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密道诡影 靖字玄机
那双猩红的眼睛在黑暗里亮得骇人,瞳仁里没有半分活气,倒像是浸在阴煞里泡了百年的寒珠,死死盯着通道口的众人。地宫深处的“簌簌”声愈发急促,似有无数细足在冰面上爬动,混着阴风吹过冰棺缝隙的呜咽,听得人头皮发麻。
孤鸿子握着郭襄佩剑的手紧了紧,剑尖斜指地面,玄铁色的光晕在剑身上流转——方才解锁的“九阳归一·玄铁意”仍在丹田内蕴着,此刻感知到阴煞之气,真气竟自发地顺着经脉往指尖涌。他余光扫过冰棺,杨过那只戴着玄铁戒的手已缩回棺内,棺盖裂缝里渗出的寒玉真气淡了几分,想来是阴煞异动惊扰了他的沉睡。
“你们先进通道。”孤鸿子声音冷静,没有半分慌乱,“玉衡断后,清璃护住众人,我去看看那东西是什么。”他知道此刻不能退,若任由那阴影里的东西冲出来,通道狭窄,众人挤在里面只能被动挨打,反倒不如先摸清对方底细。
玉衡柳叶刀一横,刀身映着牛油灯的光,划出冷冽的弧线:“师兄,我与你同去。你忘了,峨眉九阳功最擅破阴煞,多个人多份底气。”她语气坚决,没有半分犹豫,当年在峨眉后山与孤鸿子一同对抗幽冥教余孽时,便知他虽武功高绝,却总习惯独自扛事,此刻断没有让他孤身涉险的道理。
清璃也握紧郭襄剑穗,剑穗上的微光忽明忽暗,似在呼应地宫里的阴煞:“我也去。剑穗能感知郭襄祖师的气息,方才它对着黑暗方向颤了三下,想来那东西与幽冥教脱不了干系,或许我能凭镇魂诀帮上忙。”她虽看着文静,眉宇间却透着股英气,当年在古城破尸魔阵时,便曾以剑穗暂时定住地尸,此刻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没有半分圣母般的优柔寡断。
灭绝师太眉头皱了皱,倚天剑在鞘中轻颤,似有出鞘之意:“胡闹!那阴煞之物来历不明,你们三人若都陷在里面,通道里的人怎么办?”话虽严厉,却并非真的阻拦,只是担心众人安危。她目光落在孤鸿子身上,语气稍缓,“孤鸿子师兄,你需记着,郭襄祖师的手札还在你身上,杨过祖师也需你唤醒,不可意气用事。”
孤鸿子点头,知道灭绝这话是真心关切。他转头看向阳顶天与俞莲舟:“阳教主,俞二侠,你们先带着其他人进通道。通道壁上的牛油灯若灭了,便用圣火令的红光照明——圣火令能克阴煞,定能护住众人。我三人解决了这东西,立刻跟上。”
阳顶天圣火令交叉于胸前,令牌上的纹路泛着红光:“孤鸿子兄放心,我明教弟子最擅守阵,定能护住通道入口。只是你们需速去速回,那巨石虽暂时堵住了元兵,却撑不了多久,他们若搬来攻城锤,迟早会砸开地宫门。”
俞莲舟绕指柔剑贴在掌心,目光扫过通道深处:“通道内或有机关,我已在入口处留了武当的‘三环扣’,若有异动,机关会自动触发。你们若遇危险,只需往通道方向退,我等会立刻接应。”他做事素来周全,方才查看通道时,便已悄悄在暗处布了武当的防御机关,以防不测。
孤鸿子不再多言,对玉衡与清璃递了个眼色,三人呈三角之势,缓缓往地宫深处的黑暗走去。牛油灯的光晕在前方渐渐淡去,寒气愈发浓重,不再是之前的“战魂寒”,而是混着腐臭与血腥的“尸煞寒”,吸一口气都似要呛出肺腑。
清璃的郭襄剑穗颤得愈发厉害,穗子上的冰蚕丝竟凝了层薄霜:“师兄,这阴煞之气比尸魔阵里的还浓,怕是……怕是有地尸王在此。”她曾在郭襄手札里见过记载,地尸若吞噬百具忠魂尸骨,便能化为地尸王,刀枪难入,阴煞之气更能腐蚀内力,寻常武者遇上,十有八九会殒命。
玉衡柳叶刀挥出一道刀风,斩向旁边的冰柱,冰柱碎裂,溅起的冰屑落在地上,竟瞬间被阴煞之气染成黑色:“手札里还说,地尸王怕阳刚内力,尤其是峨眉九阳功与武当纯阳功。等会儿我主攻,清璃你用镇魂诀定住它的动作,师兄再用玄铁意一剑取它要害。”她心思缜密,瞬间便制定好了战术,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孤鸿子点头,丹田内的九阳真气与掌心的玄铁碎片共鸣,剑身上的玄铁光晕愈发浓郁。他往前走了两步,牛油灯的光终于照到了黑暗中的东西——那竟是一具高达丈余的地尸,身上穿着残破的元军铠甲,铠甲上还嵌着数支宋军的箭矢,腐烂的皮肉外翻,露出里面泛着青黑的骨头,双手握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长柄斧,斧刃上还沾着干涸的黑血。
