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城的曲江池畔,许辰正陪着语文老师老陈参加“古今诗词吟唱会”。台上,歌手用古调吟唱着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台下观众跟着附和,老陈感慨道:“诗仙李白的豪放,诗圣苏轼的旷达,都是华夏诗词的巅峰。要是能让这两位跨时空相遇,来一场诗词对决,那绝对是文坛千古盛事!”
许辰心里一动。之前的跨朝赛事(天文赛、水利赛、纺织赛)都引发了各朝的技术交流和文化碰撞,诗词作为华夏文化的核心载体,若能组织李白与苏轼跨时空斗诗,不仅能展现两位文豪的才情,更能激发各朝文人的创作热情,推动文化传承与融合!
“就这么办!办一场跨朝诗歌赛,让诗仙遇诗圣,碰撞千古绝唱!”许辰立刻掏出手机。他设计的视频核心是“双时空同步直播,诗词巅峰对决”,采用左右分屏模式,左边是唐朝长安曲江池,右边是北宋黄州赤壁,让李白和苏轼能实时看到对方的创作和风采。
视频开篇,许辰用动态水墨动画分别介绍两位文豪:“左侧,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豪放洒脱,诗风雄奇,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望庐山瀑布》《将进酒》;右侧,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旷达乐观,词风豪放,有‘诗圣’之称,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日天幕,邀两位文豪跨朝斗诗,共谱华夏华章!”
比赛规则简单直接:三轮对决,分别以“山河”“明月”“华夏”为主题,两位文豪即兴创作,天幕实时展示诗作,最后由各朝文人代表(唐朝贺知章、北宋黄庭坚)点评,最终两位文豪合作创作《华夏颂》,圆满收官。
为了增强代入感,许辰特意配上符合主题的背景画面:第一轮“山河”,左边是庐山瀑布、长江奔腾的壮阔景象,右边是赤壁古战场、黄州江景的雄奇画面;第二轮“明月”,两边都是皓月当空、夜色静谧的场景;第三轮“华夏”,则是各朝疆域图、百姓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解说词用通俗的白话,兼顾唐朝和北宋的语言习惯:“诗言志,词抒情。两位文豪,以笔为剑,以诗为友,用千古佳句,歌颂山河壮美,抒发家国情怀,让华夏诗词之美,跨越时空,传遍天下!”
视频的预热部分,许辰播放了两位文豪的经典诗作吟诵片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激昂豪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旷达沉郁,引发各朝文人的期待。最后,许辰对着镜头说道:“李白先生,苏轼先生,跨朝斗诗,以诗会友!今日天幕,愿两位文豪挥洒才情,共创千古绝唱!”
投射地点分别选在唐朝长安曲江池和北宋黄州赤壁。此时,李白正值壮年,刚赐金放还,漫游天下,才情勃发;苏轼则被贬黄州,虽仕途失意,却创作灵感喷涌,正欲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许辰相信,这场跨朝诗歌赛,定能让两位文豪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为华夏文坛留下传世之作!
“双时空同步投射,跨朝诗歌赛开启!”许辰点击发射按钮,手机屏幕上两道金色光束直冲天际,“诗仙诗圣遇,千古一相逢!”
【时空坐标锁定:唐朝长安曲江池、北宋黄州赤壁...双场景同步投射中...语言适配完成...天幕直播开启!】
***唐朝,长安,曲江池畔。
暮春时节,曲江池畔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李白穿着一身白衣,腰束玉带,手持酒壶,正斜倚在一块青石上,自斟自饮。他刚从宫中出来,赐金放还的失落感尚未完全消散,但看到眼前的湖光山色,心中的郁结渐渐化开。
“李兄!好酒量!”贺知章骑着一头小毛驴,笑着走来,手里拿着一卷诗稿,“近日听闻你又有新作,快让我瞧瞧!”
李白抬起头,看到贺知章,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将酒壶递过去:“季真兄,来得正好!我刚得一佳句,正欲与你分享。”他接过诗稿,提笔在上面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笔走龙蛇,气势磅礴。
贺知章接过诗稿,细细品读,连连赞叹:“妙哉!妙哉!李兄此句,雄奇豪放,不愧是诗仙手笔!若能再续几句,定能成为千古名篇!”
李白笑了笑,正欲提笔,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金色的光芒,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在曲江池上空缓缓展开,覆盖了整个湖面和岸边。金色的光芒柔和而璀璨,照在花瓣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让在场的文人雅士都感到一阵莫名的敬畏。
“此乃何物?”一名年轻文人惊呼出声,“莫非是神仙显灵?”
李白放下酒壶,目光紧紧盯着天幕,心中既有惊讶,又有期待。他曾听闻天幕能带来异世奇术,今日降临曲江池,竟与文人相关,难道是异世有更厉害的诗人?
