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七年的春天,来得迟缓而犹豫。玉门关外的风沙,依旧带着凛冬的余威,抽打着戈壁上稀疏的骆驼刺。蒋琬站在新搭建的安西都护府辕门之外,望着西边那片昏黄的天际,眉头微蹙。他抵达玉门已近一月,凭借持节大都护的权威和带来的丰厚赏赐,河西走廊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羌胡部落迅速归心,防线已然稳固。然而,关于西域深处的情报,却如同泥牛入海,尤其是王平小队,自上次传来发现“拂林”使团的消息后,便彻底失去了联系。
“大都护,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一名靖安司的郎官低声禀报,脸上带着疲惫与焦虑。
蒋琬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他心中的不安愈发浓重。司马懿绝非坐以待毙之辈,如此长时间的沉寂,反而透着诡异。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风尘仆仆、浑身浴血的骑士在亲卫的引领下,踉跄着冲入辕门,直扑到蒋琬面前。他衣衫褴褛,脸上布满风霜与血污,唯有一双眼睛,依旧闪烁着坚韧的光芒。
“王…王平将军麾下…校尉,陈…陈风…”那骑士喘息着,从贴身的衣物夹层中,取出一块沾染了血渍和汗水的羊皮,颤抖着递给蒋琬,“将军…将军命我…无论如何…送出来…”
话音未落,人已力竭晕厥。蒋琬心中剧震,立刻命人将其抬去救治,自己则迅速展开那块羊皮。上面用特殊的药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正是王平的手笔。
信中的内容,让久经风浪的蒋琬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王平在信中断断续续地汇报了数月来的惊人发现:
其一,司马懿在敦煌的经营,远不止设立工坊、招募工匠那么简单。他利用曹真在曹魏旧部中的些许影响力,以及从华朝内部(王融之流)泄露的部分信息,结合西域本地工匠,竟然真的在仿制火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虽然其造出的“火铳”粗劣不堪,射程和威力远不及华朝制式燧发枪,且炸膛风险极高,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其二,那支“拂林”使团确有其事,他们并非单纯的商人或外交官,其中混杂着工程师、学者模样的人。王平的人冒死接近,隐约听到他们交谈中提及“希腊火”、“攻城机械”等词语,似乎与司马懿在进行着某种程度的技术交换。
其三,也是最重要、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点。王平在付出巨大代价,几乎损失了所有手下,才从鄯善国一位失势贵族口中套出一个绝密信息:大约在半年前,司马懿似乎就开始进行“分散风险”的安排。他将其最为看重的几个子嗣,包括次子司马昭、幼子司马干,以及一批精干的家族子弟和核心幕僚,连同部分搜罗来的工匠、学者,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携带了大量的书籍、图纸(虽非最核心的火器秘方,但包含了冶炼、农耕、水利、天文、算学等大量基础与实用技术),在一支精锐私兵的护卫下,以“商队”的名义,沿着古老的商路,一路向西北方向而去,目的地不明,但传言是前往一个名为“罗斯”或“罗刹”的遥远之地!
其四,就在王平送出这份情报前,他得到模糊线索,司马懿本人似乎也已在近期悄然离开了敦煌核心区域,行踪成谜,敦煌目前由曹真和司马师坐镇,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姿态。
“金蝉脱壳!好一个司马仲达!”蒋琬猛地合上羊皮卷,脸色铁青。他瞬间明白了司马懿的布局。这个老狐狸,恐怕早已预料到华朝一旦稳定内部,必然西顾。他自知难以正面抗衡,便行此断尾求生、远遁千里之策!将最有潜力的种子和积累的知识技术送往未知的西方,是为司马家族保留复兴的火种;而他自己隐藏起来,或前往那“罗斯”之地与子嗣汇合,或在西域某处更隐蔽的角落遥控指挥,将曹真和司马师留在敦煌作为吸引火力的弃子!
“立刻!八百里加急,将此密报呈送陛下!”蒋琬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还有,唤醒陈风,我要知道他们遭遇袭击、以及关于司马懿子嗣西迁的一切细节!”
\\*-\\*-\\*-
许昌,皇宫。
当张圣看到蒋琬的加急密报时,饶是他心志坚如磐石,也不由得怔忡了片刻。御书房内,徐元、诸葛亮等人传阅着抄录的文本,脸上皆是一片震惊与凝重。
“司马懿…竟有如此魄力与远见…”诸葛亮轻摇的羽扇停在了半空,眼中满是复杂之色,“携技西迁,远遁万里…此非丧家之大所为,实乃…另起炉灶,欲在异域再塑乾坤!”
徐元脸色难看:“陛下,司马懿此举,其害深远!他带走的虽非我朝核心机密,然农耕、水利、冶炼、算学,皆是立国之基!若让其在西方蛮荒之地扎根,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还有那‘拂林’使团,若其与司马懿勾结,获得我东方技艺,东西合流,后患无穷!”
张圣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幅包含了更西方模糊地域的巨幅舆图前。他的目光越过西域,越过帕米尔高原,投向那片在当时中原认知中尚且朦胧的广袤土地。
“罗斯…”他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手指在上面轻轻一点,那里还是一片未经标注的空白,“看来,朕与司马懿的棋局,要比想象中更大。”
他转过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司马懿想逃,想为他的家族在西方争一片天地。朕,便让他先去替朕开荒拓土,又如何?”
“陛下?”徐元有些不解。
“公瑾的海军,不是在探索新航路吗?黄叙的舰队,不是在清剿东海‘鬼船’吗?”张圣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而宏大的笑意,“这个天下,很大。司马懿看到了西边,朕,则要看到所有方向!他带去的技术,或许能加速那片土地的文明进程,但这过程需要时间。而朕的华朝,不会停滞不前!”
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旨!”
“一,蒋琬、赵云,按原计划,扫平敦煌,擒杀曹真、司马师,彻底掌控西域,打通商路!告诉子龙,速战速决!”
“二,命周瑜,加速海军建设,在巩固东海、探索三韩与倭地航线之余,着手筹备向南、向西的远洋探索!朕要找到通往‘拂林’,通往更西方世界的海上通道!”
“三,格物院所有项目,优先级提升!蒸汽机、钢铁战舰、新式火器……朕要更快、更强!司马懿带走的,是过去的技术。而朕,要掌握未来的钥匙!”
“四,着吏部、礼部,遴选通晓多种语言、勇于冒险之士,组建‘异域风情司’,开始系统搜集、研究西方诸国地理、人文、政体情报!朕要知道,司马懿逃去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那里,将来又会是谁的疆土!”
一道道命令,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荡起层层涟漪,预示着华朝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即将开启一个全新的、面向全球的争霸时代。
司马懿的金蝉脱壳,并未让张圣感到挫败,反而像是一根鞭子,抽醒了他内心深处那征服四海的雄心。东方的战鼓尚未完全平息,目光却已投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敦煌的残局即将落幕,而一场横跨大陆与海洋的、更为波澜壮阔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