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又一次核对完最后一张图纸,确认无误后,轻轻将其归入档案盒。窗外,设计院的灯光已零星亮起,指针悄然滑过晚上八点。他揉了揉酸胀的脖颈,将办公桌上整齐排列的铅笔一一削尖,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
这是他入职省电力设计院输电部的第三年。三年里,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毕业生,变成了部门里最“老实”的存在。
“孙工,还不走啊?”新来的小王探头问道。
“这就走,我把明天开会要的材料再整理一下。”孙雨微笑着回答。
小王摇摇头,“您真是,那些杂事让实习生做不就得了。”
孙雨没说什么,只是继续手上的工作。他不是不知道部门里别人怎么偷懒耍滑,只是他始终记得导师说过的话——做设计这行,一点马虎就能酿成大祸。
办公室里最后一点声响也消失了。孙雨这才收拾东西,轻手轻脚地关灯离开。
这样的加班,他已习以为常。
第二天清晨,孙雨提前半小时到达办公室,却发现部门主任赵志强已经在他的工位前等着。
“小孙,来得正好。”赵主任脸上堆着笑,那笑容让孙雨心里一沉,“有个急活,省重点工程的那条500千伏线路,业主突然要求提前半个月交付初步设计。这个项目一直是你跟的,最熟悉情况,就交给你了。”
孙雨接过文件,“主任,这个时间是不是太紧了?按照正常流程——”
“所以才需要你这样的骨干加班加点嘛!”赵主任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手头还有两个别的项目,但能者多劳。就这么定了,下周一把初步设计成果给我。”
孙雨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他清楚记得,这个项目原本是副主任的外甥李明负责的,那小伙子整天吊儿郎当,肯定是搞不定了才甩出来的。
“好的,主任,我尽力。”他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赵主任满意地走了。旁边的同事林姐凑过来,低声道:“又是李明的烂摊子吧?你就这么接了?”
“工作总得有人做。”孙雨笑笑。
“你呀,就是太老实。”林姐叹口气,“人家李明整天跟着领导吃吃喝喝,项目搞不定就甩锅,你倒好,连句怨言都没有。”
孙雨没接话,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规划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安排。他何尝不知道自己在部门里的处境?只是他始终相信,老老实实做事,总有一天会有回报。
接下来的五天,孙雨几乎住在了办公室。白天处理日常事务,晚上集中精力攻克那条500千伏线路的设计难题。这条线路跨越山区和河流,气象条件复杂,还有一段要经过生态保护区,设计难度极大。
周六晚上十点,办公室里只剩下孙雨一人。他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路径优化方案发呆,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
李明摇摇晃晃地走进来,看见孙雨,咧嘴一笑:“哟,孙工还在加班啊?真是我们部门的劳模。”
孙雨皱了皱眉,“你怎么来了?”
“拿个东西,赵主任明天打球要用。”李明在赵主任办公室翻找一阵,出来后靠在孙雨桌旁,“听说你在搞我那个500千伏项目?辛苦啦!那玩意儿真他妈难搞,我一看就头疼,还是你能干啊。”
孙雨手指停在键盘上,关节有些发白。
李明似乎没察觉他的不快,继续说:“对了,周一汇报的时候,你就说是我们一起合作的,我前期做了不少工作,明白吧?”
这是明目张胆地要抢功了。孙雨深吸一口气,想说不行,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我知道了。”
李明满意地拍拍他的肩,“够意思!下次有好事我肯定想着你。”说完,晃晃悠悠地走了。
孙雨盯着屏幕,突然感到一阵无力。他想起去年那个变电站项目,他做了大部分工作,最后汇报时却是李明站在主讲位置,得到领导表扬;想起上个月本该轮到他去的培训,被主任以“工作离不开”为由让给了别人;想起无数次,同事把不想干的活推给他,他都默默接受。
“老实做事,不给领导添麻烦,忍让一点,吃亏是福”——这些他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处世哲学,在设计院这个看似文明实则丛林法则盛行的地方,似乎并不适用。
周一早晨,孙雨带着精心准备的初步设计成果走进会议室。他熬了整个周末,不仅完成了基本要求,还额外做了两个优化方案,分别从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提升了设计水平。
赵主任和李明已经到了。李明今天穿得格外正式,头发梳得油亮。
“孙工,准备得怎么样?”赵主任问。
“都准备好了,这个项目有几个难点,我都做了针对性解决方案。”孙雨打开投影仪。
汇报开始后,孙雨详细讲解了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讲到一半时,赵主任打断他:“这些细节后面再说,先说说整体框架。”
孙雨点点头,切换到总体方案。这时,李明突然插话:“这个总体框架是我前期花了很大力气搭建的,孙工只是做了一些细化工作。”
孙雨愣住了,他不敢相信李明会如此明目张胆地撒谎。这个总体框架明明是他推倒李明原来的错误思路后重新构建的。
“不错,李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赵主任赞许地点点头,然后转向孙雨,“小孙啊,后续细化也要保持这个水平。”
会议结束后,孙雨独自坐在会议室里,看着自己准备了整整一周的材料。他知道,等下赵主任去向分院领导汇报时,一定会把功劳都记在李明头上。
林姐走进来,看他发呆,猜到了七八分:“又被抢功了?”
