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北推开餐厅的玻璃门,随口问道:“你们想好要去吃什么了吗?”
于晴闻着面食飘香,眼睛一亮,“我今天想吃面,你们呢?”
现在天气开始转冷,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光想想就流口水。
“我去吃饭。”姜蕴宁说。
她是标准的南方人,比起面食,她还是更喜欢吃饭。
房北见状,笑着提醒,“趁现在人少,动作快一点,等一下在打卡机旁边的那张桌子集合。”
于晴点头后,快步走到面食窗口。姜蕴宁也没多犹豫,径直走到柜台,点了一份最普通的套餐。
三个人板着脸打完卡,一边吐槽着“对着一盘饭打卡也太蠢了”,一边坐到桌边。
还没来得及动筷子,靠墙坐的房北忽然一愣,视线越过人群,落在一个熟悉的身影上。那人正从人群中走来,步子稳健。而与他并肩走着的,是自己的弟弟房南。
两人刚吃完饭,神态轻松,慢悠悠地走着。
这时,房南注意到角落里的房北,走近几步,笑着开口,语气里带着惯有的调侃,“哎,大北,你今天咋吃起饭来了?你不是最喜欢大碴子粥吗?”
房南和房北几乎一模一样,旁人乍一看甚至要愣一下。只是房北脸型更圆润,笑起来带着亲切;房南则五官线条分明,眉眼间透着股英气。
若是平时,房北闪亮的大白眼早就翻过去了。可是在那人面前,她竟下意识收敛了几分,连动作都有些扭捏。她握着筷子,悬在盘子上,迟迟没动。
于晴注意到这一幕,目光在姐弟俩和那位“熟人”之间来回打量。
至于姜蕴宁,食堂里的人全是军工所的同事。无论认不认识,她都微微点了点头算作招呼,然后低头继续吃饭,仿佛周围的热闹与她毫不相干。
房南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弯着腰凑过来,声音老大了,“你不减肥了?”
房北平时圆润的脸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国泰民安的感觉。但在她心里,女孩的小心思让她开始挑剔自己的一切。她想变瘦一些,那样看起来更好看。所以,最近几乎只吃粥和青菜。半个月的清淡饮食让她的脸吃得都快发青了。
她抬头狠狠地瞪了房南一眼,压低声音,两人才能听到的音量耳语般说道:“房南,要你多管闲事。最近这工作量,再喝粥,我非得饿死。”
房南“啧啧啧”了几声,似笑非笑地说道:“原来你知道啊,我还以为你不怕死呢。”
他直起身子,语气认真又正经,“我们的项目收尾了,过几天放假我回一趟家。我听说你们项目还在攻坚阶段,你一定要好好努力。放心,我一定回去,好好替你享受你最爱吃的锅包肉、酸菜炖排骨、‘妈妈牌’焖面、酱骨头……”
房北听着他的话,手又痒了。
一见情况不对,房南拉着同事,朝着于晴和姜蕴宁点了点头,快步离开了。
房北正要低下头继续吃,于晴却出声打断:“你不解释一下吗?”
“啥?”房北抬头,眉眼间带着一丝无辜。
“你和时俊有问题。”
房北耸耸肩,语气轻松,“能有什么问题。不就是对长得帅的有点儿小心思。荷尔蒙作祟而已。我能控制得住自己。放心吧!”
充其量就是见色起意。
房北只是在当事人面前扭捏,面对朋友,她依旧保持着一个科研人员该有的理性与客观。
“谁不放心了?!”于晴愣了一下,笑骂出声,“啥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时俊可是军工所出了名的帅哥,肯定有不少人喜欢他。不过,这里的科研人员都有自己的目标,不会把个人感情问题带到工作中来,所以,没见过什么人去表白。
房北看了眼时间,说:“从出来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分钟,还剩十分钟的时间,先吃,别唠嗑了。吃饭谈这些,会影响消化吸收的。男人哪有饭菜香啊~”
难怪说理科生不懂风情。
于晴只剩下几口,她感慨地说道:“这就是理性的可怕之处啊。”
房北夹起一口饭,淡淡说:“这不是理性的可怕之处,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让我失去理性的人。”
“啥?”
于晴一听这话,眼里带着惊讶。
“小女孩的心思动了,仅此而已。我感觉,我这辈子因为什么失去理性的可能性不太大。”房北埋头继续吃着饭。
她承认时俊的长相符合自己的审美,但也就如此。他的存在并没有引发她强烈的冲动,让她非得做些什么去追求和得到。
“那你减啥肥啊?”于晴不解。
房北抬眼,笑着说:“就想看看自己瘦了会不会更好看。对时俊有点小心思之后,才开始注意形象。不过不是为了他,就是那种像审美觉醒了一样。”
姜蕴宁咽下最后一口饭,抽了张纸擦了擦嘴,然后抬头看向房北,微微一笑,“房北,你说得对,饭菜更香。”
房北和于晴同时抬眼看她,她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一愣一愣的。
没一会儿,三人便回到实验室。又继续高强度的工作。
姜蕴宁整整在这里支援了一个月,才将所有的问题处理完。
尤其是导弹轨迹精度不准确的问题,经过她的分析和调整,最终得到解决。之后的调试、测试和性能优化,就完全交由军工所的团队负责,与姜蕴宁再无关联。
她的任务告一段落,可以安心离开,不必再操心那些后续细节。
姜蕴宁返回研究所时,已经十一月了。
关于破空2号和破空3号的研发方向,她之前就抽空整理了一下,将思路和资料交给了苏修远,让他负责出初步方案。
对姜蕴宁来说,之前的破空1号只是试水,更多的是验证她的想法概念和技术可行性。虽然成果不小,但对她来说,那只是积累经验的阶段。
她真正想做的,是破空2号发动机。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决定了续航、速度和稳定性。破空2号的技术改进有了较大的跨度,她的目标是整个飞行器性能的飞跃。相比1号的保守尝试,2号的挑战更大、突破性更强。而在这个阶段,她的专业恰恰能发挥最大作用。
姜蕴宁刚回到办公室,门口就响起了敲门声。
苏修远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资料,神色有些急切,看样子是迫不及待要和她分享成果呀。
姜蕴宁抬眼,看着他走进来,心里暗自感叹:哎,生产队的驴是没有休息时间的。这次苏修远的工作进展速度,比她预期的要快得多。
她打起精神,接过资料,仔细翻阅。
大框架完全按照她设定的方向展开,但不少细节竟比她预想的更加完善。显然,苏修远是真的下了功夫,投入了心思。
姜蕴宁又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这才意识到,他才是真正的“生产队的驴”。
整个人看起来凌乱不堪:胡子拉碴,衣领微微皱起,眼底还带着未散去的疲惫,估计最近没少加班加点。
“完成得很好。下午两点开全体会议,这份资料会在会议上进行讨论,按照讨论结果修订后再上交立项。”
苏修远被肯定的一瞬间,泛着血丝的眉眼微微一动,吓得姜蕴宁连忙开口:“你快回去休息,下午两点再来开会。”
距离开会还有四个小时,够他把快累飘的魂先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