地尸王的头颅歪在肩上,双眼正是那双猩红的眼睛,此刻见了三人,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长柄斧往地上一砸,冰面裂开数道缝隙,阴煞之气顺着缝隙往上涌,竟在它周身形成了一层黑色的气罩。
“果然是地尸王。”孤鸿子低声道,“它身上的铠甲是元军制式,想来是当年元兵破襄阳后,尸体被阴煞之气染了,又吞噬了地宫附近的忠魂,才化为这等怪物。”他记得金庸先生笔下的《神雕侠侣》里,元兵破襄阳时,曾有不少元军将领死在郭靖夫妇手下,这地尸王或许便是其中之一。
玉衡柳叶刀一扬,刀身上泛起九阳真气的金光:“管它是什么来历,今日定要斩了它!”话音未落,她身形如箭般冲了出去,柳叶刀直斩地尸王的脖颈——那里是地尸的要害,寻常地尸被斩中脖颈,便会化为飞灰,只是这地尸王周身有阴煞气罩,怕是没那么容易得手。
果然,刀风刚碰到气罩,便被一股阴寒之力挡了回来,玉衡只觉手臂发麻,内力竟被气罩中的阴煞之气腐蚀了几分。她心中一惊,连忙后退两步,运转峨眉九阳功化解体内的阴煞,口中道:“这气罩好生厉害,我的九阳功竟破不了它!”
地尸王见玉衡退了,喉咙里的“嗬嗬”声更响,长柄斧一挥,带着阴煞之气往玉衡劈来。斧风凌厉,竟将周围的冰雾都劈散了,若被劈中,怕是会连人带刀一起劈成两半。
清璃见状,立刻将郭襄剑穗往空中一抛,口中念起镇魂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镇魂定魄,唯我独尊!”剑穗上的微光暴涨,化作一道金色的光绳,往地尸王的头颅缠去。这是郭襄手札里记载的“镇魂绳”,能暂时束缚阴煞之物的动作,只是清璃的内力尚浅,怕是只能定住地尸王片刻。
光绳刚缠上地尸王的头颅,地尸王的动作便顿了顿,猩红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痛苦。孤鸿子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身形一闪,郭襄佩剑带着玄铁意的阳刚之气,直刺地尸王的气罩——他没有选择攻击要害,而是瞄准了气罩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地尸王铠甲上嵌着的箭矢处。
“铛”的一声脆响,剑尖刺中箭矢,玄铁意的阳刚之气瞬间爆发,竟将箭矢周围的阴煞气罩震出了一道裂缝。地尸王吃痛,发出一声咆哮,长柄斧放弃了攻击玉衡,转而往孤鸿子劈来。
孤鸿子不闪不避,丹田内的九阳真气全力运转,剑身上的玄铁光晕又浓了几分,他顺着斧风的方向,剑尖轻轻一挑,竟将长柄斧的斧刃挑偏了方向。这正是“玄铁意”的精髓——以柔克刚,后发先至,虽不如杨过当年用玄铁重剑那般刚猛,却多了几分灵动,恰好克制地尸王的蛮力。
玉衡见气罩有了裂缝,立刻再次冲上前,柳叶刀直刺裂缝:“师兄,我来帮你!”刀身带着峨眉九阳功的金光,刺入裂缝的瞬间,地尸王周身的阴煞气罩竟开始剧烈波动,像是随时都会破碎。
地尸王愈发狂暴,另一只手突然伸出,往清璃抓去——它知道清璃的镇魂绳是最大的威胁,只要解决了清璃,便能摆脱束缚。清璃见状,连忙收回镇魂绳,身形往后退去,却还是慢了一步,衣袖被地尸王的爪子抓住,瞬间被阴煞之气染成黑色,手臂上也泛起了一层青黑,显然是中了阴煞之毒。
