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的河南朱仙镇,风卷着枯叶掠过战场遗址,许辰站在一座残破的了望塔下,指尖拂过塔壁上斑驳的箭痕。旁边的纪念馆里,讲解员正指着一幅《岳家军行军图》介绍:“当年岳家军北伐,常因战场通讯不畅错失战机——骑兵送信往返要半天,遇到雨天还会延误,要是能有快速传讯的方法,朱仙镇大捷说不定能更早结束。”
许辰掏出手机,系统界面自动弹出南宋史料:此时是绍兴十年,岳飞正率领岳家军围困朱仙镇的金兵。但战场通讯全靠骑兵送信,昨天金军突袭岳家军左翼,送信骑兵在路上遭遇暴雨,延误了两个时辰,导致左翼损失惨重。岳飞看着帐中破损的军旗,心里满是焦急——要是再不能解决通讯问题,后续的进攻计划恐怕要全盘打乱。
“这不正好给火药信号弹找个落地场景?”许辰眼睛一亮。他翻出之前拍的现代信号弹视频,画面里,士兵掏出不同颜色的信号弹,点燃后飞向天空,红色信号弹代表“请求支援”,绿色代表“进攻胜利”,蓝色代表“撤退待命”;信号弹在空中炸开,十几里外的友军立刻看到,通讯时间从半天缩短到一盏茶。
为了让岳家军看懂,许辰特意做了“古法适配”:把“金属外壳”换成“竹筒外壳”,“化学药剂”改为“火药+颜料”(红硝、绿矾、蓝铜矿),还穿插了手绘的“信号弹制作图”,用南宋口语解说核心规则:“红弹报急要支援,绿弹报捷传喜讯,蓝弹待命勿轻动;竹筒装药点火飞,十里之外看得见;军情不用骑马送,一盏茶时传全军。”视频开头加了“骑兵送信VS信号弹传讯”对比画面,一边是“往返半天,易延误”,一边是“一盏茶时,零延误”,差距一目了然。
考虑到岳飞的军营在朱仙镇外,许辰直接将投射地点定在军营上空,背景音乐选了激昂的《满江红》,用大鼓和号角合奏,既有战场的紧迫感,又有岳家军的豪迈,让岳飞和将士们能立刻感受到信号弹的价值。
“定向投射至朱仙镇岳家军军营上空,确保岳飞及将领、士兵都能看清细节。”许辰点击投射按钮,手机屏幕闪过一道赤红色的光晕,“就凭岳飞对胜利的渴望,这信号弹保管能让岳家军通讯提速!”
【时空坐标锁定:南宋绍兴十年,朱仙镇岳家军军营...投射信号同步中...语言适配完成...投射成功!】
***南宋,绍兴十年,朱仙镇,岳家军军营。
岳飞身着银甲,站在中军帐外,手里捏着一封湿透的军情信——这是左翼将领昨天派人送来的告急信,因暴雨延误,等送到时,左翼已经损失了三百将士。帐内,将领们正围着沙盘争论,有的主张立刻进攻,有的担心金军增援,却因无法快速确认右翼动向,迟迟定不下计划。
“元帅,要不我们再派三队骑兵去右翼送信?”副将王贵抱拳说道,脸上满是焦急,“再拖下去,金兵的援军就该到了。”
岳飞摇摇头,望着远处阴沉的天空:“昨天派了两队骑兵,一队遇雨延误,一队被金兵埋伏,现在骑兵已经不够用了。没有右翼的消息,我们怎么敢贸然进攻?”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前的旗杆,“要是能有不用骑马就能传讯的方法就好了。”
就在这时,军营上空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晕,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凭空铺开,将整个军营都罩了进去。士兵们吓得纷纷握紧长枪,以为是金兵的妖术。
“这...这是什么东西?”小将岳云紧张地挡在岳飞身前,“父亲,会不会是金兵的诡计?”
岳飞却按住了岳云的肩膀,沉声道:“莫慌!这是天幕,之前在牛头山之战时见过,能降下破敌之术!仔细看,说不定有传讯的好办法!”
话音刚落,天幕里的画面就动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战场,一个士兵从腰间掏出一个红色竹筒,点燃引线后,竹筒“嗖”地飞向天空,在空中炸开一团红色火焰,照亮了半边天;十几里外的另一处军营,士兵看到红色火焰,立刻召集队伍,向信号弹方向增援;紧接着,画面里又出现绿色竹筒,点燃后炸开绿色火焰,远处的军营立刻响起欢呼声——代表“进攻胜利”。
“那竹筒怎么会飞上天?还能炸开不同颜色的火?”岳云指着天幕里的信号弹,眼睛瞪得溜圆。
天幕里的解说声(南宋口语)缓缓响起:“此乃‘火药制信号弹’,用竹筒装火药,掺入红、绿、蓝三色颜料;红色信号弹代表‘请求支援’,绿色代表‘进攻胜利’,蓝色代表‘原地待命’;点燃引线后,竹筒能飞至百丈高空炸开,十里之内皆能看见;传讯时间从骑兵往返半天,缩短到一盏茶时,且不怕暴雨、埋伏,零延误。”
“一盏茶时传讯?零延误?”岳飞猛地向前一步,手掌按在沙盘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们的骑兵送信要半天,这信号弹竟能一盏茶时让十里外的人看见?还不怕暴雨?”
