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管道内的黑暗仿佛有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林溪的胸口,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和尘埃的颗粒感,刺得喉咙发痒。陆沉短暂的清醒和那句破碎的坐标,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的意识里。
“北纬32°7……”她无声地重复着,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粗糙的管壁上划过,试图勾勒出这个数字背后的地理轮廓。会是另一处海上坟场,还是某个被遗忘的岛屿?抑或它指向旧港本身更深层的秘密?
身旁的陆沉再次陷入昏迷,呼吸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肩胛处的伤口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一种不祥的、近乎荧光的幽蓝,那颜色正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沿着他皮肤的纹理向外蔓延伸展,像某种活着的菌丝,贪婪地蚕食着他的生命力。林溪撕下自己衬衫下摆相对干净的内衬,蘸着管道冷凝水,小心地擦拭他额头的冷汗和伤口边缘渗出的黏稠液体。触手之处,一片冰寒,完全不像活人的体温。
她自己的状态也糟糕透顶。过度使用共感能力的后遗症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左耳的嗡鸣持续不断,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金属屑在耳道内刮擦;视野里那些瓷器裂纹状的虚影并未完全消散,只是暂时淡化成半透明的网格,干扰着她的焦距。最要命的是精神上的疲惫,那种被无数外来情绪碎片冲刷后的空洞和钝痛,让她只想闭上眼睛,沉入无梦的黑暗。
但不行,不能停。
管道外,隐约的脚步声和金属刮擦声时远时近,如同徘徊在墓园外的饿狼。黎琛和他手下那些非人的存在,显然没有放弃搜索。这个临时的藏身点,随时可能被发现。
林溪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目光落在陆沉紧紧攥在手里的那个小型加密设备上。那是他昏迷前,用尽最后力气从贴身口袋掏出来的。设备通体漆黑,材质非金非铁,触手冰凉,表面没有任何按钮或接口,只在边缘有一个微小的凹槽,形状奇特。
这大概就是他之前提及的、储存着更多证据的关键。林溪尝试性地用手指按压、滑动,设备毫无反应。她想起陆沉操作时的情景,似乎需要某种特定的认证——也许是指纹,也许是虹膜,甚至是……某种生物电信号?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焦躁和身体的不适。冒险动用共感能力去“触碰”一个电子设备,这听起来荒谬且危险。文档里提及的能力体系,核心是对情绪和残留认知碎片的感知,而非直接干涉物理实体。但此刻,她别无选择。
闭上眼睛,林溪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指尖与设备接触的那一小片区域。她尽量放空自己的思绪,降低防御,让感知的触须小心翼翼地延伸出去,不再是对准活人的意识海洋,而是探向这片冰冷的、人造的“沉默”。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静电噪音”,杂乱无章,充斥着非生命的空洞感。但渐渐地,当她将感知调整到一种极其细微的频率时,一些模糊的“印记”开始浮现。那不是情绪,更像是……操作者留下的强烈意图痕迹,一种执着的、重复性的“打开”和“确认”的意念波,深深烙印在设备表层。是陆沉留下的。
林溪尝试着模拟这种意念波动,将自己的精神频率与之同步。这极其耗费心力,如同用精神力量去拧动一把无形的锁。头痛欲裂,鼻腔内再次涌上熟悉的温热感,她知道自己又流鼻血了。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瞬间,“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存在于意念层面的脆响传来。加密设备表面亮起一道细微的幽蓝光线,光线迅速勾勒出一个隐藏的触摸区域和一个微型投影口。
成功了!林溪心中一凛,顾不上擦拭鼻血,立刻用手指在触摸区域快速滑动。一个全息操作界面投射在面前的管道壁上,界面简洁却透着冰冷的高科技感。大部分文件都处于加密状态,需要更高权限。但有一个文件夹,标注着“深潜者项目 - 初期日志(残)”,似乎因为刚才的强行认证出现了短暂的权限漏洞,可以访问。
林溪毫不犹豫地点开。
大量的数据流和模糊的扫描图像闪过,大多是些晦涩的专业术语和设备参数,她看不太懂。但几张夹杂在其中的图片和简短备注,让她脊背发凉。
一张是某个早期实验体的生理监测图,图表显示其脑波活动在接触“源初样本”(一种深蓝色黏稠物质的代号)后,出现了剧烈的、非人类的频段波动,备注写着:“认知壁垒突破,伴随不可逆人格解体。”
另一张是泛黄的旧照片扫描件,画面是一艘老式轮船的船舱内部,几个穿着上世纪中叶服装的人围着一个类似罗盘的装置,神情狂热而恐惧。照片背面手写注释难以完全辨认,但“星尘号……首次场域共鸣……代价……”等字眼清晰可见。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段被严重损坏的音频文件,标题是“受试者7号临终记录”。林溪点开播放,刺耳的电流杂音中,夹杂着一个男人非人的、扭曲的哀嚎,断断续续地嘶吼着:“眼睛……好多眼睛……在船底……看我了!它们……在喂!……” 声音戛然而止,像是被强行掐断。
这些零碎的“数据残痕”,拼凑出一幅远比想象中更黑暗、更久远的图景。“深潜者”项目并非近年才开始,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数十年前,甚至与“星尘号”的沉没直接相关。而所谓的“异常”,远不止是精神污染,更像是一种……有目的的“饲喂”和“观察”?
林溪感到一阵恶寒,她快速浏览着,试图找到更多关于坐标“北纬32°7”的信息。终于,在一份标注为“场域稳定点监测报告”的文档摘要中,她看到了这个坐标,关联的描述是:“异常能量读数持续异常,疑似次级‘门户’或大型‘锚点’,与主灯塔(旧港)存在共振谐波。建议优先监控,评估潜在风险。”
次级门户?大型锚点?这些术语让林溪心头沉重。这意味着,旧港灯塔可能并非唯一的焦点,在某个未知的地方,还存在另一个危险的节点。
就在这时,加密设备突然发出低电量警告,投影界面开始闪烁。同时,管道深处传来清晰的、金属靴底踩踏的声音,正在迅速靠近!不止一个人,而且步伐规律,带着一种冰冷的效率感。
被发现了!
林溪立刻关闭设备,塞回陆沉怀中。她屏住呼吸,将共感能力提升到极限,试图感知来袭者的数量和情绪状态。传来的是一种近乎绝对的“空洞”和“服从”,夹杂着一丝被程序化的冷酷杀意,是那些被深度控制的改造守卫!
她看了一眼昏迷的陆沉,咬了咬牙。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移动,必须找到更安全的地方,或者……制造混乱。
她的目光落在管道壁上一处锈蚀得特别严重、似乎连接着外部更大空间的接口上。或许,这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