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簮引月华:文波的广寒梦·》
七律·归真
桂影婆娑月影斜,炊烟袅袅入仙家
星辞执扇添新火,哪吒垂纶钓彩霞
素手分茶温旧梦,初心映水润新芽
莫言仙境无俗趣,真意原在鬓上花
晨光初透,广寒宫的琉璃瓦上还凝着露珠。桂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摇,将细碎的金色花瓣洒落在玉阶前。文波蹲在殿外的陶灶旁,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灶膛里的松针。火苗忽明忽暗,映着他专注的侧脸。陶锅里的米粥正咕嘟作响,氤氲的热气带着新米特有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交织成一片温暖的雾霭。
“慢些添柴,火候过了粥就失了真味。”嫦娥提着竹篮款款走来,篮中铺着今晨新采的银桂。她俯身时,发间的步摇轻轻晃动,宛如月下清泉泛起的涟漪。见文波袖口沾了灶灰,她取出绢帕细细擦拭,眼波流转间盈满笑意:“千年过去了,你这熬粥的架势,倒还和当年在长安城外时一般无二。”
文波抬头,灶火在他眸中跳跃:“夫人不也还是老样子?总爱站在灶前指点江山。”他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落花,“只是不知今日这粥,可还配得上嫦娥仙子的口味?”
正说笑间,云阶上传来环佩叮咚之声。星辞扶着七仙女缓步而来,后者浅碧色的裙裾在晨风中轻扬,裙摆的缠枝桂花纹若隐若现。七仙女一手轻抚隆起的小腹,唇角噙着温柔的笑意:“老远就闻到父亲熬的粥香,这孩子今日格外活泼,想来也是馋了。”
星辞闻言,将她的手又握紧几分,语气里满是宠溺:“待会儿让母亲教你做桂花糕,等咱们孩儿出世,天天都有糕饼香甜。”
话音未落,哪吒已提着竹篓跃上玉阶。月眠跟在他身侧,怀中抱着个歪耳朵的布老虎。见众人目光都落在布偶上,哪吒耳根微红,却仍小心护着妻子的腰身:“今早在溪边钓了几尾鲜鱼,岳母说要给月眠补身子。”月眠抿唇轻笑,举起布老虎晃了晃:“昨夜某人对着月光缝到三更,说是要给孩子准备见面礼呢。”
厨房里顿时热闹起来。嫦娥接过竹篓,利落地收拾起鲜鱼;文波将熬好的粥分盛入碗,看着星辞细心吹凉才递给七仙女;哪吒则有样学样,仔细挑去粥里的硬米粒,才将陶碗推到月眠面前。
日头渐高,文波与嫦娥提着竹篮往后山去。山路蜿蜒,桂影斑驳。文波走在前面,不时回身搀扶,两人的衣袂在花影间交叠,恍若千年前人间春游的光景。
“记得那年重阳,你为我簪桂于鬓,说人比花娇。”嫦娥忽然驻足,拈起一枝金桂别在文波衣襟,“如今倒要我来为你簪花了。”
文波低笑,伸手拂去她发间的花瓣:“那时你说愿君如桂,香满我岁月,可知这些年来,你才是我生命里最悠长的芬芳。”
厨房内,星辞正对着面团较劲。七仙女坐在一旁,不时用帕子替他拭去额角的薄汗:“母亲说面团要揉到能映出人影才好。”星辞停下动作,忽然握住她的手腕:“等孩儿出世,我们在宫后开片菜园可好?就像父亲母亲那样,春种秋收,炊烟袅袅。”七仙女嫣然一笑:“再种株桃树,待来年春日,带孩子看落英缤纷。”
溪畔柳荫下,月眠倚在哪吒肩头:“等孩子满月,我们去人间住些时日可好?我想带他看桃花灼灼,听夏蝉鸣唱。”哪吒把玩着她的指尖,目光柔软:“好,先去陈塘关看花灯,再买虎头帽、糖画人,把咱们小时候的趣事都说给孩子听。”
暮色四合时,桂花酒的香气已飘满庭院。文波将新酿的酒浆倒入陶坛,嫦娥在坛口系上红绸。星辞捧着刚出笼的桂花糕走来,糕体莹白如玉,点缀着金黄的桂瓣。
“母亲尝尝,可还地道?”
嫦娥轻咬一口,眼中漾开欣慰:“比娘当年做得还要香甜。”
月眠望着酒坛出神,轻声吟道:“桂酒盈樽香满庭,一家笑语共风清。”文波捻须应和:“尘心归处无他求,唯愿年年伴此音。”嫦娥接道:“更待麟儿啼晓日,同看人间万里明。”诗句在桂树间流转,惊起宿鸟扑棱,振落的花瓣飘入糕盘,平添几分生趣。
夜色渐浓,偏殿陆续亮起灯火。文波与嫦娥仍坐在树下,看月光为万物镀上银辉。
“放下创世重任后,反倒觉得这般烟火日子最是珍贵。”嫦娥将头靠在他肩上,“从前总想着泽被苍生,却忘了最该珍惜的,原是眼前人。”
文波轻抚她的青丝,目光掠过远处窗棂上儿女们的身影:“年少时盼功名,后来求太平,如今方知,守着一粥一饭,看着儿孙绕膝,才是真正的圆满。”
他望向天心明月,轻声吟哦:
鹧鸪天·归处
卸却星冠换布衣,米香袅袅桂香宜
缝来布偶藏深意,熬得羹汤暖笑眉
谈往事,话新居,天伦之乐胜瑶池
人间自有真如境,不在九霄在此时
嫦娥含笑颔首,脸颊轻贴他的衣袖。月光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与庭院中的桂影、远方的灯火交融成一幅温暖的画卷。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没有睥睨众生的荣光,唯有炊烟袅袅,笑语声声,恰是尘心归处最难得的清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