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扬预约了7月29日做肩膀的手术,其实保险起见这次他不随队是最好的,如果这中间生病或者受伤了什么的,肯定会耽误手术的进程。
不过林霖首次做队长,斯诺克项目的压力全放到了孟晓东一个人的身上,吴魏的成绩不太稳定,李清严还属于第二梯队的选手,更何况小曦也作为队医一起出征……
几乎他重要的人大半都来了这里,所以他很难不担心这担心那,与其在国内牵肠挂肚的不如一起跟来。
林亦杨跟他是差不多的想法,不过他还多了一个给自己的任务:近距离接触、观察斯诺克职业赛事,毕竟他已经离开赛场10年了,虽然赛事的直播转播一直在看,但是球员们对新规则的处理方法,赛场上的一些小应对还是现场看更直观。
这样等他复出后,需要适应新赛场的时间能稍微缩短一些。
本届世运会台球项目的比赛安排的比较靠前,而且这个项目地域性比较强,好多国家根本没报这个项目,所以赛程进行的很快。
男子组和女子组的九球八球同时进行,所有小组赛都在2天内结束,之后到半决赛用了1天,决赛是最后半天,幸好决赛不是同时段进行,不然他们都不知道去看哪场了。
最后林霖不负众望把八球九球的冠军都收入囊中,殷果收获九球亚军和女子六红球斯诺克亚军。吴魏这次报了斯诺克和九球,斯诺克还没开始他先拿下了九球的亚军。
赛程相对较长的斯诺克排在台球类的最后,李清严折在了小组赛,吴魏打到了八强,孟晓东不出意外进了决赛。
但是到最后一场时他已经打的有点吃力了,最后败给英国名将,拿下亚军。
这次团体奖牌数不算理想,金牌只有林霖的两枚,上边也知道他们这次的阵容不算强,江扬这个大将因伤退出,孟晓东几场比赛连着打也要旧伤复发,下一代的选手还没培养出来,形势确实不乐观。
----------------------
世运会结束后殷果有1个月假期,她这几个月连续的比赛、训练确实累了,主要是状态崩的太紧太久了,她需要缓一缓。
回到苏州后她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练车上了,球社不一定每天去,保持最基础的训练量和体能,训练时也是以常规训练为主,尽量的放空大脑把赛场上的那些瞬间尽快的从大脑里排空,以免影响她以后的发挥和判断。
科目三她考了两次,之后科目四就没什么难度了,拿到驾照后爸爸也用最快的速度带她去逛4S店,比对了几款她提前圈好的备选,试过之后选了一个她最喜欢的顺利提车。
然后就静极思动了,抛下忙的焦头烂额的男朋友约上郑艺去云南玩了。
要说林亦杨在忙什么?在忙着给东新城大改革啊!
江扬顺利的做完了手术,每天猫在病房里装柔弱“骗”女朋友来陪着自己,那还有比这个时间更合适的时机吗?!
改革的内容是师兄弟俩提前商量过的:想扩大球社专业选手的培养数量,从现在的每次选拔10个人增加到30人;想把斯诺克选手都定期送去英国集中培训;要以他们俱乐部联盟的名义举办赛事。
以上想改革的这三件事儿,每一件都是要花钱的,还是长期的、持续性的很多钱。
所以林亦杨跟原剧一样修改了签约规则,首先是球员签约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各等级签约要求和提成比例都不同,至于签约费没做具体规定,万一未来要从别的地方挖明星球员呢,那签约费可能就是个大噱头。
跟球员们重新按照新的等级签约后,林亦杨、江扬、林霖、吴魏、范文聪他们几个都是A级约,按照正常来说A级约球社的提成比例是2成,但是他把几个人聚到一起,把江扬他俩接下来想改革的内容说了一下。
“我和江扬已经决定接下来3年,我俩的提成比例都改到4成,你们的也是,而且都给我动起来,这是我规划的咱们几个的赛程安排,你们各自看一下,我们要打比赛挣钱了!”
