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一关上,外面同事关切的目光就投了过来。
“姝惠姐,怎么样?老板说什么了?”
有人小声问。
赵姝惠回过神,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带着点哭笑不得:
“老板说让我好好做方案,别总把心思花在打扮上。这份方案要小改一下,下午三点前交。”
她叹了口气,那股女强人的精气神仿佛泄掉一些,带着点颓然坐回自己的工位。
同事们闻言,纷纷露出同情又了然的神色。
“唉,老板的嘴啊……”
“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但老板什么时候关注员工穿什么了?他不是只在乎工作吗?奇了怪了。”
“唉这谁说的准。”
“加油姝惠姐,你能行的!”
众人安慰几句便各自忙去了,对这种情形早已司空见惯。
目睹全程的楚斯年在工位上缓缓皱起眉头。
好像有点不对。
谢应危刚才是这个意思吗?
好像发生了某些歧义。
而办公室内,谢应危盯着眼前虚拟光屏上依旧显示“未完成”的选项三,眉头拧成了结。
“为什么没完成?我明明说了‘打扮得不错’。”
他压抑着不悦在脑中质问。
【系统判定:任务三要求‘真诚赞美’,且需得到对方内心认可。】
冰冷的电子音再次响起,不带丝毫情绪。
【根据目标对象‘赵姝惠’离开办公室时的心理反馈分析,她并未感受到被赞美,反而认为您在暗示她专注工作,减少对外表的关注。】
楚斯年倒是想帮他,但任务虽然是自己编辑出来的,判定却要真正的“好缘”系统来做,哪怕楚斯年想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行。
“我、没、有、骂、她。”
谢应危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强调,额角青筋微跳。
在他看来,那句“打扮得不错”已是破天荒的让步。
【系统判定标准基于目标对象的实际感受与心理波动。】
电子音毫无通融余地。
【‘真诚赞美’的核心在于传递善意与欣赏,并让对方接收到这份正面情绪,产生愉悦感。】
谢应危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感觉太阳穴都在隐隐作痛。
这见鬼的规则!
【建议绑定者考虑选项一。与下属共进午餐,行为界定清晰,只需达成‘同坐一桌用餐’的客观条件即可完成,无需复杂的情感反馈判定。】
楚斯年生怕谢应危一怒之下又不干了,只好给他提供一些意见。
闻言谢应危也开始思考。
和某个下属一起吃饭?
谢应危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和下属面对面坐着,在沉默或者尴尬的闲聊中度过午餐时间,这感觉比连续开三场会议还要消耗精力。
但选项二,“关心下属”?
这比赞美更主观,更难以把握尺度。
选项三已经证明,他在这方面的表达能力与系统的判定标准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对比之下,选项一确实显得相对“简单”。
至少它有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完成标准。
谢应危的第一反应是越一卓。
作为和他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发小兼首席助理,越一卓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他们并非没有一起吃过饭,虽然大多夹杂着工作讨论,但至少不会让他感到格外不适。
想到这里,他几乎没怎么犹豫,拿起手机点开越一卓的聊天界面,简洁地输入:
【中午一起吃饭。】
消息几乎是秒回,一个孤零零且充满震惊与不解的问号弹了出来:
【?】
紧接着,第二条消息跟来:
【老板,您没事吧?还是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边吃边谈?】
越一卓的警惕心瞬间拉满,这完全不像是谢应危会主动发出的邀请。
就在谢应危准备回复“只是吃饭”时,脑中那个电子音又响了起来:
【建议绑定者优先考虑与其他关系尚浅的同事进行互动。与已有稳定关系的对象进行任务,对人缘值提升效果有限。】
楚斯年透过系统看到谢应危居然首选越一卓,简直要扶额叹息。
他几乎可以肯定,谢应危那可怜巴巴的“3”点人缘值,恐怕大半都来自于这位忠心耿耿,忍耐力超群的助理先生。
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将宝贵的互动机会留给其他更需要“攻略”的同事,这样才能有效拉高平均值。
谢应危看着这条建议眉头蹙起。
和越一卓之外的下属吃饭?
他很少,几乎从未与工作伙伴进行纯私人性质的社交活动,更别提共进午餐。
家人之外的饭局,在他概念里往往与应酬、谈判挂钩,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必须是和下属吗?”
他试图寻找规则的漏洞。
【任务明确要求:任意一位下属。】
系统的回答斩钉截铁。
谢应危的眉头皱得更紧,觉得这个任务的难度系数瞬间飙升。
他向来不喜与下属关系过于亲近,认为清晰的界限有助于维持权威和高效管理。
掺杂私人交情只会让工作关系变得复杂,指令执行可能拖泥带水。
可另一边是悬在头顶的“死亡风险”。
一想到昨天惊魂一幕,以及口中尚未完全散去的咖啡余味,妥协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他只想快点搞定这烦人的任务来换取暂时的安宁。
“麻烦。”
他低声咒骂一句,指尖烦躁地在桌面敲击。
【绑定者可尝试主动邀请进行破冰。】
楚斯年再次提示,努力引导方向。
主动邀请?破冰?
谢应危想象着自己走到某个员工的工位前,说出“中午一起吃饭”这种话,那场景让他本能地感到抗拒。
太别扭了。
然而,烦躁的思绪流转间,一个念头忽然闪过——
“可以不止邀请一位吧?”
他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立刻向系统确认。
【可以。任务判定标准为‘与任意一位下属共坐一桌用餐’,邀请多位不影响任务完成。】
楚斯年肯定了他的想法,并且表示鼓励。
谢应危眼神微动。
如果是一群人那性质就不同了。
更像是一次团队活动,或者老板心血来潮的犒劳,虽然依旧超出他平常的行为模式,但比起尴尬的一对一午餐似乎更容易接受一些。
至少他不需要独自应对一个人的目光和寻找话题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起吃饭就能提升人缘值,他就能缩短完成的时间,让脑子里这个莫名其妙的系统快些滚蛋。
于是他重新拿起手机点开与越一卓的对话框,无视那个孤零零的问号,飞快地又发了一条消息过去:
【中午你自己吃吧。】
消息发送成功。
几乎是在下一秒,手机剧烈震动起来,越一卓的回复争先恐后地弹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