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在画坊内忙碌了一天,夜幕降临,她准备离开画坊。当她走出画坊,踏入昏暗的街道时,敏锐地感觉到有一道目光在暗中注视着自己。她佯装不知,继续前行,却在一个转角处突然回头,然而,街道上除了几个匆匆而过的行人,并无异常。罗薇心中明白,自己恐怕已经被人盯上了,这背后的势力果然不简单。她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往回走,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回到住处,罗薇一夜未眠,反复思考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缝隙洒在她疲惫却又坚定的脸上。她刚起身,就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清风画坊的陈老。陈老一脸喜色地走进来,说道:“罗姑娘,咱们画坊的新画可真是大获成功啊!如今在京城都传开了,这不,有位颇有名望的文人李公子,邀请你去参加一场文人雅集呢。”
罗薇听闻,心中一动。她深知,在这京城之中,文人雅集是文人墨客们交流的盛会,也是扩大自身影响力的绝佳机会,说不定还能从中探寻到一些与画坊危机相关的真相。她略作思索后,便欣然答应下来。陈老见罗薇答应,笑着说道:“罗姑娘,这可是个好机会,你在雅集上好好表现,让那些人见识见识咱们画坊的风采。”罗薇点头致谢,随后便开始为参加雅集做准备。
晌午时分,罗薇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素雅长裙,头发简单束起,显得清新脱俗。她带着陈老准备的几幅得意画作,来到了雅集举办地——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踏入园林,罗薇便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翠绿的竹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送来阵阵清新的气息;不远处的池塘里,荷花绽放,粉色的花瓣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美不胜收;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墨香,令人心旷神怡。
园林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京城文人,他们三五成群,或吟诗作画,或品茶论道。罗薇刚一出现,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毕竟,一个寒门女子能在书画界崭露头角,着实令人好奇。罗薇落落大方地向众人行礼,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不多时,雅集正式开始。此次雅集的主题围绕书画展开,众人先是欣赏了几幅名家之作,随后便开始高谈阔论起来。一位身着锦袍的文人率先开口:“这书画之道,讲究的是形神兼备,形为基础,神为灵魂,缺一不可。”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罗薇听后,心中却有不同见解。她站起身来,轻声说道:“这位公子所言极是,但在我看来,书画除了形神兼备,还应蕴含更深层次的意境。一幅好的书画,不仅能让人欣赏到其外在的美,更能引发观者内心的共鸣,传递出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就如兵法一般,表面的招式固然重要,但其中蕴含的谋略与智慧才是制胜关键。”
众人听罗薇将书画与兵法相提并论,不禁微微一愣。随即,一位留着胡须的文人不屑地说道:“书画与兵法,风马牛不相及,姑娘此言,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吧。”罗薇微微一笑,并不气恼,她指着一幅山水画说道:“诸位请看,此画中,山峦起伏,河流蜿蜒,看似只是描绘自然之景,但若是从兵法角度来看,这山峦如同堡垒,河流恰似防线,其中的布局与兵法中的排兵布阵又有何异?而且,书画创作时的布局、取舍,与兵法中的战略决策也有诸多相似之处。”
众人听罗薇这么一解释,不禁陷入沉思。片刻后,那位邀请罗薇前来的李公子抚掌笑道:“罗姑娘果然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没想到书画之道,竟能被姑娘与兵法联系得如此紧密,实在是高见。”其他文人也纷纷点头,对罗薇的看法表示认同。
接下来的讨论中,罗薇越发自信,她凭借着对书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兵法玄机的巧妙运用,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她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为众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大家看到了书画艺术的别样魅力。在场众人对她刮目相看,纷纷围拢过来,与她交流探讨。
在交流过程中,罗薇一边巧妙应对众人的问题,一边留意着周围文人的交谈。突然,她听到两个文人在低声议论:“听说这次清风画坊的危机,背后似乎有大人物在操纵。”“是啊,我也听闻一些风声,好像与朝堂上的权贵势力脱不了干系。”罗薇心中一紧,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与身边的人交谈,同时竖起耳朵,试图捕捉更多信息。
然而,那两个文人似乎察觉到了罗薇的关注,很快便转移了话题。罗薇心中暗恨,但她也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她深知,自己已经在这雅集上崭露头角,同时也可能引起了某些势力的警惕。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所发现的关于权贵势力的线索,或许能成为揭开画坊危机背后真相的关键。
雅集结束后,罗薇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了清风画坊。陈老早已在画坊等候,看到罗薇回来,赶忙迎上去询问雅集的情况。罗薇将雅集上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陈老听后,既为罗薇感到高兴,又隐隐有些担忧:“罗姑娘,你在雅集上如此出彩,固然是好事,但就怕因此招来更多麻烦啊。”罗薇点头说道:“陈老,我明白。但为了查清画坊危机的真相,为了改变我们寒门的命运,我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这次发现的线索,说不定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罗薇在雅集上崭露头角,但也因此可能引起了某些势力的警惕。她所发现的关于权贵势力的线索,能否帮助她揭开画坊危机背后的真相?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