兄弟几个接过林亦杨的赛程安排各自一看,不禁哀嚎起来,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使的啊~
林霖:“顿挫,不是我们不想打,只是照你这个强度打下来,世界排名赛打商业赛也打,我们几个老胳膊老腿的很快就得返厂维修了啊~”
林亦杨其实也有这些担忧,今年是世运会,后年就是亚运会了,现在还不清楚台球项目能不能进亚运会,万一选上了他们几个绝对是国家队的种子选手。
到时候如果身体状态不佳绝对会影响成绩,而且一旦选进国家队,又是起码3个月以上的封闭训练,自己的这些安排不一定能行……
于是这天去给江扬探病时,林亦杨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想看看江扬有什么办法没有。
江扬:“小六……你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这三件事儿哪个都不是简单的,我们商量的时候我想的是长远的规划,可以改但是咱们循序渐进的来,没必要一下子都做到吧。
比如我们可以先把赛事做起来,这个东西不挣钱的情况下,确实需要我们自己投入大量的前期成本,但是现在不是咱们东新城单打独斗了啊。前几天刚说要做联盟,那把大家绑一起,以联盟的名义一起做赛事不好么。
咱们做赛事那肯定首届得是在苏州,上边得给支持吧,就算不出钱,体育局、台协给个官方背书,那总比咱们纯民间俱乐部举办要有号召力。另外就是招商,我觉得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你这能想到的就是出去找体育品牌赞助,但说不好其实也有其他方式呢。
不如找个时间把咱大家聚集到一起商量商量,事情要一步一步做,昨天几个教练就找上门来了,我这好一通示弱安抚,人家是理解你的,但是情绪你也要安抚好嘛……”
果然,林亦杨把北城的孟晓东孟晓曦兄妹俩,和另外杭州一家球社的社长叫一起开会,说起这个赛事时,大家都是同意的,大中华区一直算是台球爱好者比较集中的地区。
其他比如斯诺克了发源地英国有斯诺克相应的权威比赛,美国是九球为强项所以赞助九球的联盟比赛多也权威,反而中国一直没有能拿出手的正规台球赛事,全国性的都没有形成常规举办。
不过说起赛事的举办成本,什么每家俱乐部起码出多少钱,他们打算让球员增加商业赛事的参与,直接就被孟晓曦喷了:“你们靠球员打球能挣多少成本出来?这是最笨的方法,而且球员的商业价值不是这么发掘的,你这是在消耗他们的职业寿命,只为了点赛事奖金?怎么想的?!”
孟晓曦:“你见过谁家做到大规模的赛事是自己花钱的,挣的少了都算亏!算了你别说话了,回去,直接找赛事承办的乙方,下需求。
我们都能找来官方背书了,为什么要外行指导内行,直接让专业的人来做事,官方能给多少支持,我们能给赞助商什么权益,可以出让哪些让乙方盈利的地方,你别自己想了,等着做监督工作的甲方吧。”
林亦杨被孟晓曦一顿说也不敢还嘴,他发现了自己一阵一阵的脑筋不清楚,每次被孟晓曦喷过才发现离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最近太忙脑子不够用了。
苦逼的牛马林亦杨逼着自己加班干活,放假的殷果跟郑艺在云南玩儿的不亦乐乎。
她俩没报旅行团自己出来玩儿的,一开始就想在大理周边的民宿住几天,中间还跟了个一日团骑行洱海,钱不贵导游团队还提供山地车、领队和随行拍摄。
殷果和郑艺一个现役台球运动员一个已退役台球运动员,那体能绝对没的说,基本全程都在骑行队伍的最前方。
今天非节假日所以这个一日团人不算太多,十二三个人没有小孩儿,8月盛夏的云贵高原虽然紫外线强烈但气温并不高,湖边还有着凉爽的微风,这种天气骑行简直不要太舒服。
所以一骑绝尘的两个女孩子骑到一半的路程时,还有闲心在路边的村落停下来买小吃和饮料,顺便等等后边的人。
殷果:“郑艺,你猜我刚才骑车时在想什么?”
郑艺:“想什么?”
殷果一口把剩下半瓶汽水喝了,站起来打了一个嗝,脸上是郑艺以前从没见过的肆意与洒脱:“一开始我们都是一起出发的,然后我就想再骑快一点,其实我以前很少骑车的,所以速度上来之后我有点害怕,但是还是想继续加速、超人,直到我们骑到最前面。
我以前都没发现自己原来好胜心这么强,即使不是个比赛,我也下意识的不想落在后面~”
大理待了几天还不想回去的俩人又去了普者黑,比起骑行这种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正是满池荷花盛开的地方挤满了放暑假的学生家长,所以没待几天她俩就跑了。
回到苏州后,殷果开始学习斯诺克。九球的规则相对简单,她发现缺少跟对手在同一个球台上交锋的感觉,让她觉得很是遗憾。
以前没发现自己骨子里的好斗基因,现在被发掘出来后简直压都压不住,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首个斯诺克女球员,能打进大师赛的女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