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区内获得的线索,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永恒之章》的真实身份——图书馆的“核心索引”,以及它因逻辑崩溃而迷失于【镜像回廊】的信息,为虞千秋和谢临川指明了清晰的前进方向。生存十天的选项被彻底抛诸脑后,他们的目标只剩下一个:找到那个索引,完成归位,或是……设法掌控它。
离开禁书区那令人窒息的压抑环境,外界的图书馆仿佛都显得“正常”了许多,尽管那无处不在的寂静规则和漂浮的文字流依旧提醒着此地的非凡与危险。两人没有浪费时间休整,立刻开始寻找通往【镜像回廊】的路径。
根据《图书馆建筑笔记》中的描述,镜像回廊是“用于校准空间对称性”的地方,也是核心索引最初被赋予“完整性”概念之地。这意味着,它很可能位于图书馆某个涉及空间规则的核心节点。
“空间对称性……校准……”谢临川一边快速穿行于书架迷宫,一边通过传音与虞千秋交流着自己的分析,“图书馆的空间结构本身就在不断变化,但如果存在一个‘校准’中心,那里的空间规则应该是最稳定,或者最‘基准’的。同时,也可能表现出极高的对称性,甚至是……完美的镜像。”
他尝试扩展自己的空间感知,不再仅仅规避陷阱或寻找路径,而是主动去感受空间中那些异常“稳定”或“对称”的节点。这如同在喧嚣的市集中分辨一根落针的声响,极其耗费心神。
虞千秋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她回忆着笔记中提到的“最初被赋予‘完整性’概念”这句话。“完整性”……这让她联想到轮回珠所追求的某种圆满状态,也联想到阵法中作为枢纽的“阵眼”。她尝试将一缕极其微弱的、不含攻击性的神念附着在轮回珠的感应上,如同雷达般扫描四周,寻找那种能引起轮回珠对“完整”、“本源”概念产生共鸣的方位。
两种方法并行,如同双线探测。
时间在搜寻中流逝。他们避开了几处明显能量紊乱、可能有活化书籍存在的区域,也远远绕开了其他零散的玩家队伍。此刻的他们,不想被任何外物干扰。
终于,在穿越一个摆放着大量封面如水波般流动的、关于流体力学和时空涟漪理论书籍的区域后,谢临川猛地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与确认。
“这边。”他传音道,指向一个看似普通、与其他书架无异的通道入口,“这里的空间结构……非常奇特。不是稳定,也不是混乱,而是一种……极致的‘平衡’与‘自洽’。仿佛所有的空间褶皱都在这里被抚平,指向一个共同的中心。而且,越往那个方向,空间的‘镜像’感越强。”
几乎同时,虞千秋也感知到了轮回珠传来的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悸动。那并非对知识或能量的渴望,而是对某种“根源性对称”与“概念雏形”的微妙共鸣。
“不错,是此方向。”她确认道,“轮回珠亦有感应。”
目标一致,两人毫不犹豫地踏入那条通道。
通道初时并无异常,但随着深入,周围的环境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书架依旧高耸,但它们的排列变得越来越对称,仿佛有一面无形的镜子立在通道中央,左右两侧的书架、书籍、甚至书脊上磨损的痕迹,都开始呈现出完美的镜像对应。空中漂浮的文字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随机的箴言或知识片段,而是开始出现大量关于“对称”、“平衡”、“对立统一”、“真实与虚像”的论述,这些文字本身也成对出现,如同孪生兄弟般并行流淌。
光线变得柔和而均匀,仿佛来自四面八方,消除了所有的阴影,让这种对称感愈发凸显,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脚下的石质地面光洁如镜,倒映出他们模糊的身影,与真实的身影构成了另一重镜像。
通道的尽头,并非另一个广阔的大厅,而是一座……钟楼。
一座完全由某种乳白色、半透明的玉石构筑而成的、古老而精致的钟楼,突兀地矗立在书架森林的环绕之中。钟楼不高,约莫十丈,风格古朴,上面雕刻着无数繁复的、象征着时间、空间与镜像的符文。钟楼的顶端,悬挂着一口巨大的、同样材质的玉钟,钟体表面光滑,映照着周围对称的书架景象。
这里,就是空间感知与轮回珠共鸣共同指向的终点——图书馆的中心节点,【镜像回廊】的入口。
两人走到钟楼紧闭的大门前。门扉也是由乳白玉石制成,上面没有任何把手或锁孔,只有两个对称的、如同旋涡般的凹槽。
“空间坐标在这里高度收敛。”谢临川仔细观察着大门和周围的墙壁,眉头微蹙,“这些墙壁……不仅仅是物理隔断,它们本身就是高度压缩的空间壁垒。内部的空间结构……我无法完全探知,但感觉非常奇特,充满了……反射与叠加。”
虞千秋伸出手指,轻轻触碰那冰冷的玉质门扉。指尖传来的并非单纯的冰凉,而是一种奇异的、仿佛能吸摄心神的平滑感。她识海中的轮回珠,此刻的共鸣更加清晰了,甚至传递出一丝……微弱的“好奇”与“探究”之意。这镜像回廊,似乎引起了它极大的兴趣。
“如何进入?”虞千秋问道。她尝试推动大门,纹丝不动。
