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镇国公府的青石板路上,却驱不散沈清婉心头的阴霾。她抱着我坐在案前,手里捏着天牢传来的讯问记录,指尖反复摩挲着 “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京城会有新的主人” 这行字,纸张边缘被她攥得发皱。赵彦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却能说出如此笃定的预言,显然背后有人指使,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是墨先生尚未暴露的同伙。
青竹端着刚熬好的小米粥走进来,见她眼底泛着青黑,轻声劝道:“夫人,您都熬了两夜了,喝碗粥垫垫肚子吧。” 沈清婉接过瓷碗,目光却没离开案上的《京城官员名册》。名册上标记着近半年新提拔的官员,其中 “户部侍郎王启”“京营副将李达” 两人的履历格外可疑 —— 他们都是墨先生当年在北境的旧部,却借着 “平叛有功” 的名义被调入京城,显然是想暗中布局。【娘亲,王启和李达是墨先生旧部!想在腊八节作乱!】
我窝在她怀里,小爪子轻轻拍了拍名册上王启的名字。沈清婉眼神骤亮,立刻让人去查王启和李达的动向。没过多久,护卫就传回消息:王启最近频繁与京郊的 “义和堂” 往来,义和堂表面是药材铺,实则是墨先生的秘密据点;李达则以 “训练士兵” 为由,多次调动京营兵马,在城郊的 “黑松林” 进行秘密演练,演练内容不对外公开。
“黑松林演练……” 沈清婉走到舆图前,手指在黑松林的位置停顿,“那里地势隐蔽,正好适合囤积兵马,王启和李达肯定是想在腊八节那天,里应外合攻占京城!” 她立刻让人将消息禀报给林靖远,同时让人在义和堂和黑松林周边布置眼线,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九月下旬,林靖远从古籍中查到,腊八节京城有 “施粥” 的习俗,百姓们会聚集在 “广济寺”“城隍庙” 等地点领取腊八粥,若是在粥里动手脚,很容易引发混乱。他立刻让人提前与京城的寺庙、粥棚沟通,要求统一采购食材,由禁军全程监督熬制过程,防止有人下毒。
可就在十月初,广济寺突然传来消息 —— 寺里储存的 “糯米” 被人调换,换成了掺有 “缓泻散” 的劣质糯米,若是熬进粥里,会让百姓上吐下泻,丧失抵抗力。沈清婉抱着我赶到广济寺时,寺里的僧人正围着粮囤发愁,粮囤里的糯米泛着淡淡的黄色,散发着异味。我在她怀里,小爪子指向粮囤旁的脚印 —— 脚印是军用靴子留下的,与京营士兵的靴子样式一致!【娘亲,是李达的人换的糯米!】
沈清婉立刻让人去京营传讯,让李达前来对质。李达却以 “军务繁忙” 为由推脱,直到林靖远亲自带人上门,他才不情不愿地露面。面对粮囤旁的脚印证据,李达起初还想狡辩,可当护卫从他的军营里搜出剩余的劣质糯米时,他终于瘫软在地,哭着招供:“是王启让我换的!他说腊八节那天,让百姓腹泻混乱,咱们趁机攻占皇宫!”
林靖远让人将李达押入天牢,又让人查封义和堂。可王启早已收到消息,带着亲信逃之夭夭,只在义和堂的暗格里,找到一张腊八节的作乱计划 —— 计划详细标注了 “攻占皇宫”“控制城门”“散布谣言” 三个步骤,还提到要 “请新主入城”,但 “新主” 的身份却被刻意涂抹,只留下一个模糊的 “赵” 字。
“赵字……” 沈清婉心里一沉,她翻出前朝皇室的族谱,发现赵彦还有一个远房叔叔 “赵承”,当年在前朝灭亡时逃去了江南,这些年一直暗中联络前朝旧部,势力不小。【娘亲,新主是赵承!在江南招兵买马!】 她立刻让人去江南探查,果然发现赵承在 “苏州府” 以 “匡复前朝” 为名,聚集了上千人马,还从西域购买了大量兵器,准备在腊八节前赶往京城。
十月中旬,林靖远派副将带着五百精兵,前往江南围剿赵承。可赵承早有防备,带着人马躲进了苏州府的 “太湖岛”。太湖岛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副将只能暂时在岸边驻守,等待援军。沈清婉收到消息后,心里满是焦虑,她让人加快打造 “战船”,准备从水路进攻太湖岛,同时让人去查赵承与墨先生的联系,发现两人每月都会通过 “信鸽” 传递消息,最近的一封密信里,提到 “腊八节用‘迷魂粥’控制百姓,迎接新主”。
“迷魂粥……” 沈清婉让人将之前查获的劣质糯米送去太医院,果然在里面检测出微量 “迷魂散”,只是含量极低,需大量服用才会起效。她立刻让人在京城的粥棚旁放置 “醒神香薰”,同时让人制作 “醒神丸”,准备在腊八节当天分发给百姓,抵御迷魂散的影响。
十一月初,江南传来消息 —— 林靖远亲自带着战船赶到太湖岛,借着 “大雾” 的掩护,从岛后的密道潜入,成功攻占了赵承的据点。可赵承却带着核心亲信乘船逃脱,只在岛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腊八节的约定不变,新主会如期入城”。林靖远气得拍了桌子:“赵承肯定是想从海路逃往京城,咱们得加强沿海的防守!”
