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一声令下,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了进去,东突厥的军队瞬间崩溃,颉利可汗想跑,结果被李靖的士兵活捉了。
(????)
这一战,李靖彻底消灭了东突厥的主力,把唐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贝加尔湖附近,李世民收到消息后,激动得哭了:
“当年渭水之盟的耻辱,今天终于洗雪了!”
他还亲自给李靖设宴庆功,拍着他的肩膀说:
“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啊!”
??( ? )??
后来李靖回长安时,百姓都跑到街上围观,有人喊:
“李将军,您真是太厉害了,把突厥人打得落花流水!”
李靖笑着说:
“不是我厉害,是颉利可汗太笨———
他以为我会遵守命令停止进攻,我偏不;
他以为我老了打不动了,我偏要让他看看,老将军也能打胜仗!”
*?((???))?*
四、晚年生活:从“战神”到“兵法大师”的转型~
(u??u?)
破东突厥之后,李靖成了唐朝的“国民英雄”,走到哪儿都有人围观。
李世民也特别信任他,让他担任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参与朝政。
但李靖却一点都不开心———
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喜欢搞政治,每天上班除了讨论军事,其他的事都不掺和~
同事们都笑他:
“李仆射,你这是把办公室当成军营了啊!”
(?o?o)
后来李靖干脆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回家养老。
李世民多次挽留,他都拒绝了:
“陛下,我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如以前灵光了,再占着宰相的位置,会耽误国家大事的。
您就让我回家写兵法吧,也好给后人留点东西。”
李世民没办法,只好同意了,还赐给他一座大房子,让他安心养老。
╭(°A°`)╮
李靖回家后,真的一门心思写兵法,他把自己一辈子打仗的经验都总结了出来,写成了《李卫公兵法》。
这本书后来成了唐朝的“军事教科书”,连李世民都经常派人去他家借来看,还跟他讨论:
“李将军,你这书上说的‘速战速决’,要是遇到像吐谷浑这样的游牧民族,该怎么用啊?”
(?°?д°?)
说到吐谷浑,就不得不提李靖的“最后一战”。
公元635年,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带兵骚扰唐朝的边境,李世民想派李靖去讨伐,但又觉得他年纪大了,不好意思开口。
李靖听说后,主动跑到宫里,对李世民说:
“陛下,吐谷浑这小子敢欺负到咱们头上,我愿意带兵去收拾他!别看我65岁了,照样能骑马打仗!”
(??w??)
李世民特别感动,立刻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大军讨伐吐谷浑。
吐谷浑的军队跟东突厥不一样,他们擅长打游击,打不过就跑,还把沿途的粮草都烧了,想让唐军断粮。
李靖却一点不慌,他兵分两路,一路从正面进攻,一路绕到吐谷浑的后方,前后夹击。
(っ?3??????
当时正是冬天,天气特别冷,唐军的士兵都冻得受不了,有人劝李靖:
“将军,咱们先撤回去吧,等春天再打?”
李靖却摇头:
“吐谷浑就是想拖到春天,咱们偏要在冬天打垮他们!”
他亲自带头骑马行军,士兵们看老将军都这么拼,也都鼓起了勇气,跟着他一路追击。
?(???~???)∫?
最后,李靖的军队在乌海(今青海苦海)追上了吐谷浑的主力,经过一场激战,唐军大获全胜,伏允可汗自杀身亡,吐谷浑的王子慕容顺率领部众投降唐朝。
这一战,李靖彻底平定了吐谷浑,把唐朝的疆域扩展到了青海湖附近。
?(? ? 3?)??
打完这一战,李靖真的彻底退休了,他回家后再也没出过门,一门心思写兵法、教徒弟。
他的徒弟后来都成了唐朝的名将,比如薛仁贵、苏定方等,都深受他的影响。
有人问李靖:
“将军,您一辈子打了那么多胜仗,最骄傲的是哪一场?”
李靖笑着说:
“哪一场都不骄傲,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该做的事———
保家卫国,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ˊ?ˋ*)?
五、从历史名将到托塔李天王:李靖的“封神之路”~
(づ ̄ 3 ̄)づ
李靖活着时是大唐的“战神”,死了之后却被老百姓“封神”,成了神话里的托塔李天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跟三个原因有关:
(?˙?˙?)
首先,李靖的“形象符合天神标准”。
《旧唐书》说他“姿貌瑰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身高1米8,浓眉大眼,自带威严感”。
这种形象跟传说中“托塔李天王”的“威风凛凛”不谋而合,老百姓一看就觉得“这将军死了肯定不是凡人”。
(*?︶?*).。.:*?
其次,李靖的“战绩太逆天”。
他一辈子灭了萧铣、东突厥、吐谷浑三个政权,还没打过败仗,简直就是“战神本神”。
老百姓觉得“这么厉害的人,肯定有神仙保佑,死后也能变成神仙”。
而且他跟舅舅韩擒虎不一样,韩擒虎是“阎罗王”,管地府;
李靖是“托塔李天王”,管天庭,刚好形成了“天地两开花”的局面。
←_←
最后,唐朝的“造神运动”推波助澜。
李世民为了巩固统治,故意渲染李靖的“神性”,比如他灭东突厥时“三千骑兵破十万大军”,灭吐谷浑时“冬天行军千里”,这些事都被添油加醋地传播,时间长了,老百姓就觉得“李靖不是凡人,是天上派下来的神仙”。
( ˙-˙ )
到了宋朝,李靖的“封神之路”又进了一步。
当时的话本小说里,开始把李靖写成“手持宝塔、能降妖除魔”的天神,还给他加了个“托塔李天王”的称号。
据说这个“宝塔”是如来佛祖赐给他的,专门用来对付他的儿子哪吒———
这就是后来《西游记》《封神演义》里“托塔李天王”形象的由来。
(☆_☆)
有人调侃李靖:
“你舅舅是阎罗王,你是托塔李天王,你们家这是‘地府+天庭’双保险啊!”
李靖要是泉下有知,估计会笑着说:
“我舅舅是死后当阎罗,我是死后当天王,咱们老李家就是这么厉害!”
(☆_☆)
六、:大唐军神的“终极浪漫”
(~_~;)
李靖的一生,就像一场“爽文+神话”的混合剧本:
出身名门,差点领盒饭,靠一句话逆风翻盘;
一辈子打了无数胜仗,灭了三个政权,却不居功自傲;
晚年躲在家里写兵法,还被徒弟们尊为“兵法大师”;
死后更厉害,直接跨界封神,成了神话里的托塔李天王。
=????=????(●???● |||)
但他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他的战功,也不是他的爵位,而是他身上的“反差感”———
明明是个能在战场上一刀砍断敌人脖子的猛将,却能在灭萧铣后温柔对待百姓;
明明是个“战神”,却不喜欢搞政治,甘愿回家养老;
明明是个历史人物,却能走进民间传说,成为老百姓口中的“托塔李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