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他看到盛明兰和盛如兰那日益隆起的腹部,以及盛华兰和盛淑兰环绕在旁,三个女儿的面庞都绽放出幸福而纯真的微笑。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令他感到无比温馨。但同时,他也明白朝廷之上正风起云涌,潜藏着无数未知的危机与挑战。
数日之后,周仁宗终于再次召集众大臣共商如何封赏王旭之事。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的大臣极力称赞王旭功勋卓着,堪称绝世无双,理应加封王位并赐予爵位以彰其功绩;而另一些大臣则在暗中对他加以诋毁,指责他竟敢违抗圣命,显然怀有叛逆之心。
眼看着双方争执不下,周仁宗始终沉默不语,似乎仍在思考究竟该如何抉择,然而他的心中却早已有了决定。
与此同时,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开始在京城散布谣言,说王旭手握重兵,有谋反之意。百姓们人心惶惶,朝堂局势愈发紧张。
王旭得知这些谣言后,明白这是有人故意针对他,有可能是其他的勋贵,有可能是文臣,甚至有可能是太子或者周仁宗。但他却岿然不动,好似根本不知道一般。
但是暗地里,王旭早已经开始做着各种安排,春夏秋冬四个贴身侍女,天地玄黄四个书童,燕云十八骑,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全都开始行动了起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或打探皇宫中的情报,或联系王旭的旧部,或在民间散步消息。
而王旭自己则在府邸中,表面上悠然自得地品茶,实则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的局势变化。
京城中的暗流涌动百姓根本不知道,各行各业的气氛因为王旭灭了辽国反而更加热闹,甚至有些商人这些日子的生意全都打五折,庆祝这次灭国之战。
就在此时,一封密信被送到了他的手中。信是他安插在周仁宗身边的眼线传来的,上面赫然写着:周仁宗欲借此次谣言,表面升官进爵,暗中一杯毒酒。
王旭看完,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立刻唤来春夏秋冬四个贴身侍女,将密信交给她们,嘱咐道:“你们立刻将此信送到我在京城的旧部手中,不得有丝毫耽搁。”
四个侍女领命后,迅速离去。王旭深知,这封密信关系到他们全家的生死存亡,必须尽快传达给旧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与此同时,他在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他知道,周仁宗此举是想借谣言之名,将他置于死地。但他绝不会坐以待毙,他要反击,要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付出代价,无论他是谁。
王旭决定先从朝堂上的文臣下手。他要利用这些年暗中收集的证据,揭露那些人的真面目,以此来让他们自顾不暇。他的心中燃起了一团怒火,这些证据是他多年来的心血,如今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而在民间,他则要通过自己的旧部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散布一些有利于他的消息,让百姓们对他更加信任。他要让百姓们知道,他是他们的救世主,是他们的希望。
同时,还有一些口号“旧尘尽散,新世当立,旭日降临,天下归王”,为他未来登基称帝开始铺路。这些口号在他的心中回荡,仿佛是他的战歌,激励着他勇往直前。
在宫里,没等皇帝先下手,王旭安排了太子身边的眼线拿着他特制的蛊虫给太子种下,让他无痛无病的死去,仿佛受了诅咒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