画面继续播放,展示了信号弹的细节:竹筒选用“坚硬毛竹”,底部留小孔用于排气;火药按“硝石七成、硫磺二成、木炭一成”配比,确保能飞高且炸开;颜料用“红硝(红)、绿矾(绿)、蓝铜矿(蓝)”研磨成粉,掺入火药中,炸开后颜色鲜艳;还展示了实战场景——金军突袭岳家军右翼,士兵立刻点燃红色信号弹,左翼看到后,一盏茶时就派出增援,打退金军,避免了损失。解说声还强调:“此信号弹所用材料为竹、火药、颜料,军营工匠可自制;成本低廉,一个信号弹仅需半贯钱,比派骑兵送信(耗费三贯钱、一匹马)更划算。”
画面最后,出现了朱仙镇大捷的场景:岳家军点燃绿色信号弹,通知各营“金军已溃退”,全军欢呼着追击;远处的援军看到绿色信号弹,也加速赶来,彻底包围了残余金兵;岳飞站在高台上,看着空中炸开的绿色火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太好了!这简直是上天赐给岳家军的破敌利器!”岳飞激动得拔出腰间的沥泉枪,枪尖指向天幕,“王贵!岳云!立刻召集工匠,按天幕里的方法做信号弹!红、绿、蓝三色,各做百个!今天就要用它传讯!”
***当天下午,岳家军的工匠们就开始制作信号弹。王贵带着人砍毛竹,截成一尺长的竹筒,底部钻小孔;岳云亲自监督火药配比,按“硝七硫二炭一”的比例混合;其他士兵则研磨红硝、绿矾、蓝铜矿,制成三色颜料,掺入火药中。不到两个时辰,第一批信号弹就做好了——红色五十个,绿色五十个,蓝色五十个。
岳飞亲自测试:他让人在军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设一个了望点,距离中军帐十里。先是点燃红色信号弹,竹筒“嗖”地飞上天,在百丈高空炸开一团红光,四个了望点的士兵立刻挥舞旗帜回应——“看见红色信号!”;接着点燃绿色信号弹,绿色火焰炸开,了望点士兵立刻欢呼;最后点燃蓝色信号弹,蓝色火焰炸开,了望点士兵原地肃立——全符合预期。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岳云兴奋地跳起来,一把抱住王贵,“以后再也不用怕送信延误了!”
当天傍晚,岳飞就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命右翼将领韩世忠率部佯攻金军大营,若遇阻力,立刻点燃红色信号弹,左翼增援;若攻克大营,点燃绿色信号弹,中军立刻全线进攻;若发现金军援军,点燃蓝色信号弹,全军原地待命。
第二天清晨,韩世忠率右翼佯攻金军大营。金军果然派出主力抵抗,韩世忠立刻点燃红色信号弹。中军帐里,岳飞看到红色火焰,立刻下令左翼增援。一盏茶时后,左翼军队就赶到了右翼,两面夹击,金军阵脚大乱。韩世忠趁机攻克金军大营,点燃绿色信号弹。岳飞看到绿色火焰,大手一挥:“全军进攻!活捉金兀术!”
岳家军将士们看到绿色信号弹,士气大振,挥舞着长枪、大刀冲向金军。金军见大营已破,又被岳家军包围,顿时溃不成军,纷纷投降。不到一个时辰,朱仙镇的金兵就被全歼,只有金兀术带着少数亲信逃跑。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岳家军将士们欢呼着,将岳飞举起来抛向空中。岳飞看着空中再次炸开的绿色信号弹,心里满是感慨:“要是没有这信号弹,我们哪能这么快打赢这场仗?这信号弹,就是岳家军的传讯神器!”
***现代,许辰的出租屋里。
许辰正对着电脑屏幕傻笑,系统界面上,“岳家军信号弹实战成果报告”写得清清楚楚:信号弹在朱仙镇大捷中发挥关键作用,岳家军通讯时间缩短90%,避免损失两千余人,提前三个时辰全歼金兵;岳飞随后在全军推广信号弹,后续进攻郑州、洛阳时,均靠信号弹快速传讯,连战连捷;宋高宗得知后,下旨嘉奖岳飞,命军工部门在全国军队推广信号弹。
“叮!”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火药信号弹在岳家军成功应用,解决了战场通讯延误问题,助力朱仙镇大捷,提升宋军战斗力,彰显技术在军事传讯中的核心价值,信仰值+!】
【奖励“南宋火药信号弹复刻套装”一套,含竹筒信号弹模型(红、绿、蓝三色)、火药配比手册(南宋版)、点火工具(火折子)、实战场景沙盘,可模拟点燃信号弹(安全版),还原度100%。】
许辰点击领取,一个精致的木盒出现在桌上。打开一看,三个竹筒信号弹模型分别涂着红、绿、蓝三色,筒身刻着“岳家军”三个字;火药配比手册用宣纸装订,详细记录了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火折子是用棉纸裹松香制成,吹一下就能点燃(安全火苗);沙盘里还原了朱仙镇战场,标注了信号弹发射点和了望点。
他拿起红色信号弹模型,想象着当年岳家军点燃它时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许辰掏出手机,拍了张信号弹套装的合照,配文:“当岳飞在朱仙镇看到天幕里的信号弹,当红色火焰划破长空、援军即刻赶到,当绿色火焰宣告胜利、全军欢呼——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它能让战场通讯不再延误,能让将士的牺牲更少,能让保家卫国的旗帜,更快插在胜利的土地上。”
发完朋友圈,许辰翻看着下一章的大纲——第139章是“跨朝医学pK!华佗与孙思邈论针灸”,正好承接了这一章“技术\/知识跨时空交流”的主题,而且让两位名医隔空对话,肯定能碰撞出精彩的医学火花,看点十足。
“这节奏太对了!”许辰伸了个懒腰,关掉电脑,“下一章,就让华佗和孙思邈,来一场跨时空的医学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