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极其阴险!它巧妙地利用了部分社员可能存在的顾虑,将良种的高产特性扭曲成了“脱离群众实际”的“娇贵病”,潜台词就是:凌风的种子只在理想条件下有效,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之前的成绩有局限性,甚至可能误导群众。这比直接的诋毁更具迷惑性和破坏力。
会场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些其他队的技术员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显然这话说中了他们内心的一些疑虑。王福满气得脸色涨红,刚要拍桌子反驳,凌风在桌下轻轻按住了他的手臂。
凌风心念电转,瞬间看穿了对方的伎俩。这赵干事不过是被人推出来的一杆枪,目的就是搅黄良种推广,破坏他的声誉。此时若情绪激动地反驳,正中对方下怀,会显得自己听不进不同意见,坐实“骄傲”的指责。
凌风站起身,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带着一丝从容的微笑,目光扫过会场,最后落在赵干事身上:“赵技术员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感谢你提醒了我们!推广良种,绝不能脱离实际,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生产条件和社员的承受能力!”
他先肯定了对方问题的“合理性”,紧接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自信而有力:“但是,关于我们的种子是否‘娇气’,是否‘挑地’,我们不能凭个别反映下结论,更不能靠想象,必须要用事实来说话,要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严格的检验!”
他环视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为了彻底打消大家的疑虑,也为了科学评估我们这些品种的真实适应性和推广价值,我在这里,正式向公社领导提出一个请求!”
他停顿了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抛出了酝酿已久的方案:“我们凌家坉生产队,愿意拿出明年计划推广的全部‘凌选一号’和抗旱麦原种,由公社统一安排,在咱们红星公社的每一个大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田块进行示范——不仅要选水肥条件好的高产田,更要特意选择一部分中低产田、旱地、坡地!每个示范点,都设立对比田,一半种我们凌家坉的种子,一半种当地的主栽品种!施肥、管理等所有农事操作,完全由各大队的技术员和社员负责,我们凌家坉只提供必要的种性说明和基础栽培建议,绝不干预具体管理!等到收获季节,咱们邀请各方代表,公开进行实打实的测产验收!让最终的产量数据来说话!如果我们的种子在大部分示范点,尤其是在中低产田的表现,不如当地的品种,我凌风自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任何处理!如果表现确实更好,也请公社领导和各位同志根据事实,来评估这些品种的推广价值!”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你不是怀疑我的种子挑地、需要特殊管理吗?那我就把种子放到你最差的田里去,交给你们自己种!用最公开、最公平、最硬核的方式,进行一次覆盖全公社、涵盖不同地力水平的“大考”!
凌风的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会场瞬间炸开了锅!这需要何等的自信和气魄!这意味着凌风将自家最珍贵的种子资源完全公开,将评判权完全交给事实和众人,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连主持会议的公社书记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赵干事张了张嘴,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想再说什么挑剔的话,却发现自己彻底无话可说了。再质疑,就是胡搅蛮缠,就是心虚了。
“好!凌风同志这个提议好!”公社书记猛地一拍桌子,脸上满是赞赏,“有担当!有气魄!对科学负责!对群众负责!就这么定了!这件事由刘技术员总负责,各大队必须全力配合,要把这场全公社范围的品种大比试,办好、办实、办出个真章来!”
会议在一种微妙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赵干事灰溜溜地第一个溜出了会场。而其他生产队的技术员和队长,则纷纷围拢过来,有的表示佩服,有的询问种子特性,有的已经开始商量选哪块地做示范。凌风知道,这一回合,他不仅化解了刁难,更将一次危机转化为了大规模推广的绝佳契机。他用绝对的自信和坦荡,赢得了主动权。
但凌风也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示范田遍布全公社,管理水平和条件千差万别,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干扰、意外甚至人为破坏。他必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做好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和风险防范,确保这场“大考”能够顺利进行,让事实的光芒,照亮所有怀疑的角落。回到凌家坉,他立刻召集骨干,部署了更细致的种子发放、档案建立、技术答疑和定期巡查方案,准备迎接这场覆盖全公社的、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当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腰,金黄的玉米咧嘴笑,红星公社迎来了又一个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收获季节。然而,今年的秋收,意义格外不同。全公社十几个大队建立的“凌家坉良种对比示范田”,迎来了最终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验收时刻。
这大半年里,“凌家坉良种”成了红星公社最热门的话题。从春播到夏管,再到秋收,每一个生长阶段,这些散布在各处、挂着醒目对比牌的示范田,都吸引了无数好奇和审视的目光。凌风的名字,连同“凌选二号”和抗旱麦,在赞誉、怀疑和等待中,传遍了公社的每一个角落。凌家坉的社员们,更是憋着一股劲,王福满几乎隔三差五就往公社跑,打听各示范田的长势;孙大壮暗中叮嘱在各大队的亲戚熟人,留意有无异常情况;凌风则带着学习小组的骨干,风雨无阻地巡回在各示范点之间,观察记录,解答技术问题,排除各种困难。
验收的日子,在万众期待中到来。公社组织了规模空前的验收团,由书记、社长亲自带队,各大队书记、队长、技术员、老农代表,以及县农业局特邀的专家,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验收第一站,毫无悬念地放在了凌家坉本队的核心种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