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局势早已不同。
表面看,西岐伐商不过是人族自家纷争,实则背后,乃是两大圣人道统的正面交锋!
洪荒中最为强盛的两大道统——阐教与截教,正借人族之局展开博弈。
而这,也远非寻常的道统之争。
只因此刻正值“封神量劫”降临之际。
随着劫气日益浓重,洪荒众生皆已明悟:此劫乃诸圣共同参与之大劫,唯有以圣人弟子填满封神榜,方能渡过此难。
因此,这场西岐伐商之战,极有可能正是封神劫数开启的前奏。
一旦西岐得胜,不仅意味着人族改朝换代,更代表着截教彻底落败。
届时,上榜封神者,必然是截教门人无疑。
关于量劫走向之事,洪荒之中无论何等存在,哪怕是诸天大能,也不敢轻忽半分,必须时刻紧盯局势变化。
此外,此次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东征伐商,另有一大引人瞩目的看点——
那便是《圣皇》之法与圣人传承之法的正面抗衡!
这一点,正是洪荒修士乃至诸天大能最为关注的焦点。
《圣皇》一书,来历成谜,不知由何人传入洪荒。
时至今日,除圣人道统之外,洪荒万族皆已习得书中攻法,整体实力大幅提升,甚至连不少大能也在某些道途上有所顿悟。
唯独西岐之人,未曾接触此书。
诸天大能心知肚明,这正是阐教弟子的布局。
他们欲将《圣皇》污名为邪典,借此作为伐商的正当借口,自然不会允许西岐军民修习此法。
至于西岐将士,则尽数修习玉虚宫所传之法。
而为了确保伐商大业成功,推动人族换帝,阐教弟子亦竭力提升西岐战力。
因此,经由玉虚妙法淬炼,如今的西岐大军亦极为强横,实力已凌驾于洪荒诸多族群之上。
一边是诸天大能公认强大的《圣皇》之道,
一边是洪荒修士普遍敬畏的圣人传承之法。
两种至高法门,借人族之躯展开巅峰对决,究竟孰强孰弱?
洪荒众生无不翘首以盼。
大商,朝歌城。
“大王!大王!”
此时正值早朝将散之时,
帝辛本欲询问文武百官是否还有要事启奏,若无,便打算返回宫中继续修炼《神象镇狱劲》。
经过这段时间的勤修不辍,帝辛的修为已突破至人仙境界。
如今的他,终于成为了昔日那个自己只能仰望的仙人!
尤为关键的是,他曾听闻仲提及:洪荒生灵欲踏入人仙之境,必遭天劫洗礼。
修行至一定层次,便会引动天雷降世,而晋升人仙所面临的劫难,正是修行者所经历的第一重天劫。
然而,修习大师伯所传之法,却无需渡劫。
只要法力圆满,境界自会水到渠成。此前帝辛晋升人仙之时,便毫无天象异动,安然突破。
那一刻,
他再次深刻体悟到《圣皇》之法的玄妙,也更加敬服截教那位大师兄的超凡伟力。
毕竟天劫乃天地法则所化,照理而言,洪荒之中所有修士皆无法逃脱其威。
然而截教那位大师兄,竟能逆天改命,助人避过天劫!
这般通天手段,帝辛根本无法揣测。
自从尝到了修行的妙处之后,他除了每日早朝,其余时间几乎不离那本《圣皇》,随身携带,随时翻阅。
沉醉于书中玄理与修炼之法,难以自拔。
此刻,等了片刻,帝辛见群臣无一人出列奏事,以为政务已毕,正欲宣布退朝。
就在此时——
“大王!”
一道急促而惊惶的声音由殿外传来,一名武将疾步奔入大殿,神色慌张。
“何事如此仓皇?”
帝辛微微蹙眉,语气淡然。此人素来沉稳,今日怎会如此失态?
文武百官的目光,也纷纷落在那将领身上。
“启禀大王,那西伯侯……不,那叛逆姬昌,已于今晨金台拜将,册封姜子牙为兵马大元帅!”
“并且……并且……”
那将领声音颤抖,竟一时说不出下文。
又是姬昌?
帝辛紧锁的眉头缓缓松开,原本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近来大商境内诸多风波,几乎皆源自西岐。
只因他对人族有莫大贡献,声望如日中天,四方诸侯皆俯首称臣,纵有些宵小之徒,也不敢轻举妄动。
唯独西伯侯姬昌!
倚仗阐教撑腰,早已不把人皇放在眼中。
不过此前,帝辛并未将其放在心上,一心致力于振兴人族;前些时日又得截教大师兄传法授道,修为突飞猛进。
如今更不会将其视为威胁。
但见这将领如此惊惧,帝辛便淡淡问道:“并且什么?”
“并且……”
那将领战战兢兢,终于开口:“姬昌……立国号为周,并罗列大王四十九条罪状,即将起兵,讨伐我大商!”
说罢,他深深跪伏于地,唯恐触怒君王。
然而帝辛并未动怒,反而流露出一丝轻蔑,“四十九条罪状?倒是有心了。孤这些年励精图治,发展人族,即便无功,也无过失。所谓四十九罪,究竟是何内容?念来。”
“臣不敢。”将领颤声道。
“尽管念。”
帝辛语气平静。
“是,大王……第一条,谓‘食妖之罪’,大王所推广之土豆、番薯等物,实为邪异果实……第二条,废竹简而用纸,乃是对先贤大不敬……第三条,《圣皇》一书乃妖术邪典,下令全民修习,惑乱人族根基……”
将领胆怯地将姜子牙所列之人皇四十九罪,逐一诵出。
起初,帝辛尚有几分兴致,心想姬昌或许真能指出自己治理中的疏漏,也好加以修正。
岂料通篇尽是颠倒是非!
不仅全盘否定他多年为人族所行之善政,反将这些功绩歪曲为罪状。
听到后来,帝辛已是索然无味。
“荒谬绝伦!纯属污蔑!大王之功德,人族共睹,洪荒共证,岂容姬昌如此歪曲?此等逆贼,实乃人神共愤!”
待将领念毕,尚未等帝辛开口,朝堂之上已是一片激愤之声。
群臣纷纷怒斥姬昌为叛逆之徒。
此时,帝辛却只是轻轻抬手,群臣顿时鸦雀无声。
“孤已知晓,不必介怀。既然他敢发兵讨伐,孤便拭目以待——看他西岐大军,能否抵达朝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