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5年5月5日。
地点:大夏帝国,神都,皇宫御书房。
对日战争已尘埃落定,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全新帝国格局的确立。
在夜深人静,洪天佑独自在御书房内,对着墙上那幅已然更新、变得无比辽阔的帝国疆域图,久久凝视。他需要清晰地把握帝国当下的每一个细节,以便进行新一轮的梳理,确保这艘巨轮能平稳且强力地驶向未来。
一、 帝国现状梳理(截至1895年5月初)
(一) 疆域版图(总面积约 1192万 平方公里)
本土核心区:
澳大利亚大陆全境(含塔斯马尼亚岛),面积约769万平方公里。
新西兰,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远东总督区:
原沙俄远东地区(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大部、阿穆尔州东部、库页岛全岛),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新纳入领土(原日本部分):
九州岛,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四国岛,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琉球群岛(含冲绳、先岛等),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
伊豆七岛、小笠原群岛等,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太平洋海外领地及保护国:
斐济、所罗门群岛、东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菲律宾、中途岛、关岛、夏威夷群岛(势力范围,未吞并)、萨摩亚群岛(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及控制区:
朝鲜半岛(驻军控制)、清国(影响力深入,尤其北方)、荷属东印度(经济与政治渗透)、墨西哥(关塔那摩租借地,影响力扩张)、巴拿马运河公司(持股20%,影响力存在)。
(二) 军事力量
陆军:
总兵力:常备军 26个满编师,加上独立旅、技术兵种、后勤部队,总兵力约 32万人。
主要装备:全面装备“1888式”步枪、“火神五型”重机枪、“雷霆”系列火炮。拥有“野牛”装甲车营(扩大编制中)。
主要将领:赵铁鹰(元帅,国防大臣),刘福(上将,远东军区司令,负伤休养中),冯材(中将,第6师师长),孙传勇(少将,第8师师长,战功卓着,拟晋升)等人。(之前)(注:陆军上将 王石头(原第一师师长)、陆军上将 李虎(原第二师师长)、陆军上将 张豹(原第三师师长)、陆军中将 马盛(原第四师师长)等原始班底已退入后勤部门,之后章节基本不会出现。)
海军:
总吨位:突破 32万吨(含新俘获、维修的少量日舰)。
主力舰只:4艘“白起”级无畏舰,6艘“靖海级\/泰山级”装甲巡洋舰,12艘“疾风级”防护巡洋舰,超过40艘各型驱逐舰\/雷击舰,以及相当数量的辅助舰艇。潜艇部队(6艘试验艇)继续研发。
主要将领: 林海生(海军元帅),陈海峰(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邓昌(中将,远东舰队司令)等人。
空军(新正式成立):
主要力量:5艘“鹏程-I型”硬式轰炸飞艇。早期飞机(“飞行者一号”改进型)仍处于试验和小批量生产阶段,主要用于侦察和飞行员培训。
负责人: 林天翔(准将,首任空军司令,拟晋升少将)。
(三) 行政区域(初步构想)
1. 中央直辖区:澳洲本土,划分为若干行省(如京畿行省【神都周边】、墨江行省、南澳行省等)。
2. 远东总督区:首府镇海城(原海参崴),下辖州府。
3. 九州特别行政区(新设):首府暂定鹿儿岛(或福冈),直接由中央管辖,作为帝国进入日本本州的前沿和同化试验田。
4. 四国特别行政区(新设):首府暂定高松。
5. 琉球府(新设): 管辖琉球群岛,地位同州府。
6. 太平洋及东南亚诸岛及领地: 由海军、殖民部及当地总督共同管理。
二、 御前会议与新安排
三日后,紫宸殿,洪天佑召集所有核心重臣齐聚一堂。
洪天佑高踞首座,开门见山说道:“对日战事已完全结束了,帝国的疆域、军力、民情皆有一些改变。为适应新局,巩固帝国的统治,需对军政架构进行调整。”
随后,他颁布了一系列重要决定:
(一) 军事方面
1. 战区重划:
设“远东战区”,总部镇海城,统辖远东总督区、库页岛及对日本本州(驻军部分)的防务。司令官由 冯材 晋升上将 担任(接替刘福)。
设“太平洋战区”,总部暂定夏威夷珍珠港(筹建中),统辖太平洋所有海外领地、岛屿及海上航线安全。司令官由 邓昌 晋升上将 担任。
本土防务由国防部直辖,精炼部队,主抓训练和战略预备。
2. 军种发展与晋升:
海军:陈海峰上将主持,加速新型(更大型)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的研发设计。邓昌上将负责太平洋舰队组建。
陆军:孙传勇晋升中将,正式担任近卫第一师师长,并负责总结对日巷战经验,编练新式突击部队。
空军: 林天翔晋升少将,正式任帝国空军司令。扩大飞艇部队规模,加速实用型轰炸机、战斗机的研发列装。
成立“总参谋部”,由赵铁鹰元帅兼任总参谋长,统筹三军联合作战与长远规划。
(二) 行政与内政方面
1. 行政区设立:正式设立 九州、四国、琉球 三个直属中央的特别行政区,选派干练官员赴任,首要任务是维稳、去军国主义化、推行汉语教育、进行资源普查与经济重建(服务于帝国)。
2. 殖民与移民:内政部制定《帝国新领土开发与移民条例》,鼓励本土百姓(尤其是军工、技术家庭)向九州、四国及远东地区移民,给予土地、税收优惠。
3. 经济整合:财政部、商务部主导,将新纳入领土的经济体系(尤其是日本部分)快速整合进帝国龙元圈和产业链。强行推行龙元,控制关键资源与产业。
4. 人才任用: 对投降、合作的日本原技术官僚、学者进行甄别,部分可有限使用,以维持地方基本运转和利用其技术能力。
洪天佑最后总结,目光扫过全场:“此番调整,目的是让帝国变得更强大,反应更为迅捷。诸卿各司其职,务必使新政令畅通无阻。帝国之疆域暂时稳定了,然治理的挑战才刚开始。朕希望看到一个内部高效,外部无可匹敌的大夏!”
“臣等谨遵陛下谕令!必竭尽全力,效忠帝国!”众臣齐声应诺,声震殿宇。
一套更符合帝国当前体量和未来霸业需求的军政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大夏帝国,在血与火的洗礼后,进入了全新的内部整合与强化阶段,为其下一步的全球争霸,积蓄着更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