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的日头刚爬上祠堂飞檐,苏晚照便闻到了血味。
那是浸透松脂的铁锈气,从哭井方向随风漫来,黏在鼻腔深处,像一根烧红的针,无声刺入脑髓。
蝉鸣骤断,阳光斜切过瓦当,在青石板上割出锐利的明暗分界。
她蹲在祠堂后窗的阴影里,指尖碾着剥落的墙皮,粗粝如骨灰。
井底的回音尚未散尽——那不是风,是无数细小的、被压抑的吞咽声,正从地缝里一寸寸爬出。
明日已至。
而神,该醒了。
祭司披着染血的麻袍登上祭坛,袍角拖过石阶,留下几道暗红拖痕,像蛇爬过的黏液。
他腰间挂着的十二支骨哨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正是昨夜她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每支哨管都嵌着半枚指骨,指节环纹清晰可见,像是谁临死前死死抠进骨缝的记忆。
风掠过哨口,发出极细微的呜咽,像有人在梦里抽泣。
“开哨!”祭司的声音像破了洞的风箱,干涩嘶哑,每一个字都带着砂砾摩擦的痛感。
他举起右手,十二支骨哨同时贴上村民的唇,冰凉的骨管触到温热的皮肤,激起一阵战栗。
第一声呜咽响起时,苏晚照的后颈先起了鸡皮疙瘩,寒毛根根竖起,仿佛有冷蛇顺着脊椎往上爬。
那不是普通的音律,更像无数人同时在喉咙里哽咽,带着腐肉般的黏腻感往耳道里钻,每一声都像指甲刮过颅骨内壁。
她舌尖泛起铁锈味,是恐惧从胃里反涌上来的滋味。
井口的黑雾开始翻涌,像有人在井底撒了把黑灰,又被无形的手搅成漩涡。
雾气低沉,压得人胸口发闷,皮肤上浮起一层细密的湿冷,仿佛被死人的呼吸拂过。
“砚子。”她轻声唤了句,声音几乎被呜咽的哨音吞没。
墙根传来窸窣响动,沈砚从稻草堆里钻出来,额角沾着草屑,发丝微乱,手里攥着最后一枚双频干扰针,金属针身在日光下闪出一道冷光。
他的眼睛亮得反常,像淬了火的铜钉,瞳孔深处跳动着某种近乎执念的光。
“七铃的干扰丝都绕好了,就等您点头。”他说话时喉结滚动,声音压得极低,却像烧红的铁丝擦过耳膜。
苏晚照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刀。
刀鞘上缠着她凌晨用红线绣的镇魂纹,针脚歪歪扭扭,线头还扎着手心——是沈砚非说“手作的东西带人气,镇得住邪”。
此刻刀身贴着她的小腹,像块烧红的炭,隔着布料也能感到那股灼热,是金属在体温下微微震颤的触感。
它在提醒她:井底下埋的不是神,是第六代的骨头,和更古老的,会吐黑雨的怪物。
“阿箬。”她转身看向缩在墙角的少女。
阿箬的手指绞着衣角,指节泛白,布料被揉出细密的褶皱。
眼尾还留着昨夜哭的红痕,像未干的血丝,但目光却比任何时候都亮,像被火燎过的琉璃。
“等会儿不管听见什么,都攥紧我的手。”
阿箬重重点头,指腹在苏晚照手背上按了三下——这是她们约定的“别怕”暗号。
那三下触感温热而坚定,像三颗滚烫的豆子落在掌心。
祭坛那边的哨声拔高了。
有几个村民开始颤抖,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喉间发出和骨哨同频的呜咽,声带像是被无形之手扯动的破布。
陶三爷拄着木拐站在人群最后,半块青铜牌在他怀里硌出个硬邦邦的印子,随着他微颤的呼吸,一下下顶着肋骨。
他朝苏晚照微微颔首,枯树皮似的脸上多了道皱纹——那是笑。
“起阵。”苏晚照对柳婆子说。
柳婆子的手在抖。
她掀开祭坛石板的动作慢得像在揭棺材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指甲边缘渗出血丝。
七支骨哨“当啷”落进井里的瞬间,苏晚照听见地底传来闷响,像有人用石杵在捣什么烂肉,沉闷而粘稠,震得脚底发麻。
音波骤然变强。
有村民捂住耳朵惨叫,血从指缝里渗出来,滴在石板上发出“嗒、嗒”的轻响;有个妇人直接栽倒在地,后脑勺撞在青石板上,裂了道血口,血花溅开,像一朵骤然绽放的红梅。
沈砚踉跄两步,扶住墙时指节泛白——他的听觉比常人敏锐,此刻该是疼得厉害。
他咬紧牙关,唇角渗出血丝,却仍死死盯着井口。
“系统,情绪止痛。”苏晚照闭紧眼睛。
识海里的蓝光应声炸开。
她感觉有团温热的光从心口漫开,顺着血管爬满全身,像春水融雪,缓缓抚平每一寸紧绷的神经。
指尖泛起的金光不是幻觉,是系统把神术星域的祷文翻译成了她能驱动的灵能——那是由无数微光符文编织成的频率,如细针般刺入现实,又温柔地将混乱的情绪织回秩序。
当那道安宁的频率扩散开时,她听见周围的抽噎声弱了——像有人把浸在苦水里的布拧干了,那些被骨哨勾出来的怨念,正被一点一点抚平。
空气中的腥气也淡了些,只剩下松脂燃烧的焦香,和泥土被汗水浸湿的潮味。
“就是现在!”沈砚的喊声响在耳边,带着破音的嘶哑。
他像只蹿出去的猫,踩着祭坛的边角跃上井台。
最后一枚干扰针擦着苏晚照的发梢飞过,带起一缕发丝飘落,针尾的金属环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咔”地嵌进主铃底座。
七只铜铃同时震颤,发出的声响却和骨哨截然不同——像碎玉撞在青铜上,清冽里带着刺,直往人脑子里钻,每一声都像在清洗被污染的神经。
井底传来“咔嚓”一声。
黑雾突然凝成实质,裹着个血糊糊的东西砸在井边,溅起的泥点打在苏晚照小腿上,冰凉黏腻。
她看清那是个人——或者说,曾经是个人。
他的头骨凹陷下去,露出白花花的脑浆,身上缠着的蛛网般的东西泛着青黑,正滋滋往肉里钻,像活物在呼吸。
“活的!”沈砚扑过去,动作比仵作验尸还快。
他从怀里摸出改装过的气动止血锚,金属爪子轻轻扣住颅骨裂缝,另一只手转动气压泵的旋钮,发出“咯吱咯吱”的机械声,“忍着点,这泵是用我蒸包子的风箱改的,劲儿大了点——哎你别翻白眼,我昨天给你送的肉饼可搁了二两半五花肉!”
