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引月华:文波的广寒梦
云海之下,人间烟火之气袅袅升腾,与仙界的清灵截然不同。为筹备凡界宴席,文波与嫦娥并未滞留瑶台,而是携手降下一道虹桥,径直通往长安城郊一座精心布置的“聚贤苑”。此处虽非仙家府邸,却也是唐王特为此次三界盛宴筹备辟出的清雅之地,亭台楼阁依山傍水,既有皇家气象,又不失市井田园的鲜活气息。
苑内最大的“五味堂”中,人声鼎沸,热气与香气交织,构成一幅生动的“人间百味图”。文波与嫦娥坐于主位,其下分列着来自龙国四方的 culinary 巨擘:川菜泰斗诸葛炎,须发皆张,声如洪钟,腰间挂着一串红亮的干辣椒;鲁菜宗师孔膳,面容敦厚,举止沉稳,身旁放着装有各色海珍的漆盒;粤菜名厨甄鲜,眉目清秀,手指白皙修长,正细细擦拭一套精致的白瓷餐具;苏菜妙手苏婉卿,身着淡雅旗袍,言谈温婉,眸中却透着对食材的精准把握。此外,还有唐王御厨总管黄承彦,代表皇家饮食规制;来自宜宾的五粮液老坊主杜康,抱着一个古朴的酒坛,满面红光;以及合什镇的老面匠石根,双手布满老茧,沉默寡言,却自带一股面食的醇厚气场。
“诸位,”文波开口,声音清朗,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仙域之宴,贵在清灵雅致。而此番凡界盛宴,核心便在于这‘人间烟火’四字。需得集龙国饮食之大成,显南北风味之迥异,更要让仙凡宾客,皆能于这五味杂陈中,品出人间真情,世间百态。”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厨师,带着期许与尊重。
嫦娥轻抚着腕间的玉镯,接口道,声音如清泉击玉:“正是。仙界之食养身,人间之味慰心。此番宴席,既要地道,不失其本真;亦要精粹,堪登大雅之堂。尤以川菜之麻辣鲜香为亮点,望能点燃盛宴热烈之氛。”
诸葛炎闻言,哈哈大笑,声震屋瓦:“仙子放心!我川菜之魂,便在这‘活’字上!麻要麻得舌尖跳舞,辣要辣得额头冒汗,鲜要鲜得眉毛掉下来,香要香得勾魂夺魄!保管让那些清心寡欲的仙家,也尝尝咱这红尘里的痛快!”说着,他顺手从腰间取下一枚干辣椒,手指一捻,辣椒化为细粉,一股霸道的辛香瞬间弥漫开来,引得旁边孔膳微微蹙眉,却又忍不住深吸一口。
孔膳稳重开口,声音浑厚:“川菜之烈,固然夺人。然我鲁菜,讲究的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咸鲜醇厚,方正大气,乃宴席之根基。”他打开身旁漆盒,露出其中发制得当、乌黑油润的海参,“譬如这葱烧海参,葱香与海味交融,汤汁醇厚,食之如品岁月沉淀之精华。”
甄鲜微微一笑,语调平和:“天地之味,至鲜为上。粤菜追求原汁原味,清中求鲜,淡中求美。一道清蒸石斑,火候毫厘之差,便是云泥之别,考验的是对食材本味的极致尊重。”
苏婉卿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苏菜之妙,在于刀工火候,在于形色味韵之和谐。清鲜雅丽,甜咸适中,如江南水墨,意境悠远。松鼠鳜鱼,形色声味皆备,便是例证。”
见四大菜系宗师各抒己见,氛围热烈,文波与嫦娥相视一笑。黄承彦适时呈上初步拟定的菜单框架,依旧分为前菜、主菜、汤羹、点心、饮品五类,共计三十八道,取人间“福禄双全”之吉兆。
前菜四道,旨在开启味蕾之旅。 诸葛炎亲自演示“夫妻肺片”。但见他运刀如飞,牛舌、牛心、牛肚等在他手下被片得薄如蝉翼,均匀透光。调料的配制更是如同进行一场神秘的仪式:汉源花椒的麻、二荆条辣椒的香、内江白糖的甜、保宁醋的酸……十几种调料在巨大的陶碗中混合,最后泼入那精心炼制的、色泽红亮如琥珀的秘制红油。“刺啦——”一声,热油与香料碰撞,激发出复合而霸道的香气,瞬间席卷整个五味堂。诸葛炎一边搅拌,一边洪亮吟道:“牛肚切云片,红油滚浪翻。麻香勾六欲,辣意醒三魂。仙客尝此味,应思下凡尘。” 诗句粗犷豪迈,恰如川菜之风。
接着,苏婉卿展示“水晶肴肉”。她取一方上好猪前蹄,去骨修整,用炒熟的花椒盐细细揉搓,再以重物缓缓压制。待其成型,切片装盘,肉冻部分晶莹剔透,宛如水晶,瘦肉部分色泽嫣红。搭配镇江水醋与细如发丝的嫩姜丝,观之赏心悦目。她轻声道:“硝霜凝玉髓,盐雪沁肌纹。蹄影冰盘澈,姜丝醋缕云。咸鲜称绝品,肥瘦恰匀分。” 诗句清丽工巧,与肴肉的雅致相得益彰。