“清璃!”孤鸿子心中一急,手中的郭襄佩剑突然暴涨三寸金光,竟将地尸王的长柄斧震开,他转身一剑,直刺地尸王抓着清璃衣袖的手。剑尖带着九阳真气的阳刚之力,地尸王的爪子一碰到剑尖,便发出“滋滋”的声响,腐烂的皮肉瞬间化为飞灰,只剩下一根青黑的骨头。
清璃趁机挣脱,退到一旁,运转内力化解手臂上的阴煞之毒,口中道:“师兄,我没事,只是这阴煞之毒好生霸道,需得用九阳功化解片刻。”她虽脸色苍白,却没有半分慌乱,依旧紧握着郭襄剑穗,随时准备再次出手。
地尸王失去了一只手,变得更加狂暴,长柄斧往地上一砸,冰面裂开更大的缝隙,无数黑色的触手从缝隙中钻了出来,往三人缠去——这些触手竟是阴煞之气凝聚而成,沾到皮肉便会腐蚀内力,比地尸王的爪子还要厉害。
玉衡柳叶刀挥出,刀风斩向触手,却只能将触手斩成两段,断口处又立刻生出新的触手,根本斩不尽。她眉头皱紧:“这东西竟能再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师兄,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彻底破了它的气罩?”
孤鸿子目光扫过地尸王的全身,突然注意到它铠甲的胸口处,有一块凹陷的地方,那里没有阴煞气罩覆盖,想来是当年被宋军的长枪刺穿,留下的旧伤。他心中一动,对玉衡道:“玉衡,你用柳叶刀缠住它的长柄斧,清璃,你再用镇魂绳定住它的头颅,我去攻击它胸口的旧伤!”
玉衡与清璃立刻点头。玉衡身形一闪,绕到地尸王的左侧,柳叶刀不断斩向长柄斧的斧柄,逼得地尸王只能用长柄斧防御,无法攻击。清璃则再次抛出郭襄剑穗,镇魂绳缠上地尸王的头颅,虽只能定住它片刻,却也为孤鸿子争取了时间。
孤鸿子抓住机会,身形如箭般冲向地尸王的胸口,郭襄佩剑带着“九阳归一·玄铁意”的全部力量,直刺那处凹陷。剑尖刺入的瞬间,地尸王发出一声凄厉的咆哮,周身的阴煞气罩瞬间破碎,黑色的阴煞之气从它体内往外涌,像是要将它的身体撑爆。
“就是现在!”孤鸿子低喝一声,手腕一转,剑尖在凹陷处搅动,九阳真气的阳刚之气瞬间涌入地尸王的体内。地尸王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腐烂的皮肉不断化为飞灰,只剩下一副青黑的骨架。
玉衡见状,立刻挥刀斩向骨架的脖颈,柳叶刀带着金光,“咔嚓”一声,将骨架的头颅斩落。头颅落在地上,滚了几圈,猩红的眼睛渐渐失去了光芒,最后化为一滩黑灰。
解决了地尸王,三人都松了口气。清璃的脸色依旧苍白,手臂上的青黑还未完全消退,她运转峨眉九阳功,缓缓化解体内的阴煞之毒:“这地尸王比手札里记载的还要厉害,若不是师兄的玄铁意,我们怕是要陷在这里。”
玉衡也收起柳叶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是啊,它的阴煞气罩竟能腐蚀九阳功,若不是师兄发现了它的旧伤,我们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她看向孤鸿子,眼中带着几分敬佩——当年在峨眉,她只知孤鸿子武功高强,却不知他竟如此冷静睿智,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破敌之法。
孤鸿子却没有放松警惕,目光扫过地尸王化作黑灰的地方,那里竟残留着一丝极淡的阴煞之气,正往地宫深处飘去。他心中一动,对两人道:“这地尸王怕是只是个幌子,真正的危险还在后面。你们看,这阴煞之气在往深处飘,想来那里还有更厉害的东西。”
清璃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那丝阴煞之气往黑暗深处飘去,消失在尽头。她握紧郭襄剑穗,剑穗上的微光又开始颤抖:“师兄说得对,剑穗也在颤,想来前面还有阴煞之物。只是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追下去,还是先去通道与众人汇合?”
