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落在捷报上,墨迹还带着西域风尘的干爽气息。杨昭指尖抚过“里海残部肃清,中亚商路全通”的字句,指腹能摸到纸张边缘被快马颠簸出的细微褶皱——那是李靖麾下信使日夜兼程的印记,让他胸腔里瞬间涌起一股滚烫的暖流。
穿越三年,从江都宫的步步惊心,到长安的临危摄政,从孤身携系统挣扎求生,到如今麾下猛将如云、疆土西拓万里,那些熬夜推演的战局、为粮草短缺的辗转反侧、面对叛军时的孤注一掷,此刻都化作捷报上的字字千钧,撞得他心头微颤。他垂下眼,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泪光,不是软弱,是压抑太久的成就感终于有了落点——这乱世,他真的在一点点拉回正轨,大隋的旗帜,真的插在了更远的西域大地。
“陛下,李靖将军平定中亚,此乃复隋大业未有之盛举!”丞相裴矩的声音打破殿内的寂静,百官随即附和,欢呼声震得殿梁仿佛都在回响。杨昭缓缓抬眼,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激动或敬畏的脸庞,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愈发沉静——他深知,穿越者的优势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胜利,而是懂得“守成比开拓更难”。
“诸卿稍安。”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压下殿内的喧嚣。“李靖、程咬金及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功劳当赏,但阵亡将士的英魂更需慰藉。”他指尖重重敲在御案上,案角那道被他当年记录复隋计划时刻下的浅痕,此刻仿佛也在呼应他的决心,“传旨:所有阵亡将士追封一等勋,家眷由户部按月发放粮米布帛,直至子女成年;生者加官一级,赏黄金百两——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为大隋征战,从不亏待!”
话音刚落,脑海中系统面板骤然弹出,淡蓝色的光晕在他眼前流转:
【主线任务:复隋大业·中亚商路开拓战(总进度85%)】
- 阶段成果:肃清中亚隐患,确立大隋在中亚主导权,布哈拉城枢纽生效,西域诸国震动
- 治世奖励:解锁《西域商路治理法典》(规范税收、驿站、互市规则,降低治理成本),获得“高产粟种”十万石(系统改良,亩产提升三成,抗旱耐贫瘠),西域高昌、焉耆、龟兹三国自动遣使称臣
看着“高产粟种”四个字,杨昭紧绷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他想起关中去年的旱灾,想起灾区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想起自己对着粮仓空虚的奏报彻夜难眠——作为穿越者,他最痛惜的从不是权力争斗,而是乱世中无辜百姓的苦难。这十万石改良粟种,何止是粮食,更是稳住民心、夯实复隋根基的底气。
“裴相,”他转头看向裴矩,眼神明亮而坚定,“即刻牵头推行《西域商路治理法典》,在布哈拉城设西域都护府分部,令苏定方率三千精锐驻守,既要护商路畅通,也要善待归附部落——朕要的不是征服,是共赢。”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温和,“再令户部,明日便将高产粟种发往关中、河南灾区,派遣农官指导百姓耕种,务必让今年秋收有所转机。”
百官轰然应诺,殿内气氛愈发炽热。可就在这时,凤卫暗探一身黑衣,步履急促地闯入殿内,单膝跪地:“陛下,西域急报——西突厥处罗可汗部勾结吐谷浑,欲截断敦煌至焉耆商路支线,阻拦诸国遣使称臣!”
杨昭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眼神骤然锐利如刀。他早知道西突厥贼心不死,却没想到他们敢在大隋刚获大捷时挑衅——这不仅是觊觎商路,更是想动摇西域诸国对大隋的信心。但他没有丝毫慌乱,穿越以来的生死考验,早已让他养成了临危不乱的性子,更何况系统的及时奖励,恰是破局的关键。
“来得正好。”他冷笑一声,指尖在御案上快速划过,脑海中已勾勒出夹击之策,“传旨:侯君集率五千骑兵从河西走廊出发,驰援敦煌,死守商路要冲;令李靖从布哈拉城抽调两千精锐,东向迂回,直捣处罗可汗部后方老巢!”他拿起案上的连环弩图纸——那是系统刚刚解锁的改良武器,“再令工部,按图纸即刻打造两千架连环弩,一月内务必送往前线,让西突厥尝尝大隋的利器!”
系统面板再次刷新,新的支线任务浮现:
【支线任务:西域商路支线保卫战(进度0%)】
- 任务目标:击溃西突厥处罗可汗部与吐谷浑联军,稳固敦煌至焉耆商路,接应西域称臣使者
- 前置奖励:解锁“驿站快马改良方案”(提升跨域传令速度五成),发放“连环弩”两千架(系统改良,射速翻倍,便于骑兵携带)
部署完毕,杨昭走到殿外,春风拂过他的衣袍,带着长安城郊复苏的草木清香。他望向西方,仿佛能看到中亚商路上络绎不绝的驼队,看到敦煌城头迎风招展的隋旗,看到灾区百姓种下新粟时眼中的希望。穿越者的孤独早已被责任感取代,复隋大业的道路虽仍漫长,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有力。
他抬手抚摸腰间的玉佩,那是穿越时唯一带在身上的物件,此刻温润的触感仿佛在提醒他初心不改。“这盛世,朕必亲手夺回。”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带着撼动山河的决心。长安的钟声再次响起,与西域的驼铃、前线的号角隔空呼应,奏响了大隋复兴的壮阔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