随后,甄鲜的“白斩鸡”皮爽肉滑,骨带微红,尽显食材本真;黄承彦带来的御厨演示的迷你版“九转大肠”,更是经过九转工序,色泽红亮,酸甜苦辣咸五味层次分明,造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主菜十二道,乃宴席之华章。 当重点讨论到川菜三道时,气氛尤为热烈。
“麻婆豆腐”,诸葛炎选用定制的盐卤嫩豆腐,切块后放入温盐水中养护,保持其娇嫩。炒制牛肉末时,郫县豆瓣的酱香与汉源花椒的麻香在高温下完美融合,注入高汤,滑入豆腐,稍加推转,勾芡淋油。成菜后,豆腐形态完整,却入口即化,麻、辣、烫、鲜、香、酥、嫩七味层层递进,宛若一首激昂的交响乐。文波尝了一口,只觉一股暖流自喉入腹,额角微微见汗,畅快道:“此味甚佳!然需注意,仙家宾客未必皆能承受此等烈味。”
诸葛炎拱手道:“文波仙尊放心,辣度分三等,宾客可按需择取。这麻辣,非是燥烈,而是活络气血,激发仙元之引子。”说罢,他又吟:“豆瓣煊霞色,花椒爆星芒。豆腐欺雪嫩,肉酥点金香。七味融一体,仙凡共此狂。”
“回锅肉”的肉香与蒜苗香交织,“鱼香肉丝”那“见鱼不见鱼,却具鱼之香”的奇妙滋味,同样引得众人交口称赞。鲁菜“葱烧海参”的软糯浓香,“糖醋黄河鲤鱼”那昂首摆尾、跃然盘中的生动造型;粤菜“烤乳猪”的皮脆肉嫩,“清蒸石斑鱼”的至鲜至纯;苏菜“松鼠鳜鱼”的形声味俱佳,“清炖狮子头”的肥嫩软糯……每一道菜的呈现,都伴随着各自菜系宗师的讲解与偶尔即兴的诗句,或是描绘食材,或是赞美技艺,或是抒发对美味的感悟,将这场菜单拟定会,变成了一场活色生香的 culinary 诗会。
汤羹六道, 既有川味“酸辣汤”的酣畅淋漓,也有粤式“竹荪鸡汤”的清润滋补,更有苏帮“鸭血粉丝汤”的市井风情。宜宾老坊主杜康看着“宜宾燃面汤”那红油覆盖、芽菜花生点缀的面条,忍不住拍开自己带来的五粮液陈酿坛口,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逸出,他深吸一口,叹道:“面燃烈火魂,酒涌琥珀光。一口红尘味,双颊染云祥。 好面!当好酒配之!”
点心十道, 更是汇聚南北精华。石根老匠人默默拿出带来的合什镇老面肥,开始和面、抻拉,展示“合什手工面三吃”的绝活。面条在他手中如同活物,或细如银丝,或宽如腰带,投入翻滚的大锅,片刻即熟。清汤面汤色澄澈,面香纯粹;牛肉卤面肉烂汤浓,面条劲道;油泼面则在煮好的面上铺满辣椒粉、蒜末、葱花,一勺滚油泼下,“滋啦”声中,香气爆炸般腾起,粗犷豪迈,引得诸葛炎连声叫好。其他如“钟水饺”、“虾饺皇”、“梅花糕”、“叶儿粑”等,亦是造型各异,风味独具。
饮品类四道, 杜康的五粮液自是主角,可纯饮其醇厚,亦可调制“三界同心醉”鸡尾酒,寓意仙凡同心。“四川盖碗茶”的茉莉飘香,“广东凉茶”的清热降火,以及嫦娥特意提议加入的、以月宫桂花与人间的荔枝蜜调制的“桂花蜜饮”,清甜温润,为这场麻辣盛宴提供了一抹温柔的注脚。
菜单拟定完毕,文波与嫦娥特邀唐王、诗仙李白等凡间贵宾前来试菜。李白甫一入场,便被那浓烈的香气吸引,径直走向“麻婆豆腐”,舀起一勺送入口中,顿时双目圆睁,面色泛红,哈着气连呼:“过瘾!过瘾!”随即接过杜康递上的五粮液,满饮一杯,朗声长笑,诗兴大发:“蜀川麻婆巧调鼎,仙界何曾有此香?玉帝若尝豆腐味,定嫌蟠桃少芬芳!烈火琼浆穿喉过,便是太白也张狂!哈哈,妙极!” 豪放的诗句与笑声在堂中回荡。
唐王则更偏爱“清蒸石斑鱼”与“松鼠鳜鱼”,品尝后抚掌赞道:“四大菜系,风味迥异,却皆能登峰造极。既有市井之豪情,亦有宫廷之雅韵,更兼南北之风情。此宴若成,必让我龙国美食,名扬三界!”
文波见众人反应,心中大定,颔首总结:“凡界菜品,以人间烟火为魂,以龙国文化为骨,此番拟定,深得其味。后续筹备,便有劳诸位大师,务必确保食材顶鲜,工艺地道,火候精准。”他特别看向诸葛炎等川菜厨师,“尤其麻辣之度,需精准把控,务使仙凡宾客,皆能尽兴,而非望而生畏。”
嫦娥亦柔声补充,目光扫过所有厨师:“烹饪之道,心手相通。望各位大师傅秉持匠心,于这灶火刀俎之间,传递我人间之真情与热忱。”
凡界菜品就此尘埃落定。聚贤苑内,灯火通明,灶火不熄,一场汇聚了人间百味、烟火真情的盛宴,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只待吉日良辰,于三界宾客面前,华丽绽放。
(本章完)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