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紫气东来惊剑气 襄阳遗韵启玄关
虚云道长的紫眸在幽暗中泛着诡异的磷光,他袍袖无风自动,袖口翻卷间露出的肌肤上竟爬满了紫色的纹路,形如电蛇游走。孤鸿子破妄之眼看得真切,那些纹路与紫电仙姑棺椁上的锁链符文如出一辙,显然是被某种邪功强行植入经脉。
“虚云道长,你身为武当七侠之首,竟堕入魔道!”玉衡冰棱剑横在胸前,剑尖微颤,寒意凝成白雾喷吐。她曾在武当山见过虚云施展“太极绵掌”,此刻却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阴鸷气息。
虚云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紫黑的牙齿:“小丫头,你可知‘紫气东来’的真意?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的岂是区区道德经?”他突然屈指一弹,指尖射出一道紫电,竟在空中凝成一柄紫晶长剑,正是紫电仙姑的成名绝技“紫电凝霜”。
清璃见状立刻甩出腰间竹管,管口喷出的却不是焚虫砂,而是数十枚淬毒的透骨钉。钉身裹着一层蜡衣,落地即融,在石面上形成腐蚀性极强的酸液。这是她连夜调配的“蚀骨涎”,专破玄功护体。
“雕虫小技!”虚云紫晶剑轻挥,紫电扫过之处,酸液瞬间蒸发,连地面都留下焦黑的痕迹。他身形如鬼魅般欺近,剑势陡然一变,竟融入了武当“绕指柔剑”的绵劲,剑锋如灵蛇般钻向清璃咽喉。
孤鸿子看得心惊,虚云的武功竟同时糅合了紫电仙姑的霸道、武当太极的阴柔,以及拜火教的邪异真气。他正欲出手,却见玉衡冰棱剑突然爆发出刺目蓝光,剑身上的冰棱纹路尽数亮起,正是峨眉绝学“冰心诀”的极致状态。
“以寒制电!”玉衡娇叱一声,剑招从“寒梅吐蕊”转为“冰河倒悬”,剑风所及,空气中的水汽瞬间凝结成冰锥,铺天盖地射向虚云。这手剑法融合了昆仑“寒梅剑”的精妙与峨眉“冰棱剑”的霸道,正是她在一线天闭关时参详而出。
虚云紫晶剑连点,每一剑都精准地击碎冰锥,却见冰屑在紫电催动下竟逆向飞回,反刺向自己面门。他瞳孔骤缩,这才惊觉玉衡的剑招中暗藏“借力打力”的玄机,正是张三丰所创“太极剑”的精髓。
“好个灭绝的弟子!”虚云紫晶剑突然暴涨三尺,紫电化作漫天剑影,将玉衡的冰锥尽数绞碎。他趁机欺近,左手骈指如剑,直取玉衡膻中穴——此招名为“紫电穿云”,正是当年紫电仙姑纵横西域的杀招。
孤鸿子看得真切,虚云的指劲中暗含九阳真气的灼热,显然是强行将两种属性相悖的真气融合。他知道玉衡的冰棱剑虽能克制紫电,却挡不住九阳真气的侵蚀,当即倚天剑出鞘,青芒如电,截向虚云左肋。
双剑相交,爆发出刺耳的尖啸。虚云紫晶剑上的紫电竟顺着倚天剑蔓延,瞬间在剑身上结出一层冰晶。孤鸿子只觉一股阴寒顺着剑身侵入经脉,他心念电转,三气内力在丹田处形成漩涡,将寒气吸入九阴真气的脉络。
“极寒生阳,阴极转煞!”孤鸿子低喝一声,倚天剑突然爆发出刺目金光,正是襄阳正气与玄黄真气合力驱散阴寒。虚云紫晶剑上的紫电应声而散,露出剑体上细密的裂纹。
“不可能!”虚云惊呼,他的紫晶剑是用紫电仙姑的本命法器碎片铸就,竟被倚天剑生生震裂。更令他心惊的是,孤鸿子的三气内力竟能在瞬间完成阴阳转换,此等武学境界,连张三丰也未必能及。
孤鸿子却无暇细想,他感受到虚云体内的紫电真气正在疯狂流转,显然是要与自己同归于尽。他当机立断,屠龙刀突然脱手飞出,刀身旋转如轮,带着金光斩向虚云下盘。
虚云不得不撤招回防,紫晶剑横斩屠龙刀,却见刀身金光突然暴涨,将紫电尽数吞噬。这正是屠龙刀克制邪兵的特性,当年郭襄用玄铁重剑融入西方精金铸造,专破魔道法器。
“走!”虚云见势不妙,突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紫血,化作紫雾笼罩全身。待雾气散去,石窟入口处已空无一人,唯有地上残留着几枚紫色鳞片,正是紫电仙姑尸身的鳞甲。
清璃立刻追至洞口,却见百晓堂众人早已退去,唯有满地断箭残刃。她拾起一支箭矢,箭头刻着拜火教的图腾,与聚阴鼎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他们是故意示弱。”孤鸿子走到洞外,看着远处山林中若隐若现的火把,“虚云的紫电真气与紫电棺同源,恐怕百晓堂早已在各派安插内应,专门收集紫电功传人。”