贺知章也收起了诗稿,盯着天幕,说道:“此乃天幕,之前在京城出现过,能展示远方技艺。今日看来,定与诗词有关!”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清晰,左边是他们熟悉的曲江池畔,右边却是一处陌生的江边,江面开阔,礁石林立,一名身着北宋官袍的老者正站在江边,望着滔滔江水,神情旷达。
“那是何处?此人又是谁?”李白好奇地问道。
天幕上的解说声(唐朝白话)响起:“今日天幕,举办跨朝诗歌赛。左侧为唐朝诗仙李白先生,右侧为北宋诗圣苏轼先生。两位文豪将以‘山河’‘明月’‘华夏’为主题,即兴创作,跨朝斗诗,共谱华夏华章!”
“北宋?苏轼?诗圣?”李白喃喃自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没想到,千年之后,竟有人能被称为“诗圣”,还敢与他同台斗诗!一股好胜之心油然而生,他握紧了手中的毛笔,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贺知章也激动地说道:“李兄,这是天赐的机缘!能与千年后的诗圣斗诗,定能激发你的创作灵感,留下千古绝唱!”
第一轮对决“山河”主题开始了。天幕左边,李白望着曲江池的湖光山色,又想起庐山瀑布的壮阔景象,灵感迸发,提笔在铺好的宣纸上疾书: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涛卷起千堆雪,山岚横锁万里烟。
华夏山河多壮丽,醉卧云端笑人间!”
诗作完成的瞬间,立刻同步显示在天幕中央,金色的字迹熠熠生辉。贺知章和在场的文人雅士纷纷围拢过来,品读之后,齐声赞叹:“好诗!好诗!前四句雄奇壮丽,后四句豪情万丈,不愧是诗仙!”
天幕右边,苏轼看到李白的诗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望着黄州赤壁的江景,想起三国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华夏山河存浩气,豪情永驻天地间!”
苏轼的词作同样同步显示在天幕中央,与李白的诗遥相呼应。黄州的文人黄庭坚等人品读之后,连连叫好:“东坡先生此词,旷达豪放,意境深远,与李太白的诗不相上下!”
天幕上,贺知章和黄庭坚的点评同步出现:“李诗雄奇豪放,如江河奔涌,气势磅礴;苏词旷达沉郁,如高山云海,意境深远。第一轮对决,平分秋色!”
李白看到苏轼的词作,忍不住击节赞叹:“好一个‘大江东去,浪淘尽’!苏先生才情,果然名不虚传!”他拿起酒壶,一饮而尽,心中的好胜之心更加强烈。
***北宋,黄州,赤壁江边。
深秋时节,黄州赤壁江边寒风萧瑟,江水滔滔。苏轼穿着一身粗布官袍,头发有些花白,正站在江边的礁石上,望着奔腾的江水,思绪万千。他被贬黄州已有三年,仕途的失意让他一度消沉,但赤壁的雄奇景色和百姓的淳朴善良,让他渐渐走出阴霾,心境变得旷达起来。
“先生,江边风大,小心着凉!”黄庭坚拿着一件披风,快步走来,披在苏轼身上,“近日先生创作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真是旷达至极,学生佩服不已!”
苏轼笑了笑,拍了拍黄庭坚的肩膀:“鲁直,人生起落,如江水奔腾,何必太过执着?能寄情山水,以诗抒怀,便是人生一大乐事!”他望着江水,心中正酝酿着一首关于赤壁的词作,灵感如泉涌。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亮起一道金色的光芒,一块巨大的天幕在赤壁江上空缓缓展开,覆盖了整个江面和岸边。金色的光芒驱散了寒意,让苏轼和黄庭坚都感到一阵温暖。
“先生!您看!”黄庭坚指着天幕,惊呼出声。江边的渔民和文人也纷纷围拢过来,抬头望着天幕,脸上满是惊愕。
苏轼心中一动,他曾听闻京城流传着“天幕”的传说,能带来异世的奇闻异事,没想到今日竟会降临在黄州赤壁。
天幕上的画面渐渐清晰,右边是他们熟悉的赤壁江边,左边却是一处繁华的池畔,柳树成荫,繁花似锦,一名身着白衣的男子正手持酒壶,斜倚青石,神情豪放洒脱。
“那是...唐朝的曲江池?”黄庭坚熟读史书,认出了画面中的场景,“此人莫非是唐朝的诗仙李白?”
天幕上的解说声(北宋白话)响起,介绍了跨朝诗歌赛的规则和两位文豪的身份。苏轼听到“诗仙李白”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自幼便仰慕李白的才情,常常诵读李白的诗作,没想到今日竟能通过天幕与这位千年之前的诗仙同台斗诗!
“能与李太白斗诗,此生无憾!”苏轼握紧了手中的毛笔,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第一轮“山河”主题对决,李白的诗作率先出现在天幕上。苏轼细细品读,李白诗中的雄奇豪放让他赞叹不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太白果然名不虚传,豪情万丈,气势磅礴!”