谢临川将手掌贴在大门上,集中精神,空间异能如同细微的触须,探向门上的漩涡凹槽和周围的墙壁。“需要……钥匙?或者特定的触发条件?”他感应到门内蕴含着极其复杂的空间禁制,强行突破几乎不可能。
就在两人研究入口机制时,虞千秋的目光被钟楼墙壁的光洁表面所吸引。由于材质的半透明和光线的特殊,墙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映照出周围的景象,包括他们自己的身影。
她看着墙壁中那个与自己一般无二、却因为环境对称而动作略显别扭的倒影,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她并非对自身容貌有多在意,而是想看看,在这等涉及本源对称的地方,自己的“镜像”会是何种模样。
于是,她对着墙壁中自己的倒影,稍稍调整了一下站姿,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丝属于魔尊的、睥睨众生的淡漠与威严。她想看看,这镜像是否能完全复刻她那独一无二的气势。
墙壁中的“虞千秋”自然也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形貌、姿态,分毫不差。
虞千秋仔细端详了片刻,微微摇头,评点道:“形似而神非。” 这镜像终究是死物,徒具其形,缺乏她本尊那历经千年沉淀、融于骨血的神韵与意志。它只是一个完美的反射,而非真正的“另一个她”。
谢临川在一旁看着她这有些“自恋”的举动,有些无语,但也没说什么,继续专注于破解入口。
然而,就在虞千秋话音刚落,准备将注意力转回大门时——
“铛……”
一声悠远、清越、仿佛能涤荡灵魂的钟鸣,毫无征兆地,自钟楼顶端响起!
钟声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席卷了整个区域。随着钟声荡漾开来,钟楼那乳白色的玉质墙壁,以及那光滑如镜的大门,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原本只是模糊映照景象的墙壁和门扉,此刻光芒流转,变得清晰无比,真正化作了完美无瑕的镜面!无数个虞千秋和谢临川的倒影,瞬间出现在四周的墙壁和那两扇大门之上,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仿佛他们置身于一个由无限镜像构成的回廊之中!
这些镜像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纤毫毕现,连衣角的褶皱、眼神的细微变化,都清晰可见。它们动作与本体完全同步,仿佛有无数个真实的他们,被困在了镜子的另一端。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两人心中一凛,立刻背靠背站定,警惕地注视着周围无数的镜像。
钟声余韵未绝,在空间中缓缓回荡。
就在这片被钟声和无数镜像笼罩的诡异寂静中,谢临川正对面的那扇大门镜面上,映照出的“他”的倒影,突然……动了!
不是跟随本体的动作,而是自主地动了起来!
那个镜像“谢临川”,缓缓地、极其突兀地,将目光从本体身上移开,转向了……站在谢临川侧后方的虞千秋!
然后,在虞千秋和谢临川(本体)惊愕的注视下,镜中的“谢临川”,嘴角缓缓向上勾起,露出了一个与谢临川平日里冷峻沉稳截然不同的、充满了诡异、邪气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恶趣味的微笑!
紧接着,他抬起手,并非对着本体谢临川,而是对着镜子外的、真实的虞千秋,轻轻地、带着某种诱惑与挑衅意味地,勾了勾手指。
动作轻佻,眼神幽深,仿佛在无声地发出邀请:
“过来……”
一瞬间,一股寒意从虞千秋和谢临川的尾椎骨直冲头顶!
镜像……活了?!
而且,目标明确地指向了虞千秋!
谢临川猛地看向自己身侧的虞千秋,又看向镜中那个对着她微笑勾手的“自己”,一种极其荒谬和悚然的感觉涌上心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虞千秋的目光与镜中那个诡异的“谢临川”对视着,她眼中最初的惊愕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冰冷与探究。她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向前踏出半步,仿佛要更清楚地看清那个镜像。
“有趣。”她红唇微启,吐出两个字,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那镜中的诡异存在彻底剖开。
而镜中的“谢临川”,似乎对她的反应很满意,脸上的笑容越发深邃诡异,勾动的手指并未放下,依旧保持着那个充满诱惑与危险的姿势。
钟楼的钟声,仿佛在这一刻,才彻底沉寂下去。
而通往【镜像回廊】的大门,在那无数活化的镜像注视下,无声地、缓缓地,向内敞开了一道缝隙。门后,不再是熟悉的书架景象,而是一片光怪陆离、充满了扭曲倒影的未知空间。
陷阱,已然布下。
邀请,已然发出。
是退缩,还是踏入这显而易见的险境?
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