪声” 两个字,然后继续说道:“你的‘外部干预’猜测,缺乏任何临床数据支持,更像是不负责任的臆想。难道你认为,有某种‘魔法’在隔空帮助米雅小姐吗?”
最后 “魔法” 两个字,他说得格外轻,却带着浓浓的讥讽,仿佛在嘲笑陈墨的不切实际。
“我并非意指魔法!”
陈墨的脸色因激动而泛红,他下意识地提高了音量,
“我是一名医生,相信的是科学与数据!但我同样相信自己的观察和患者的感受!这些波动绝非噪声,它们有规律、有对应的主观感受,这说明背后一定有原因!作为米雅的主治医生之一,我必须对任何异常保持警惕 —— 包括您的治疗方案可能引发的未知副作用!”
“副作用?”
莱茵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陈医生,请注意你的言辞。我的方案控制住了米雅小姐的病情恶化 —— 在采用 KARoLINUm-7 疗法之前,她的白细胞计数还在持续下降,随时可能出现严重感染。而你所谓的‘警惕’,不过是对未知的恐惧。”
他看向米勇强,眼神中带着一丝刻意的引导:“还是说,陈医生更倾向于那些耗时数年、希望渺茫的传统骨髓配型?我们都清楚,米雅小姐的病情不能等 —— 她的骨髓造血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每多等一天,就多一分风险。米雅小姐的时间,恐怕等不起你的‘警惕’。”
“你!”
陈墨一时语塞,胸膛剧烈起伏。
他知道莱茵的话精准地击中了米勇强最深的恐惧 —— 作为父亲,米勇强最害怕的就是 “等待”,害怕在漫长的配型过程中,女儿的病情突然恶化。
陈墨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任何解释在 “时间” 这个关键词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米勇强果然更加慌乱。
他看着争执不下的两位医生,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手无意识地搓动着,眼神充满了无助。
他先是看向妻子 —— 米雅的母亲正紧紧攥着手中的佛珠,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嘴唇颤抖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用充满恐惧和哀求的眼神看着他;然后他看向病床上的米雅,女儿苍白的脸和微弱的呼吸让他心如刀绞;最后,他痛苦地抱住头,声音带着哽咽:
“别吵了…… 求求你们别吵了……”
他的肩膀微微颤抖,泪水从指缝中溢出:“我不懂什么数据,也不懂什么疗法…… 我只想知道,怎么做才对米雅最好…… 莱茵博士,陈医生,你们告诉我,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
病房内陷入了死寂,只有米勇强压抑的啜泣声和心电监护仪的 “滴滴” 声在空气中回荡。
米雅的母亲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紧握的佛珠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米雅忽然轻声开口。
她的声音很虚弱,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却带着一种异常的平静,如同一把小巧而精准的手术刀,划破了病房内沉重的寂静:“莱茵博士,我有一个问题。”
所有人都立刻看向她。
米勇强停止了啜泣,抬起布满泪痕的脸;陈墨上前一步,眼中带着关切;莱茵博士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米雅转动眼珠,目光落在莱茵身上,声音虽然微弱,却字字清晰:“每次我感觉稍微好一点的时候 —— 就是陈医生说的,那些‘舒适’的时段,护士姐姐总会额外多抽我一管血。” 她顿了顿,气息有些不稳,陈墨立刻上前,轻轻调整了她的枕头高度,让她呼吸更顺畅一些。
米雅感激地看了陈墨一眼,继续说道:“护士姐姐说是‘补充检测’,需要更多的血液样本。我想知道,这些额外的血液样本,最终被送到了哪里?用于什么分析?”
易的 “意识体” 猛地一凝!他的 “视线” 死死锁定在莱茵博士身上,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 —— 在米雅问出这个问题的一瞬间,莱茵垂在身侧的左手手指,以一种几乎无法察觉的速度,快速抽搐了一下!那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像是被戳中了要害,却又强行压抑住的本能动作。
同时,易那敏锐的 “嗅觉” 捕捉到,莱茵身上那股臭氧般的清冽味道,似乎浓郁了极其微弱的一丝。这细微的变化,在消毒水味弥漫的病房中几乎可以忽略,但对五感全开的易而言,却如同黑夜中的一点火星,格外醒目。
莱茵博士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米雅的问题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他走到病床边,微微俯身,语调略微放缓,带着一种刻意的耐心,仿佛在解答一个无知孩童的疑问:“米雅小姐,这是治疗过程中的标准流程。”
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包括这些‘补充检测’的样本,都会进入卡罗琳中心的全球数据库,与其他接受 KARoLINUm-7 疗法的患者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调整治疗方案,理解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从而为你提供更适合的治疗。这是前沿医学研究中,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他的回答天衣无缝,逻辑清晰,既解释了 “补充检测” 的目的,又强调了其 “标准性” 和 “必要性”,足以让大多数人信服。
但易那超越常人的感知,却捕捉到了那完美面具下极其细微的一丝波动 —— 莱茵的眼神在回答时,有一瞬间的闪躲,虽然快得几乎看不见,却被他精准地捕捉到了。
他在隐瞒。易几乎可以肯定。那一闪而过的闪躲,那下意识的手指抽搐,那略微浓郁的臭氧味,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莱茵的谎言。
陈墨医生也皱紧了眉头,他下意识地看向米雅,眼中带着惊讶。
作为米雅的主治医生之一,他对米雅的治疗流程了如指掌,却从未听说过 “补充检测” 的安排 —— 所有血液检测的项目和用途,都会提前告知主治医生,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显然,这个 “补充检测” 的流程,超出了他的知情范围。
会议最终在不欢而散的压抑气氛中结束。
莱茵博士以“需要分析新数据”为由率先离开,背影冷硬。陈墨医生面色沉重,欲言又止地看了看米雅一家,最终叹了口气,也转身离去。
病房内只剩下疲惫而迷茫的父母和异常冷静的米雅。
易的“意识体”轻柔地环绕着米雅,传递着无声的安慰与支持。
他能“感觉”到米雅精神深处传来的那丝因他在场而产生的安心感。
确定米雅情绪暂时平稳后,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攫住了易。他的精神力尚且充盈,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奇诡。
心意一动,他的意识便如同幽灵般穿过了病房的墙壁。
震撼!
这是他“看”到医院走廊乃至窗外世界后的唯一感受。
走廊里,人们行色匆匆,推动着发出滴滴声响的复杂仪器。
巨大的玻璃窗外,高耸入云、表面光滑如镜的巨型方碑(摩天大楼)林立其间;无数闪烁着各色光芒的“铁盒子”(汽车)在纵横交错的道路洪流中无声飞驰;到了夜晚,无数灯火将天空映成暗红色,璀璨的光芒洪流比任何魔法幻景都要壮观。
他尝试着“触摸”一辆停泊的车子,感受那冰冷光滑的金属外壳和内部精密结构的微弱振动。他“嗅”到空气中混合着尾气、食物和无数陌生化学品的复杂气味。他“听”到这座城市庞大、嘈杂而富有活力的脉搏。这是一个没有魔法,却凭借另一种智慧发展到极致的文明!
然而,长时间的维持和感知大量陌生信息,开始飞速消耗他的精神力。
易感到意识开始变得模糊,如同信号不良的影像般闪烁起来。
他不得不迅速收回探索的意念,最后“看”了一眼已沉沉睡去的米雅,意识沿着那条无形的桥梁,如退潮般急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