孙雨苦笑一下,“没关系,工作完成就好。”
“你呀,就是太能忍。”林姐坐下,“知道为什么每次都是你被安排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奖金吗?就因为你好欺负!”
孙雨沉默着。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在单位也是老实巴交一辈子,临退休还是个科员,那些会溜须拍马的早就当了领导。母亲总是埋怨父亲“太老实”,父亲却说“问心无愧就好”。
他真的要走父亲的老路吗?
下午,赵主任把孙雨叫到办公室。
“小孙,分院的张总对初步设计很满意,特别是李明提出的那个路径优化方案,说是有创新性。”赵主任笑容满面,“这样,接下来你抓紧完成初步设计修编,两周后交施工图设计。”
孙雨接过任务书,发现时间节点完全不合理:“主任,这个周期不符合标准流程,质量无法保证。”
“所以才让你来做嘛!别人我不放心。”赵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项目奖金,你拿着。李明那边我已经给过了,他知道感谢你。”
孙雨捏着那个薄薄的信封,知道李明拿到的肯定厚得多。一股久违的怒火在他胸中燃起,但他还是克制住了,只是轻声问:“主任,这个项目结束后,我能休几天年假吗?我积累了不少假期,想回老家看看父母。”
赵主任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了:“现在正是忙的时候,你怎么能休假呢?等项目空窗期再说吧。”
“可是我已经两年没休年假了,上次您也是这么说的。”孙雨坚持道。
赵主任不耐烦地摆摆手:“小孙啊,你是部门骨干,要以大局为重。休假的事以后再说,先把手头工作做好。”
回到自己的工位,孙雨盯着电脑屏幕发呆。林姐路过,看他脸色不对,关切地问:“怎么了?又给你加担子了?”
孙雨没回答,反而问:“林姐,你觉得我在这个部门还有发展吗?”
林姐愣了一下,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实话,你技术是部门里最好的,人也踏实,但要在这里出头,光靠这些不够。你得学学李明,会来事儿,会表现自己。”
“所以,老实做事的人就活该被欺负?”
“那倒不是,但...你知道这个环境的。”
孙雨点点头,不再说话。
下班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加班,而是径直回了家。他需要时间思考。
接下来的两周,孙雨依然认真完成工作,但不再无条件接受所有额外任务。当同事想把不想干的活推给他时,他第一次说了“不”。
“我手头项目太多,实在忙不过来,你找别人吧。”他对那位同事说。
对方惊讶的表情让他意识到,自己在部门里已经树立了“随便什么活都可以接”的形象。
更让他意外的是,赵主任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开始对他客气了一些。有一次甚至还主动问他最近是不是太累,需不需要调整工作节奏。
这天下班前,孙雨接到一个电话,是分院副总工程师张打来的。
“小孙啊,明天有空吗?我办公室有个技术难题,几个年轻人搞不定,想请你过来帮忙看看。”
孙雨愣了一下。张副总平时跟他接触不多,怎么会直接找他?
“当然可以,张总。”
“好,明天上午九点,我办公室见。”
挂掉电话,孙雨感到一丝异样。这是他在设计院三年来,第一次有领导直接找他请教技术问题。
第二天,他准时来到张副总办公室。原来是一个跨部门的技术协调会,需要解决一个输电线路与通信光缆交叉跨越的技术难题。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包括赵主任和李明。
“孙工来了,快请坐。”张副总热情地招呼他,“今天这个技术难题,我听说你之前在类似项目上有过经验,想听听你的意见。”
孙雨看了一眼赵主任,对方脸色不太自然。李明则低着头,避免与他目光接触。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自己带来的资料:“关于这个问题,我确实做过一些研究...”
接下来的半小时,孙雨条理清晰地分析了问题根源,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并详细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他注意到,与会人员从一开始的怀疑,逐渐转变为认真倾听,最后是信服。
“精彩!”张副总听完后鼓掌,“这才是真正懂技术的人。赵主任,你们部门有这种人才,要好好用啊!”
赵主任连连点头:“是是是,小孙确实技术扎实。”
会后,张副总单独留下孙雨。
“孙工,我直说了吧。”张副总给他倒了杯茶,“我知道你在输电部的处境。赵主任偏好会来事的人,像你这样的实干家反而被边缘化。我们分院新成立了一个技术创新中心,需要一位技术过硬、踏实肯干的副主任,我觉得你很合适。”
孙雨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当然,职位比现在高,压力也更大。你考虑一下,下周给我答复。”
走出办公楼,孙雨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三年来的种种在脑海中闪现——无数个加班的夜晚,被抢走的功劳,不公平的待遇,还有那句“你真是太好欺负了”...
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在这个环境中,老实做事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一直以来忍气吞声、不敢争取应得权益的态度。技术过硬是他的优势,但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还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价值,守住自己的底线。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张副总的电话。
“张总,我考虑好了。我愿意接受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