他立刻让人调派水师,在 “天津卫”“登州府” 等沿海港口布置防线,同时让人在京城的各个城门张贴赵承的画像,悬赏捉拿。可一个月过去,始终没有赵承的踪迹,仿佛人间蒸发一般,这让沈清婉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 赵承越是隐蔽,说明他的阴谋越大,腊八节那天,恐怕会有更大的危机等着他们。
十二月初一,距离腊八节只剩七天。京城的街道上已经开始筹备腊八节的事宜,商铺门口挂起了红灯笼,寺庙里也开始准备腊八粥的食材。可沈清婉却丝毫不敢放松,她让人加强皇宫、粮仓、军械库的守卫,同时让人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布置 “暗哨”,防止赵承的人突然偷袭。
可就在十二月初五,京营突然传来消息 —— 李达在天牢里 “暴毙”,死因是 “突发恶疾”,但他的指甲缝里,却残留着与迷魂散相似的粉末。沈清婉赶到天牢时,尸体已经冰冷,狱卒支支吾吾地说,昨夜有个 “太医院医工” 来给李达送药,之后李达就没了动静。“又是医工!” 沈清婉握紧拳头,“赵承的人竟然还在太医院安了内应!”
她立刻让人去查昨夜值班的医工,发现一个叫 “孙七” 的医工形迹可疑 —— 他负责给天牢犯人送药,昨夜送药后就请假离开,至今未归。护卫们顺着孙七的踪迹追查,在城郊的乱葬岗发现了他的尸体,手里攥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腊八节,广济寺见,新主在此”。
“广济寺……” 沈清婉心里一沉,广济寺是京城施粥的主要地点,百姓聚集最多,赵承选择在这里 “现身”,显然是想借助百姓的混乱,趁机宣扬自己的 “新主” 身份。她立刻让人去广济寺加强守卫,在寺庙的各个角落布置暗哨,同时让人提前将寺庙里的粥棚搬到开阔地带,便于监控。
十二月初七,腊八节的前一天。林靖远带着禁军在广济寺周边布下天罗地网,沈清婉则抱着我坐在寺庙附近的茶馆里,观察着来往的人群。茶馆里的百姓都在讨论腊八节的施粥,没人注意到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人正悄悄往粥棚的方向移动,他们腰间鼓鼓的,显然藏着兵器。
“动手!” 林靖远一声令下,暗哨们立刻冲上去,将那几个粗布衣裳的人按在地上。从他们身上搜出了短刀和迷魂散,还有一张广济寺的地形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施粥点的位置,旁边写着 “腊八节辰时,放烟为号,劫持百姓”。“辰时放烟!” 沈清婉握紧地形图,“还有一天时间,咱们得做好万全准备。”
十二月初八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百姓们就陆续往广济寺赶去。林靖远带着禁军在寺庙周边巡逻,沈清婉则抱着我坐在施粥点附近的茶棚里,目光紧紧盯着人群。辰时一到,远处突然升起一股黑烟 —— 是赵承的信号!可没等他的人动手,埋伏在周围的禁军就冲了出来,将隐藏在百姓中的同伙全部抓获。
“赵承,别躲了!” 林靖远拔剑指向寺庙的大雄宝殿,“你的同伙都被抓了,你以为还能逃掉吗?” 宝殿里传来一阵冷笑,赵承穿着一身前朝龙袍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长剑,身后跟着十几个亲信:“林靖远,你以为抓了我的人就能赢吗?我早就在粥里下了迷魂散,再过半个时辰,百姓们就会失去神智,到时候,京城就是我的了!”
沈清婉心里一沉,刚想让人分发醒神丸,就见百姓们纷纷捂着肚子,脸色苍白 —— 粥里果然有问题!可就在这时,太医院的太医们推着药车赶来,将醒神丸制成的汤药分发给百姓。百姓们服用后,很快就恢复了神智,赵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不可能!你怎么会有解药!” 赵承疯了一样冲上来,林靖远拔剑挡住他的攻击,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赵承的剑法虽然凌厉,却不是林靖远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林靖远一剑划伤了胳膊,长剑掉在地上。护卫们立刻冲上去,将赵承和他的亲信团团围住。
赵承瘫坐在地上,眼神里满是不甘:“为什么每次都赢不了……” 林靖远走到他面前,声音冰冷:“你勾结墨先生,想颠覆朝廷,残害百姓,早就注定会失败!” 他让人将赵承押入天牢,又让人清理广济寺的混乱,安抚受惊的百姓。
京城的危机终于解除,沈清婉抱着我回到国公府,看着满院的腊梅,心里终于松了口气:“终于结束了!赵承被抓,墨先生的同伙也被清除,京城可以太平了!”
可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护卫跑进来禀报:“夫人,不好了!天牢里的赵承突然说‘墨先生还有一个秘密据点,在西域的‘火焰山’,那里藏着能毁灭京城的‘火龙炮’,正月十五,炮响城破’!”
沈清婉和林靖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 —— 火焰山?火龙炮?墨先生竟然在西域还藏着如此强大的武器!院子里的腊梅还在盛开,可两人的心里,却瞬间被阴影笼罩。我窝在沈清婉怀里,小爪子紧紧攥着她的衣襟,心里清楚 —— 一场与火龙炮相关的更大危机,正在西域悄然酝酿,而他们,必须在正月十五之前,找到火焰山的秘密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