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竹海田埂·锄头下的生态新篇
初夏的狗熊林草木繁盛,光头强站在生态餐厅后厨,看着刚从城里采购的蔬菜,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咱们森林里土地肥沃,不如自己种地吧!既能给餐厅提供新鲜食材,又能减少采购成本,还能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
“种地?好啊好啊!”熊二立刻举双手赞成,“我最喜欢挖地了,种出来的蔬菜肯定比城里买的好吃!”熊猫也跟着点点头,用爪子轻轻扒拉着地上的泥土,眼里满是好奇——它只见过森林里的野草,还从没见过人工种植的蔬菜。
熊大沉稳地说:“这个主意好!自己种地既能保证食材新鲜环保,又能丰富生态旅游的体验项目。我们可以开辟一片‘竹海生态菜园’,种一些常见的蔬菜和本地的野菜,形成循环生态。”
说干就干,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光头强在森林边缘选了一块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空地,这里土壤肥沃,靠近河道,浇水方便。熊大带领土拨鼠们清理掉地里的杂草和碎石,平整出一块块整齐的菜畦;光头强则从城里买来蔬菜种子,有白菜、萝卜、黄瓜、西红柿,还有一些本地的野菜种子;狐妈妈和橙橙准备了有机肥料,就是之前用木屑和落叶发酵的有机肥,既环保又营养。
种地的第一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来到了菜园。光头强先给大家讲解了种地的技巧:“种菜要先挖沟或挖坑,把种子均匀撒进去,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浇足水。不同的蔬菜种植间距不一样,要给它们足够的生长空间。”
大家认真地听着,然后按照光头强的指导,开始分工合作。光头强和熊大负责挖坑、播种,他们挥舞着竹制锄头,一锹一锹地挖着泥土,把种子小心翼翼地撒进去,再覆盖上薄土;熊二负责浇水,他力气大,提着竹制水桶,往返于河道和菜园之间,把水均匀地浇在菜畦里;熊猫则负责施肥,它虽然力气不大,但动作细心,把有机肥一点点撒在种子旁边,确保不浪费。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纷纷赶来帮忙。土拨鼠们钻进菜畦里,用小爪子把泥土扒松,帮助种子更好地发芽;小松鼠们叼来一些干草,铺在菜畦周围,帮助保持土壤水分;雪团和松果则蹲在树枝上,时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像是在给大家加油打气。
种地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干劲十足。光头强的额头上布满了汗水,却依旧坚持播种;熊二累得满头大汗,却还是笑着说“这点累不算什么”;熊猫的爪子上沾满了泥土,却依旧认真地施肥。
休息的时候,光头强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整齐的菜畦,心里满是成就感。“以后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了,绝对新鲜环保!”他笑着说。
熊大拍了拍他的肩膀:“不仅如此,我们还能让游客体验农耕乐趣,让他们了解食物的来源,增强环保意识。”
熊二啃着一块蜂蜜饼干,笑着说:“等蔬菜成熟了,我要吃好多好多西红柿和黄瓜,肯定比蜂蜜还甜!”
熊猫也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着光头强的胳膊,眼里满是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每天都会来菜园照料蔬菜。光头强制定了详细的养护计划,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定期浇水、施肥、除虫。他们不用化肥和农药,而是用发酵的有机肥施肥,用人工捕捉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除虫,确保蔬菜绿色健康。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蔬菜种子很快发芽了,嫩绿的小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像一个个小战士,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没过多久,菜畦里就一片绿意盎然,白菜长得郁郁葱葱,黄瓜藤爬上了竹制架子,西红柿结出了小小的青果。
游客们得知狗熊林有了生态菜园,都非常感兴趣,纷纷前来体验农耕乐趣。他们跟着光头强一起浇水、施肥、除虫,亲手采摘新鲜的蔬菜,然后在生态餐厅里烹饪品尝。“自己种的蔬菜就是好吃,新鲜又健康!”一位游客品尝着刚采摘的黄瓜,满意地说。
生态菜园不仅给餐厅提供了新鲜食材,还成了生态旅游的热门项目,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光头强也渐渐爱上了种地,每天都要去菜园看看,看着蔬菜一点点长大成熟,心里满是喜悦。他说:“种地和守护森林一样,都需要耐心和坚持。看着自己种的蔬菜被大家喜欢,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秋天来了,菜园里迎来了大丰收。白菜、萝卜长得饱满结实,黄瓜、西红柿挂满了枝头,五颜六色的蔬菜让人垂涎欲滴。大家一起采摘蔬菜,把它们运回生态餐厅,一部分用来烹饪美食,一部分腌制储存,还有一部分送给村里的乡亲们。
熊二抱着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笑得合不拢嘴:“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西红柿!”熊猫也拿着一根黄瓜,吃得津津有味。
重启装置的绿光温柔地笼罩着狗熊林,见证着这片生态菜园的丰收与喜悦。光头强从伐木工、厨师、工人,再到如今的农民,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离不开对森林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守。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他将继续带着伙伴们,用锄头耕耘希望,用汗水浇灌收获,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在田埂上绽放出更加丰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