赞叹之余,苏轼也不甘示弱。他望着赤壁江边的壮阔景色,想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提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前半部分,又即兴续写了后两句,完成了第一轮的词作。
当天幕上显示出李白和贺知章对他词作的赞赏时,苏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场跨朝诗歌赛,不仅是一场才情的比拼,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第二轮对决“明月”主题开始了。天幕两边的背景都切换成了皓月当空的夜景,曲江池畔月色皎洁,赤壁江边月光如水。
李白望着天上的明月,想起了远方的亲友,心中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提笔写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华夏明月照千古,相思万里寄情牵!”
这首诗融合了李白之前的思乡之作,又借鉴了明月的壮阔意境,最后两句更是呼应了苏轼的经典名句,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好诗!既有关山明月的壮阔,又有思乡怀人的深情!”贺知章赞叹道,“李兄将个人情感与华夏明月融为一体,境界高远!”
天幕右边,苏轼看到李白的诗作,尤其是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想起了远在京城的弟弟苏辙,心中涌起一股思念之情。他提笔写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华夏明月寄相思,千古情怀永流传!”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整版同步显示在天幕中央,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黄州的文人雅士们纷纷落泪,被词中的深情和旷达所打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看到苏轼的词作,忍不住吟诵出声,眼中满是感动,“苏先生此词,将悲欢离合与明月盈亏融为一体,旷达中带着深情,真是千古绝唱!”
第二轮对决,两位文豪的诗作都情真意切,意境深远,再次平分秋色。
第三轮对决“华夏”主题,也是最后一轮。天幕背景切换成了各朝疆域图,从秦汉的统一到唐宋的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文人吟诗作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白望着天幕上的华夏疆域,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他一生漫游天下,见证了大唐的繁荣昌盛,也见过山河的壮丽多姿。他提笔写下: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华夏文明五千年,山河壮丽换新天。
豪杰辈出传千古,诗酒风流醉人间!”
这首诗融合了《将进酒》的豪放,又增添了对华夏文明的赞美,气势磅礴,豪情万丈。
苏轼看到李白的诗作,心中同样豪情满怀。他虽仕途失意,但始终热爱着这片华夏大地,坚信文明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他提笔写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华夏山河多锦绣,文明传承万代长。
文人墨客抒胸臆,豪情壮志永飞扬!”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整版配上对华夏文明的赞美,慷慨激昂,充满了爱国情怀。
当天幕上同时显示出两位文豪的诗作时,无论是唐朝的曲江池畔,还是北宋的赤壁江边,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贺知章和黄庭坚的点评同步出现:“李诗豪放洒脱,歌颂华夏文明的壮阔;苏词慷慨激昂,抒发爱国情怀的真挚。第三轮对决,依旧平分秋色!”
天幕上的解说声响起:“三轮对决,两位文豪不分伯仲,皆为千古佳句!接下来,有请两位文豪合作创作《华夏颂》,共谱华夏文明的壮丽篇章!”
李白和苏轼相视一笑,虽隔时空,却心意相通。李白率先提笔,写下开篇:“华夏山河壮,文明万古长。”
苏轼紧接着续写:“诗酒传千古,豪情满大江。”
李白:“黄河奔东海,泰山接穹苍。”
苏轼:“豪杰留青史,文人着华章。”
李白:“明月照九州,清风拂四方。”
苏轼:“同心兴华夏,盛世万年昌。”
当《华夏颂》的完整诗作显示在天幕中央时,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天空,无论是唐朝长安,还是北宋黄州,无论是各朝的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对着天幕深深鞠躬,心中充满了对华夏文明的自豪与敬畏。
“好一个《华夏颂》!”贺知章激动得热泪盈眶,“此诗融合了两位文豪的才情,歌颂了华夏文明的壮丽,定能成为千古绝唱!”
黄庭坚也感慨道:“跨朝斗诗,以诗会友,最后共创《华夏颂》,这是华夏文坛的千古盛事!”
天幕上的金色光芒渐渐消散,巨大的天幕缓缓收缩,最终消失在天空中。但曲江池畔和赤壁江边的气氛依旧热烈,文人雅士们纷纷吟诵着两位文豪的诗作,尤其是《华夏颂》,更是被反复传唱,传遍了大街小巷。
***唐朝长安,曲江池畔。
天幕消失后,李白被文人雅士们围在中间,大家纷纷请求他默写今日创作的诗作。李白酒兴正浓,挥毫泼墨,将《望庐山瀑布》续篇、“明月”主题诗和《华夏颂》一一默写下来,赠予众人。
“李兄,今日与苏轼先生跨朝斗诗,共创《华夏颂》,真是千古佳话!”贺知章拿着李白的墨宝,激动地说道,“此等盛事,定要记录下来,载入史册,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
李白笑了笑,举杯饮尽杯中酒:“季真兄所言极是!苏先生才情,令我钦佩不已。这场跨朝诗歌赛,不仅是一场比拼,更是一场文化的交流。华夏文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传承与融合,才能万古长青!”
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甚至传到了宫中。唐玄宗听说李白与千年后的诗圣苏轼跨朝斗诗,共创《华夏颂》,龙颜大悦,下令将李白今日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