玉衡擦拭着冰棱剑上的紫电残痕,皱眉道:“沈沧海体内的紫电真气被封印,他们下一步怕是要对峨眉藏经阁下手。”她忽然想起峨眉祖师郭襄留下的“思过崖”,藏经阁残卷中记载的武学心得,或许正是破解紫电功的关键。
孤鸿子点头,目光投向东方:“襄阳城破已近三十年,但郭襄祖师留下的传承必定还在。虚云的紫电真气中夹杂着九阳残篇,若能找到思过崖的完整九阳神功,或许能彻底化解紫电仙姑的尸变之危。”
明心从怀中取出半块玉佩,与孤鸿子的玉佩合璧,“襄”字光芒大盛。她忽然想起藏经阁残卷中的记载:“思过崖者,非悔罪之地,乃悟真之所。郭襄祖师晚年参透阴阳,将毕生武学融入石壁,以待有缘人。”
“事不宜迟。”孤鸿子握紧倚天剑,“我们即刻启程襄阳。虚云虽退,但百晓堂必定还会在沿途设伏。玉衡,你带明心先行,清璃随我断后。”
玉衡刚要反驳,却见孤鸿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她知道大师兄的三气内力虽已精进,但强行催动屠龙刀消耗极大,此刻让她护送明心,实为保全峨眉传承。
四人连夜启程,沿着汉水东下。行至谷城地界时,忽闻前方传来金铁交鸣之声。孤鸿子跃上树梢,只见官道上数十名黑衣人围攻一辆马车,车帘上绣着昆仑派的星辰图案。
“是昆仑弟子!”清璃认出车上之人,正是在紫电棺事件中被救的昆仑弟子。她刚要出手,却被孤鸿子按住肩膀。
“且慢。”孤鸿子破妄之眼看出蹊跷,那些黑衣人招式杂乱,却隐隐形成某种阵法。更诡异的是,马车周围的地面上刻着紫色符文,与虚云体内的纹路相同。
“他们在引我们入局。”孤鸿子传音入密,“玉衡,你带明心绕道前行,我和清璃去会会这些鼠辈。”
玉衡点头,带着明心施展轻功绕道。孤鸿子则与清璃大摇大摆走上官道,屠龙刀拖在地上,溅起火星。
“来得正好!”为首的黑衣人突然掀开面巾,竟是拜火教余孽。他手中握着一支紫金葫芦,正是紫电仙姑棺椁上的镇物。
“交出玉佩,饶你们不死!”黑衣人狞笑着打开葫芦,一股紫烟涌出,在空中凝成紫电仙姑的虚影。那虚影张开巨口,发出刺耳的尖啸,声波所及,连树木都瞬间枯萎。
清璃立刻甩出三枚毒蒺藜,却被紫烟腐蚀殆尽。她正要施展滑油术,却见孤鸿子倚天剑突然爆发出青金色光芒,正是双剑合璧之威。
“破!”孤鸿子低喝一声,倚天屠龙双剑在空中交织成太极图案,金青二气旋转如轮,将紫烟尽数吸入其中。这手“阴阳轮转”是他融合杨过玄铁剑法与张三丰太极心得所创,专破邪术。
紫金葫芦突然炸裂,碎片射向孤鸿子面门。清璃眼疾手快,甩出腰间革囊,囊中装着她特制的“爆炎砂”,与碎片相撞,爆发出剧烈爆炸。
待烟尘散去,黑衣人已尽数倒地,每人眉心都插着一枚银针,正是孤鸿子的“归一指”隔空点穴。他走到马车旁,却见车内空无一人,唯有一张羊皮地图,画着襄阳城外的山势。
“这是思过崖的方位!”明心从暗处走出,她刚才用峨眉“隐身诀”潜入车内,发现地图上的标记与藏经阁残卷中的记载吻合。地图背面还写着一行小字:“紫电归真,需借九阳。”
孤鸿子看着地图上的“襄”字标记,突然想起郭襄手札中提到的“三才位”。他将玉佩按在标记处,玉佩突然发出金光,在地图上投射出一道光门,隐约可见门内石壁上刻着武学图谱。
“这是郭襄祖师的‘时空之术’!”明心惊呼,“传说她晚年参透空间奥秘,将思过崖的武学传承藏于异空间中,唯有持玉佩者方能开启。”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曲调正是《有所思》。孤鸿子浑身一震,这是当年郭襄在襄阳城头吹奏的曲子,笛声中暗含先天罡气,竟与自己的三气内力产生共鸣。
“跟我来!”孤鸿子顺着笛声方向疾驰,穿过一片桃林,忽见前方山崖上刻着巨大的“襄”字,字中纹路如江河奔涌,正是郭襄的“山河社稷图”。
笛声戛然而止,山崖突然裂开一道石门,门内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三气归一者,可入此门。”
孤鸿子深吸一口气,运转三气内力,倚天屠龙双剑交叉刺入石门缝隙。两柄神兵发出龙吟,石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向下延伸的石阶,尽头隐约可见金光流转。