玉衡也看向孤鸿子,等待他的决定。她知道此刻不能冲动,元兵还在外面,通道里的众人也需要他们保护,若继续追下去,怕是会陷入更大的危险。
孤鸿子沉吟片刻,道:“先去通道汇合。地尸王已除,短时间内那阴煞之物应该不会出来。我们先与众人汇合,摸清通道的情况,再做打算。毕竟杨过祖师还在冰棺里,我们不能离开太久,以免元兵或幽冥教的人再来惊扰他。”
两人点头,跟着孤鸿子往通道方向走去。刚走了几步,孤鸿子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冰棺旁的玄铁碎片上——那碎片上的太极图案竟开始闪烁,像是在传递什么信息。他心中一动,走过去拿起碎片,指尖刚碰到碎片,便感觉到一股微弱的气息从碎片中传来,竟与杨过的寒玉真气有几分相似。
“这碎片竟能感知杨过祖师的气息。”孤鸿子低声道,“想来是当年郭襄祖师将玄铁剑打碎,分给杨过与自己各一块,以便日后相认。只是没想到,百年后竟成了感知杨过祖师安危的信物。”他将碎片收好,对两人道,“走吧,我们得尽快与众人汇合,若通道里有什么危险,也好及时应对。”
三人加快脚步,很快便来到通道入口。阳顶天与俞莲舟正守在入口处,见三人回来,都松了口气。阳顶天迎上前:“孤鸿子兄,你们没事吧?方才听到里面的咆哮声,我们还担心你们遇上了危险。”
俞莲舟也看向清璃,见她手臂上有青黑之色,道:“清璃姑娘像是中了阴煞之毒,我这里有武当的‘纯阳丹’,能化解阴煞,你先服下。”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递给清璃。
清璃接过瓷瓶,倒出一粒红色的丹药,服了下去。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涌,手臂上的青黑之色渐渐淡了几分。她对俞莲舟道:“多谢俞二侠,这丹药果然有效。”
孤鸿子则将地尸王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最后道:“地宫深处还有阴煞之物,只是我们现在不宜再去探查。通道里的情况如何?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机关?”
阳顶天摇头:“通道里很安静,牛油灯都亮着,没有发现机关。只是通道尽头似乎有一扇门,门上刻着什么图案,我们没敢靠近,怕触发机关。”
俞莲舟补充道:“我在通道里布了几个‘三环扣’,若有异动,机关会自动触发。只是这通道是郭靖大侠留下的,想来不会有致命的机关,更多的是防御元兵或幽冥教的人。”
孤鸿子点头,道:“我们先进通道,去看看尽头的门。郭靖大侠留下这密道,想来是为了保护杨过祖师,尽头的门后或许有更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藏着对抗元兵的秘密。”
众人不再多言,跟着孤鸿子走进通道。通道狭窄,只能容两人并排行走,壁上的牛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通道壁是用襄阳护城河的青石砌成,上面刻着一些简单的图案,多是宋军练兵、守城的场景,想来是当年郭靖留下的,以纪念襄阳的抗元岁月。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通道尽头果然出现了一扇门。门是用阴沉木做的,与冰棺的材质相同,门上刻着一个巨大的“靖”字,“靖”字周围刻着繁复的纹路,竟与郭襄手札里记载的“襄阳阵”纹路有几分相似。
孤鸿子走上前,伸手按在“靖”字上,指尖传来一股熟悉的气息,竟与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内力有几分相似。他心中一动,运转九阳真气,将内力注入“靖”字中。
内力刚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