苏晚照看着他泛红的耳尖。
这小子平时总说“吃最重要”,此刻却连气都不敢喘,指尖抖得像筛糠,偏要拿肉饼当由头。
“有呼吸了!”陶三爷突然喊。
那俘虏的喉头动了动,虽然微弱,但确实是活的。
沈砚的额头抵着地面笑,发梢沾了血也不在意,倒像捡着了什么宝贝。
变故发生在这时。
阿箬突然挣开苏晚照的手,朝祭司冲过去。
她脚步踉跄,却带着股狠劲,双手重重拍在祭司肩上,发出“啪”的闷响,像拍在朽木上。
“你娘临死前说——”阿箬开口的瞬间,全场死寂。
她的声音沙哑,却每个字都咬得极清,像刀刻进石板:“别信神,信人。”
祭司的瞳孔缩成针尖。
他后退两步,撞翻了供桌,供果滚了满地,发出“咚咚”的闷响。
阿箬跟着上前,手指依次指向人群:“你爹说你太蠢,守着口破井当宝贝;你姐说你抢了她的嫁衣,活该夜里听见她哭;你儿子说你根本不配当爹,他掉进哭井时,你在吹骨哨。”
有个妇人突然瘫坐在地,捂着脸哭:“是……是我姐的声音,她死的时候我确实抢了她的嫁衣……”
“不!”祭司尖叫着去捂阿箬的嘴,“那是幻觉!是骨哨的邪术!”
“不是幻觉。”苏晚照把第六代的额骨放在祭坛上,“骨哨里存的,是你们亲人最后一口气的执念。你们以为在和神说话,其实是在听死人喊冤。”
柳婆子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边。
老仵作的手抚过《代行者录·残卷》的最后一页,朱砂笔在泛黄的纸页上落下两行字:“七未死,母将盲;六尚存,魂未亡。”她将书投进火盆,火焰“轰”地窜起幽蓝,映出井底扭曲的影子——那根本不是什么山神,是具浑身爬满黑鳞的怪物。
苏晚照摸出从俘虏口中取出的黑晶。
那东西刚触到系统终端,识海就炸开刺目的红光:“反向追踪启动,信号源锁定——北境·鬼涎谷,距离八十里,行进中。”
她想起药母那封血书里的“魂炉信标”,终于明白对方为何总追着自己不放。
这次,不是追踪,是来“收”她了。
撤离是在半夜。
村民们自发抬着伤员,连祭司都抱着那卷烧剩的《代行者录》,像抱着什么烫手山芋。
火光渐熄,余烬飘散,像一群灰蝶飞向黑暗。
沈砚没跟大部队走。
他坐在哭井边,用炭条在石头上画塔——九层,顶层嵌着赤晶,和他总盯着看的机械神殿图册里的塔很像。
炭灰沾在他指尖,像凝固的夜。
“我是不是……”他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风,“也被人做过哨?”
苏晚照站在他身后,手里攥着枚新制的铜铃。
铃内的微型符文是她照着系统里的蒸汽图纸刻的,刻的时候手一直在抖——她怕沈砚真的和那些骨哨有关。
“你不是哨。”她蹲下来,把铜铃塞进他掌心,金属的凉意渗入皮肤,“你是能砸碎所有哨的人。”
远处山道传来细微的“滋滋”声,像蛇在枯叶上爬行。
苏晚照抬头,看见黑雨正从天际漫过来,细密如针,落在枯骨上冒起青烟,发出“嗤嗤”的轻响。
雨幕尽头,一顶黑轿静静停着,轿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只覆满细鳞的手。
那手的指尖悬着一滴黑血,“啪”地落进泥土里,像颗种子,正在生根。
沈砚握紧了铜铃。
他的掌心有上午急救时蹭的血,混着炭灰,在铃身上印出个模糊的掌印,像一枚未完成的誓约。
“姐。”他突然说,“等抓了那黑轿里的人,我要给你蒸笼肉饼。要最大的,二斤肉的。”
苏晚照笑了。
她望着黑雨里越来越清晰的轿帘,把青铜刀又往腰里按了按。
第六代的骨头还在她怀里,带着体温。
“好。”她说,“我要加双份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