“小心机关。”清璃取出罗盘,指针却疯狂旋转,“这里的地脉紊乱,怕是有阵法守护。”
孤鸿子却似有所感,他将双剑插入石阶两侧的凹槽,剑身上的冰火纹路突然亮起,与石阶上的八卦图案形成呼应。整座山崖开始震动,石壁上浮现出郭襄的虚影,她手持拂尘,口诵真经:
“阴极生阳,阳极转阴。三气归一,万法自然。”
随着经文诵毕,石阶尽头的金光化作一道虹桥,直通思过崖顶。孤鸿子四人踏上虹桥,只觉脚下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云端。
崖顶之上,一座石屋矗立,屋前石碑刻着“思过崖”三字。石屋内供奉着郭襄的画像,画像旁有一石匣,匣中放着半卷残书,正是《九阳真经》的上卷。
“原来如此。”孤鸿子翻开残书,只见首页写着:“九阳神功,需与紫电功互补。当年紫电仙姑走火,正是缺了这‘至阳’一脉。”
明心突然指着画像背后,那里刻着一幅星图,与玉佩上的纹路相同。她将玉佩按在星图中央,星图突然转动,露出暗格中的三枚青铜钥匙。
“这是开启紫电棺的真正钥匙。”孤鸿子恍然大悟,“郭襄祖师早已料到今日之局,留下三重封印。紫电仙姑的尸变,或许正是为了引出真正的传人。”
清璃却在石屋角落发现了一个青铜鼎,鼎身刻着与聚阴鼎相似的图腾,却多了一层莲花纹路。她试着转动鼎耳,鼎内突然喷出一股清香,正是郭襄当年用来镇压尸气的“往生香”。
“看来,我们需要重新布置封印。”孤鸿子将《九阳真经》残卷与郭襄手札放在石案上,三气内力注入其中,经文突然浮现出金色字迹,正是破解紫电功的关键法门。
就在此时,石屋外传来剧烈震动,虚云的声音从云端传来:“孤鸿子,你以为找到思过崖就能破解紫电棺?当年郭襄留下的,不过是个诱饵!”
孤鸿子冲出石屋,只见虚云站在虹桥另一端,身后跟着数百名百晓堂弟子,人人手持紫电令牌,身上散发着与紫电仙姑同源的气息。虚云手中捧着一个紫金棺椁,正是紫电仙姑的本命法器。
“你可知,紫电仙姑真正的传承在何处?”虚云阴笑着打开棺椁,里面竟躺着一具紫鳞女尸,面容与郭襄画像有七分相似,正是紫电仙姑的本体。
“紫电归真,需借九阳。”孤鸿子默念经文,突然明白郭襄留下的深意。他将倚天屠龙双剑插入思过崖顶的凹槽,双剑爆发出刺目金光,与紫电仙姑棺椁上的紫电形成阴阳两极。
“破妄开天!”孤鸿子三气内力全力催动,双剑金光与紫电在云端碰撞,竟形成一个巨大的太极图案。图案中浮现出郭襄的虚影,她手持倚天剑,脚踏屠龙刀,正是当年镇守襄阳的姿态。
“襄儿,该回家了。”郭襄虚影开口,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百晓堂众人纷纷吐血。紫电仙姑的尸身突然飞起,投入太极图案中,与郭襄虚影融为一体。
虚云见状大惊,正要逃走,却被一道金光击中眉心,紫电真气瞬间溃散。他倒地不起,眼中紫光褪去,恢复了武当道长的慈祥面容。
“多谢祖师爷。”孤鸿子跪地叩拜,郭襄虚影渐渐消散,只留下一句话回荡在崖顶:“三气归一之日,便是紫电归真之时。”
石屋内,石匣突然打开,露出一本完整的《九阳真经》和一枚玄铁指环,正是郭襄的掌门信物。明心将指环戴在手上,指环突然亮起,映出峨眉金顶的景象。
“看来,我们该回峨眉了。”孤鸿子拾起双剑,剑身上的冰火纹路更加清晰。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百晓堂背后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襄阳城的废墟在夕阳下泛着血色,孤鸿子四人站在思过崖顶,望着东方的峨眉金顶。远处,一只雕鹰盘旋而过,鸣声凄厉,仿佛在诉说着江湖的恩怨情仇。
“下一站,武当山。”孤鸿子握紧剑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知道,虚云虽败,但百晓堂的阴谋仍在继续,而解开这一切的关键,或许就藏在张三丰的太极真谛之中。
暮色渐浓,四人踏上归途,倚天屠龙双剑在身后发出阵阵共鸣,仿佛在预示着下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而思过崖顶的郭襄画像,依旧微笑着俯视着江湖,守护着那个关于襄阳、关于侠义的古老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