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万籁俱寂。
家中其他人都已安睡,唯有星九跃独自一人盘膝坐在院中《地脉守护阵》的核心节点之上。这里,是家中地脉气息最为浓郁纯净之处,脚下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深处那温和而磅礴的能量流动。
他闭上双眼,摒弃杂念,意识沉入体内,按照脑海中那篇《基础引气诀(凡俗适配版)》的法门,开始尝试人生中的第一次正式“修炼”。
法门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凝神静气,意守丹田,呼吸绵长,感应气机”。对于拥有“地脉源眼”的星九跃而言,最难的第一步“感应气机”几乎不存在障碍。在他闭目的视觉中,空气中漂浮着无数色彩各异、极其细微的光点——这便是所谓的“灵气”。
然而,与前世在九岳界感应到的活跃灵气不同,此方天地的灵气异常稀薄、惰性十足,仿佛沉睡的尘埃。更令人心悸的是,在这些稀疏的灵气光点之间,混杂着更多灰暗、滞涩、带着排斥意味的能量微粒——这想必就是“浊气”的先兆。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自身的精神力,如同伸出无数无形的触手,尝试捕捉、吸纳那些温和的、散发着微光的灵气粒子,尤其是与脚下地脉同源的金、黄、褐色光点。
过程缓慢而艰难。灵气粒子难以捕捉,即便有幸引入体内,也大多在经脉中游走片刻便自行消散,难以汇聚。一个周天运行下来,收获微乎其微,精神力却消耗不小。
星九跃并不气馁。他深知此界乃“凡俗之地”,灵气枯竭是常态,若修炼轻易,反倒奇怪。这《基础引气诀》的价值,不在于立刻获得多大力量,而在于打下根基,锤炼意念,并为那可能到来的“灵汐吐潮”的灵气潮头做好准备。
他改变策略,不再强求吸纳外界稀薄灵气,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意守丹田”和“呼吸绵长”上。每一次深长的呼吸,都试图调动自身的气血,使之更加凝练、活跃;每一次意念沉入丹田,都仿佛在开拓一片虚无的空间,为未来可能汇聚的能量准备容器。
渐渐地,他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虽然引入的灵气寥寥无几,但精神却在一次次的凝练与放空中变得愈发纯粹、敏锐。他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地脉的搏动,感受到院落守护阵的运转,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屋内妻子们平稳的呼吸和星苔纯净的生机。
当他从入定中醒来时,东方已现出鱼肚白。一夜未眠,他非但没有疲惫,反而觉得神清气爽,目光更加深邃内敛。体内虽无多少“气感”,但一种扎实的、脚踏实地的安定感油然而生。
【系统提示:《基础引气诀》修炼完成(初次)。精神力纯度+1%,气血活跃度小幅提升。地脉感知精度提升。当前境界:未入流(筑基前期)。】
清晨的家庭会议上,星九跃分享了昨夜修炼的体会,并再次强调了“浊潮”的威胁。
“修炼非一日之功,浊潮却不会等我们。”星九跃目光扫过围坐的妻女,“我们必须多管齐下。”
蒙小玉首先开口:“古卷中记载的‘净尘’、‘安魂’仪式,或许能稍作改动,结合地脉之力,形成小范围的净化区域。我需要时间尝试,也需要一些特定的矿物和草药。”
“交给我。”春丫立刻接话,“我对附近山岭熟悉,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找到小玉姐需要的材料。我也会加紧用泉水培育药草。”
念蕙摩挲着银铃:“我可以试着在部族周边巡逻,用铃声驱散可能靠近的弱小邪祟,同时……也看看有没有其他流散的族人需要帮助。”她目光坚定,银铃守护者的职责感油然而生。
星九跃点头:“好。小玉主内,负责净化与防御;春丫辅助,保障物资与医疗;念蕙主外,负责警戒与联络。”他顿了顿,看向怀中咿呀学语的星苔,“至于我,除了修炼,还有两件紧要事:一是彻底研究那截肉须,找出对付那种怪物的方法;二是……必须去会一会那位新任县令。”
“县令?”三女都是一惊。
“嗯。”星九跃眼神锐利,“他轿帘上的图腾,与古卷记载的‘守誓者’一脉极为相似。若他真是‘守誓者’后裔,或许能成为盟友。若否……”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的寒光说明了一切。
这个家,这个部族,不能再被动等待。他们必须主动出击,在浊潮全面降临之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筑起最坚固的防线。
星苔似乎感受到大人们严肃的气氛,伸出小手,抓住了星九跃垂落的一缕头发,轻轻拉扯,仿佛在给予她无声的支持。
星九跃低头,看着女儿纯净的眼眸,心中充满了力量。
筑基,始于足下。守护,源于此心。无论前路如何,此间灯火,绝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