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归来,考上大学的小慧带着都市的迷茫找到昭阳,诉说在陌生环境中的格格不入。昭阳教她最基础的“观察呼吸法”,并告诉她:“不必急着融入,先成为你自己宁静的中心。”
夏末的阳光依旧有些灼人,但风中已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昭阳正在院子里翻晒新收的黄豆,豆荚在阳光下噼啪作响,散发出好闻的植物香气。一个熟悉又带着点陌生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昭阳姐。”
昭阳抬头,是小慧。半年多的大学生活似乎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皮肤白了点,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不再是高中时那身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眼神里却没了当初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光彩,反而蒙着一层淡淡的失落与不安。
“小慧?放假回来了?快进来!”昭阳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搬来小板凳让她坐在槐树的阴凉下。
小慧坐下,双手拘谨地放在膝盖上,低着头,半晌没说话。
“在大学里……还好吗?”昭阳轻声问,递过去一杯晾凉的花茶。
这一问,仿佛打开了某个闸门。小慧抬起头,眼圈微微发红,声音里带着委屈和困惑:“昭阳姐,我……我觉得我好像不属于那里。”
她开始断断续续地诉说。诉说宿舍里来自城市的室友们讨论着她听不懂的品牌和综艺;诉说课堂上同学们流利的发言和自信的姿态,衬得她的方言口音格外突兀;诉说社团招新时,她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海报和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最终一个也没敢加入。
“她们好像天生就知道该怎么生活,怎么和人交往……而我,就像个误闯进来的傻瓜,说什么做什么都好像不对……”小慧的声音越来越低,带着哽咽,“我拼命想跟上,想变得和她们一样,可是……好累,心里空落落的。”
昭阳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没有评判。她看着眼前这个曾经为了读书机会几乎放弃的少女,如今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挣扎——身份认同的迷茫,文化冲击的焦虑,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这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无所适从”吗?心,住在了“我不够好”、“我不属于这里”的念头和感受上,被其紧紧束缚。
等小慧的情绪稍微平复,昭阳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拂过庭院的微风:“小慧,你记得村口的白龙溪吗?”
小慧愣了一下,点点头。
“溪水流到不同的地方,遇到石头,遇到浅滩,遇到悬崖,它的形态会变,声音会变,但溪水本身,清澈流动的本质,变过吗?”
小慧若有所思。
“你现在,就像溪水流进了一段陌生的河道。”昭阳看着她,目光清澈而充满力量,“周围的环境变了,身边的人变了,这很正常。但你不必强迫自己立刻变成这条河道要求的样子。”
她微微前倾身体,语气更加柔和而坚定:“当你又感到格格不入、心里慌乱的时候,试着做一个最简单的练习。”
她示范着,将自己的手轻轻放在腹部:“闭上眼睛,只是去感觉你的呼吸。感受气息吸进来时,腹部微微的鼓起;呼出去时,腹部微微的回缩。不用控制它,不用改变它,只是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一样,观察它,感受它。如果念头跑了,没关系, gently地再把注意力带回到呼吸上就好。”
小慧依言闭上眼,尝试着去做。起初,她的眉头还微微皱着,呼吸有些紊乱,但慢慢地,随着昭阳轻柔的引导,她的肩膀逐渐放松下来,呼吸变得平稳了一些。
过了一会儿,她睁开眼,眼神里的焦躁似乎褪去了一点。
“这个方法叫‘观察呼吸’,”昭阳微笑着说,“它很简单,但能帮你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她注视着小慧,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不必急着去融入外面的世界,先回到你自己这里,成为你自己那个宁静、稳定的中心。”
“就像无论溪水流到哪里,它的源头和本质始终清澈。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是否能和室友谈论时尚,不在于你的口音是否标准,而在于你本身——那个勤奋、坚韧、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小慧。当你自己稳住了,安心了,外在的那些不适应、不自在,就不会再那么容易扰乱你。”
小慧怔怔地听着,这些话像暖流,缓缓注入她因焦虑而紧绷的心田。她一直拼命想改变自己去适应外界,却从未想过,可以先停下来,安顿好自己。
“先成为……宁静的中心?”她喃喃重复着。
“对。”昭阳肯定地点头,“当你内在有了这个中心,就像船有了锚,无论风浪多大,都知道自己是谁,根在哪里。然后,你再去观察、学习、适应外面的世界,就不是盲目跟从,而是带着清醒的选择。你会发现,真正的融入,不是变成别人,而是带着完整的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真诚地相遇。”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有蝉鸣声声。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在小慧年轻而迷茫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都呼出去。虽然前方的路依然未知,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昭阳的话和那个简单的“观察呼吸法”,像黑暗中的一点微光,给了她一个可以着力、可以回归的方向。
“昭阳姐,我好像……明白一点了。”小慧的声音虽然还轻,却多了一丝力量,“我会试试看,先……找回我自己的节奏。”
看着小慧离开时比来时略显轻松坚定的背影,昭阳心中涌起一股欣慰。她知道,成长的路上总有迷惘,而能陪伴并点亮另一个生命的觉醒时刻,是她修行路上最美的收获之一。
就在这时,王婶兴冲冲地跑进院子:“昭阳!正找你呢!寺里中秋要办法会,还要咱们出个节目,大家伙儿都说让你来牵头排练呢!”
昭阳闻言,微微一怔,随即莞尔。修行,果然在每一个当下,以各种方式展开。
昭阳望着小慧远去的身影,心湖澄澈:真正的成长,非是削足适履融入外界,而是向内构筑不可动摇的宁静核心。当自己成为稳定的灯塔,方能照亮前路,亦能温暖同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