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夏又至,一转眼四年后。
“去去去,哪来的叫花子,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儿!也是你能来的?若是脏了哪位贵人,小心挨板子!”
醉生楼里的小厮驱赶着一位蓬头垢面老乞丐。
老乞丐满头灰发,脚上穿着两只破草鞋,腰间还别着个红色酒葫芦,这般模样与路边那些乞穷俭相的叫花子并无二致。
“嘿嘿,这位小哥你看外边天气炎热,老夫口干舌燥,就讨口酒解解暑,你就行行好吧。”
老乞丐并未理会小厮所言,嬉皮笑脸地说道。
“没有没有,赶紧走,赶紧走。”
小厮说着就要将老乞丐推出门外。
“一口,就一口!就给我喝一口!”
被推搡的老乞丐口中叫嚷着,还不住回头,眼巴巴盯着食客桌上的美酒佳肴。
“小二哥,外边暑气太重,不如就让这位老先生在此歇息一下吧。”
这时靠窗的位置一位身着青衫,相貌俊秀的青年开口劝阻道,而他身旁还坐着一位大约四五岁左右的男孩。
“林大夫,这老叫花就是来骗吃骗喝的,莫要管他,我这就把他轰出去,免得脏了您的眼!”
小厮边说着,边使力一推,险些将那老乞丐推倒在地。
“小二哥,不可!给这位老先生找个位置坐下,再上些酒菜,银子我来付。”
青年连忙起身,拦在小厮和那老乞丐的中间。
“这…林大夫,我知您菩萨心肠,可这醉生楼往来之人非富即贵,掌柜若是看见了,定要责骂于我…”
小厮面露难色地看向青年。
“酒楼再好也是给人吃饭的,你们吴掌柜我认识,若是他问起,就说是我让你招待这位老先生的,这样可好?”
青年说着,从袖口掏出一腚银子和两小块碎银塞进到了小厮手中,并朝他使了个眼色。
小厮也是个头脑灵光之人,他自然知道那腚银子是这老乞丐的酒菜钱,而这两块碎银是自己可以藏入腰包的,只见他瞬间换了一副面孔,笑着说道。
“既…既然林大夫这样说了,老人家里面请吧!”
“嘿嘿,这位公子,你可真是个大好人!”
老乞丐对着青年嘿嘿一笑,便大摇大摆的跟着小厮而去。
这青年也是笑着摇了摇头,也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去。
这青年正是林凡,如今他已二十岁,已至弱冠之年。
过去这四年,让他从之前那个少年长成现在的青年模样,脸上的稚嫩与青涩也已全然褪去,多了几分稳重。
“怎么了?常念,这可是你最喜欢的枣泥酥。”
回到位置上的林凡,看着桌上的茶点纹丝不动,温和地询问着那名男童。
“二叔,娘……娘亲还没吃,常念想带回去和娘亲一起吃……”
男孩咬了咬嘴唇,低下头,用着一股稚嫩的声音支支吾吾道。
林凡听闻男童所言后,也是为之一怔,沉默片刻,他伸出手摸了摸男孩的脑袋,微笑道。
“常念,那咱们把这些点心打包回去,和娘亲一起吃好不好?”
“嗯!”
男孩闻言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两只大眼睛乌溜乌溜地盯着桌上精致的茶点。林凡看着男孩也是一脸宠溺之意。
这男孩正是薛倩儿当年腹中的孩子,如今也已四岁,名为薛常念,随母姓。
因薛倩儿心里一直挂念谷千扬,便给孩子取名常念,意为常念于心。
“林大夫,这些点心给您包好了。”
小厮递来用油纸包好的三份茶点。
“多谢了,小二哥。”
就在林凡起身准备离开时,不经意间目光扫到了坐在角落上的老乞丐。
只见老乞丐端起盘子,将盘中的佳肴一股脑扒拉进口中,这场景不禁让他想起当年在二楼客房初见柳玉玲时的画面。
“常念,咱们回去吧。”
“林大夫,您请慢走。”
林凡牵着薛常念离开后,角落里的老乞丐迅速拿起一块卤牛肉塞进口中,有些含糊不清道。
“嗯,天资不错,可惜灵根断了。”
......
城南街道
“常念,热不热?”
林凡带着薛常念回往医馆的路上,此时头顶烈日当空,看着薛常念有些发红的脸蛋,林凡停下脚步询问道。
薛常念盯着林凡手里的油纸包,摇了摇头。
“再坚持一下,就快到医馆了。”
林凡说完,拉起薛常念的手,正准备继续朝着医馆方向走,街道旁忽然传来一阵吆喝之声。
“各位走一走,看一看勒,上好的簪子,玉镯。”
只见一小贩在摊位前卖力地招揽着生意,此番酷暑下还能这样拼命,若不是为了生计,谁又会甘愿如此。
刚走了几步,林凡突然又停下,思索了一会,便又拉着薛常念折返回来。
“这位客官,看一看,都是上等货色,无论是送心上人,还是送家中长辈都是不二之选。”
小贩见来了顾客,搓着手热情招呼道。
林凡折返是因刚才薛常念在醉生楼所言触动了他。小家伙虽年幼,却还知道将他的喜好之物留给薛倩儿分享。
想来自己和娘亲相识十载有余,其恩情自是难表于心,回想过往总是柳玉玲在付出,于是刚才路过摊位时,就动了买一件礼物回去的心思。
看着摊位上琳琅满目的饰物,林凡一时犯了难,他好像从未了解过娘亲的喜好。
“客官,一看您就是想买来送人,但是不知是所赠何人?您给说说,我好给推荐推荐。”
小贩是个眼尖之人,一眼看出了林凡的难处。
“老板,见笑了,我想挑选一物送给娘亲,略表心意,只是不知选何物……”
“原来如此,客官您瞧瞧这青白玉镯如何,其纹理细腻,色泽柔和乃是上等的佳品。”
“不行,不行。”
林凡看了看那浅色青玉镯,连忙摆手。
倒不是他看不上此物,而是柳玉玲手上早有了佩戴多年的白玉镯,想必定是娘亲珍视之物,若是自己再买个镯子,显然不太妥当。
这时林凡将目光落在了几支玉簪上,心中默默回想,似乎从未见过娘亲戴过簪子,自己要是买回去,也拿不准她会不会喜欢。
“客官,我懂!您是想送簪子吧?不过那几支都是年轻姑娘戴的,要是送令堂的话,这支紫檀木簪更为合适,您瞧瞧,多端庄大气。”
小贩拿起那支紫色木簪,对着林凡说道,其脸上满是诚恳之意。
林凡看着那紫檀簪,却觉得另一支通体翠绿的玉簪,更契合娘亲。
“老板,帮我把那支簪子包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