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xx电力设计院新能源部的办公室里空调嘶嘶作响,却压不住李飞心中的燥热。他盯着屏幕上复杂的电网接入方案,手中的鼠标几乎要被捏出水来。
“又卡住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高志端着两杯咖啡,将其中一杯放在李飞手边,“先歇会儿,说不定换个思路就通了。”
李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是他入职xx电力设计院新能源部的第三年,也是与高志结成“Ab岗”搭档的第二年。按照部门新规,每个重要岗位都必须有两人能够胜任,互为备份。李飞是A岗,负责大型风电项目接入系统设计;高志是b岗,平时主攻光伏发电项目,但必须掌握李飞的工作内容,以备不时之需。
表面上,两人合作无间,但李飞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他毕业于名牌大学电气工程系,是部门公认的技术尖子;而高志来自一所普通高校,靠着自己打拼才走到今天。让高志做自己的“替补”,李飞总觉得有些屈才,内心深处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万一哪天高志真的完全取代了自己呢?
“接入点短路容量超标的问题?”高志瞥了一眼屏幕,一针见血。
李飞无奈点头:“已经调整了三次方案,不是短路容量超标,就是电压波动太大。这个风电场规模太大,接入点又选在了电网薄弱环节。”
高志若有所思地抿了口咖啡:“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不从220千伏变电站接入,而是考虑分散接入附近几个110千伏站点。”
“那样会增加线路投资,业主不会同意的。”李飞摇头。
“如果采用新一代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呢?虽然单台设备造价高,但可以节省线路投资,综合算下来可能更经济。”高志平静地说。
李飞愣住了。这个思路他确实没想过。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既有茅塞顿开的欣喜,又有被指点的难堪。
“我发你几篇相关论文,晚上有空可以看看。”高志拍拍他的肩膀,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那一刻,李飞清楚地意识到,高志这个“b岗”,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
——
八月下旬,部门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西部大型风光储示范项目的投标,标书交付期限只有短短十五天。不巧的是,李飞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住院,他必须立即回老家照顾。
“你放心去,标书我来负责。”高志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
李飞心中五味杂陈。这个项目原本是他的展示机会,如今却要拱手让人。更让他担心的是,高志能否独立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如果搞砸了,最终背锅的还不是他们这个Ab岗组合?
在医院的七天里,李飞每晚都会收到高志发来的进度汇报和问题讨论。令他惊讶的是,高志不仅按计划推进工作,还提出了一个创新的“风光储协同控制策略”,这正是项目最需要的技术亮点。
回到公司后,李飞发现高志已经完成了标书的技术部分,而且质量之高,远超他的预期。
“你怎么想到那个协同控制策略的?”李飞忍不住问。
高志笑了笑:“其实是从我们之前的讨论中获得的灵感。记得上月你提到的那个国外风电场调度案例吗?我结合当地的光照和风力特性做了一些改进。”
李飞怔住了。他从未想过,自己随口一提的想法,会被高志如此重视并深入发展。
标书最终顺利提交,并因其技术创新性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当主任在全员大会上表扬他们Ab岗配合默契时,李飞第一次真心实意地说:“这次多亏了高志。”
——
十月金秋,部门却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中。某省发生了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事故,涉及的项目正是xx院设计的。虽然问题出在设备制造环节,但作为设计单位,他们难辞其咎。
主任紧急召集技术骨干开会,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前往现场解决问题。不巧的是,高志正在外地参加一个重要培训,一周内无法赶回。
“李飞,这次只能你单独带队了。”主任的语气中透着信任,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李飞心中忐忑。事故分析涉及多专业协作,原本是高志更擅长的领域。但现在,他必须独自面对。
抵达现场后,李飞才发现情况比想象中更复杂。业主情绪激动,设备厂商推诿责任,各方僵持不下。第一次协调会上,李飞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遭到了厂商代表的质疑。
“李工,您的理论很完美,但实际运行条件要复杂得多。”厂商代表不客气地说。
会议不欢而散。当晚,李飞在酒店房间里反复研究数据,终于发现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故障发生时,不仅风机脱网,配套的储能系统也出现了异常响应。
凌晨两点,他拨通了高志的电话。
“我正想联系你,”高志的声音透着疲惫,显然也在熬夜,“查看了你发来的数据,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储能系统的控制逻辑上。”
两人不谋而合!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电网频率波动时,储能系统的响应与风电机组产生了冲突,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天,李飞带着新的方案重返谈判桌。这一次,他的分析精准到位,解决方案切实可行。厂商代表终于低头承认了设备存在的缺陷,同意立即组织整改。
回程的飞机上,李飞望着舷窗外的云海,第一次真正理解了Ab岗制度的深意。
——
十二月的最后一个周五,部门举行年终总结会。主任特别表扬了Ab岗机制在今年的成功实践,并邀请李飞和高志分享经验。
站在讲台上,李飞看着台下朝夕相处的同事,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我对Ab岗制度心存疑虑,”他坦诚地说,“担心会被替代,担心自己的专业领域受到侵犯。”
会场安静下来,大家专注地听着。
“但经过这一年的磨合,特别是在西部项目和事故处理中的经历,我明白了Ab岗不是简单的互相替代,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看似相似,却各有专长,配合起来才能完成复杂的工作。”
高志接过话头:“李飞教会了我如何深入思考系统性难题,而我则从他身上看到了敢于担当的勇气。我们不仅在技术上互补,更在思维方式上互相启发。”
主任满意地点头:“我们新能源部就像一个微电网,每个Ab岗组就是一组并联运行的电源。单机运行难免有波动,但并网后就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新的一年,我们要将这一机制进一步深化推广。”
会后,两人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
“知道吗?城市每一盏灯的背后,都有电力人的守护。”高志轻声说。
李飞点头:“而我们的Ab岗,就是守护中的守护。”
窗外,繁星点点,与人间灯火交相辉映,犹如他们刚刚开始的双星之舞。
新的一年,新的挑战已在路上。但这一次,李飞不再忐忑,因为他知道,无论前方是什么,他们都将携手应对——不是作为彼此的替补,而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半身,共同点亮未来的每一个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