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号”主控室内,重新充盈的纯净空气带着一丝系统重启后的金属凉意,却比任何花香都更令人心旷神怡。
氧气浓度稳定在安全区间,那些致命的纳米“尘埃”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监控日志里那段惊心动魄的记录。
劫后余生的狂喜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更深沉的疲惫和警惕。
林莫没有浪费时间庆祝,他立刻投入到更全面的系统诊断和数据回溯中。
必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机制清除了威胁,以及……是否会复发。
林澈则像一只重新焕发生机的小兽,仔细地擦拭着主控台的每一个角落,检查水培农场的每一株作物,将那条承载了他们最后时刻的保温毯叠得整整齐方。
他的动作轻快,嘴里甚至不自觉地哼起了那首古老民谣的调子,目光时不时飘向专注工作的林莫,眼底满是失而复得的珍视和柔情。
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
林莫的推测基本正确:他之前那次失败的高温测试,无意中使反应堆次级回路局部达到了一个临界温度,这种特殊的热辐射模式,恰好能干扰甚至“钝化”那种纳米粒子的活性。
而反应堆核心的自清洁程序,则是在检测到粒子活性显着下降后,被触发的安全协议,进一步净化了系统。
“所以……热量,或者说特定模式的热辐射,是它们的弱点?”
林澈凑过来,看着屏幕上复杂的能量频谱图问道。
“目前看是的,但需要更多数据验证。”
林莫指着图表上的一个峰值
“这个频率和强度是关键。我们只是运气好,偶然碰到了。”
他的语气依旧谨慎,但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不少。
至少,他们不再是完全被动挨打了。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他们不仅可以预防未来的渗透,甚至可能……主动防御?
接下来的日子,“幽灵号”进入了相对平稳的航行期。
林莫设定了新的航线,依旧谨慎地避开之前标记的危险区域,但心态已截然不同。
他们不再是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者,而是拥有了初步反击能力的探索者。
林澈的“农场”迎来了大丰收。生菜鲜嫩,豆苗青翠,那几株小蘑菇也长成了胖乎乎的一丛。
他们甚至成功地用改进的捕捞网捕获了一条肉质紧实的深海盲鳗,配上清炒的豆苗,吃了一顿许久未曾有过的、堪称“丰盛”的晚餐。
餐后,林澈拿出了那瓶一直舍不得动的威士忌,倒了两小杯。
金黄的酒液在杯中荡漾,散发出醇厚的香气。
“为了活着。”林澈举起杯,眼中闪着光。
林莫看着他,端起自己那杯,与他轻轻一碰:“为了你。”
简单的两个字,蕴含的情感却重逾千斤。两人相视一笑,将杯中那点珍贵的暖流一饮而尽。
酒意微醺,林澈靠着林莫,指着观察窗外一只缓缓飘过的、如同巨大丝绸灯笼的深海水母:
“你看,它好像一点也不担心世界变成什么样。”
林莫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片深邃的蓝色中,瑰丽而奇异的生命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存着。
这景象让他心中某处柔软下来。
他伸手揽住林澈,低声道:“嗯。”
他们开始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林澈终于学会了完整地吹奏那首民谣,琴声悠扬,在钢铁舱室里飘荡。
林莫则开始教林澈下象棋,尽管林澈总是输多赢少,但嬉笑怒骂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然而,平静之下,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林莫利用对那种纳米粒子的新认知,改进了探测系统。
他现在不仅能规避它们,还能主动扫描周围海域中是否存在类似遗迹的能量信号或粒子残留。
一天,声呐系统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有规律的低频信号。
这个信号不同于之前遗迹的强烈脉冲,更像是一种……心跳?或者说,某种缓慢而稳定的能量波动。
信号源非常遥远,且深度极大,几乎接近已知的海洋最深处。
“要去看看吗?”林澈问,这次他的语气里好奇多于恐惧。
林莫沉思良久。风险依然存在,但他们拥有了新的防御认知,以及……一种难以抑制的、想要了解更多真相的渴望。
“保持极限距离,远程观测。”他最终做出了决定,“我们需要知道,这片海洋里,到底还藏着什么。”
“幽灵号”调整航向,如同一个谨慎的猎手,向着那神秘的心跳声源缓缓驶去。
航程漫长而枯燥,但这一次,舱内弥漫的不再是绝望的压抑,而是一种带着紧张感的期待。
林澈开始整理他们所有的发现:手绘的海图、记录的生物图鉴、对纳米粒子的分析报告、还有那本船长日志的摘要。
他像是在为一部伟大的探险传记准备资料。
“也许有一天,会有人看到这些。”他笑着说,眼神憧憬。
林莫看着他在灯光下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发顶。
“嗯。”他低声应和,“会的。”
无论前方是更深的谜团,还是潜在的希望,他们都将一起面对。
深海依旧未知,但“幽灵号”不再只是一艘求生的孤舟,它更是一艘承载着爱情、勇气和求知欲的探索之船。
它的航向,深埋于蔚蓝之下,指向人类遗忘的过去,也可能……指向某种难以想象的未来。而船上的两个人,他们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更波澜壮阔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