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屏幕上,画面切换,预示着下一位歌手的登场。
同样来自贺凡公司的黄珊珊站在舞台中央,神情宁静而专注。
这首歌贺凡斟酌了很久,最终决定拿出来在春晚的舞台上呈现。
要知道,这首歌在前世原本是一首男女对唱的作品,同样是在春晚的舞台上唱响大江南北,以其真挚的亲情主题打动无数人的心。
但这一次,贺凡特意将其改编为黄珊珊的独唱版本,赋予了这首歌新的生命力。
舞台上,舞蹈演员们已经开始表演,他们的组合很有深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仿佛一个大家庭的缩影。
柔和的音乐缓缓响起,黄珊珊合着节拍,轻轻开口演唱。
她那温暖而富有磁性的嗓音瞬间抓住了每个人的心: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
黄珊珊一开口,就用她饱含深情的演唱抓住了每一位听众的耳朵和心绪。
这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的歌曲,它所蕴含的人间至情,正是其得以流传的根本。
歌曲旋律和节奏都很简单,音程跨度不大,音乐风格朴实无华。
不附庸风雅,不故作深沉,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炫技的雕琢,没有花哨的修饰。
音乐质朴平和,情真意切,于朴素中见真实,满含着对老人的关爱与牵挂。
尤其是“常回家看看”这句最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亲情最真实的表达。
它既是父母饱含热泪的呼唤,也是在外奔波儿女挂在心头的期盼。
这既是歌曲的灵魂所在,也是点睛之笔。
它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内心回响,触动了社会脉搏,唱到了人们心坎里,唤醒了回家的渴望。
歌曲流畅舒展,平易近人,朗朗上口。
这首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家的那份深情,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声。
它提醒着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要多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
……
电视机前,许多观众都听得格外认真。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他们或许没有很高的音乐鉴赏水平,但一句“常回家看看”,仿佛直接唱进了他们的心坎里。
一位老大爷摘下老花镜,轻轻擦拭眼角;老太太则不住地点头,嘴里喃喃道:“唱得真好,真好。”
而此时,网络直播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
平时喜欢边看边发弹幕的网友们,此刻都完全沉浸在歌声中,忘记了打字。
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地听完这首歌,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情。
弹幕区罕见地出现了空白,直到歌曲过半,才零星飘过几条:“感动”、“想家了”、“明天就回家”……
……
回到舞台现场,黄珊珊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演唱。
她的脑海里没有任何杂念,只有对歌曲的理解和诠释。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
……
演唱结束,黄珊珊深深鞠躬。
观众席上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掌声,许多人边鼓掌边擦拭眼泪。
这时的网络直播间才瞬间热闹起来,弹幕如潮水般涌来:
“唱得太好啦!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动人的歌”
“不过这个女歌手是谁啊?唱功如此厉害居然我不认识呢!”
“楼上几岁了?”
“16岁,怎么样?羡慕嫉妒恨吧。”
“切,一看就知道你这样的小屁孩只喜欢那些小鲜肉跟娘娘腔。告诉你,这位女歌手叫黄珊珊,乃是帅凡公司的签约艺人,虽然说长得有些普通,但人家可是实力唱将,否则人家帅凡会签她?”
“原来是帅凡公司的啊,难怪唱得这么好听,话说之前的那位男歌手好像也是帅凡公司的啊。”
“是啊,哈哈,我现在就想知道那些靠脸吃饭的家伙们现在脸痛不痛,你们发现没,本届春晚的歌唱类节目,都是真唱呢。”
“咦,楼上也发现了吗,以前的春晚,那些流量明星都他娘的假唱,事后被观众发现了还他娘的强词夺理说假唱也是自己的录音,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
“我记得某位女歌手开演唱会,跟观众互动时,手上戒指被观众拿掉了,那歌手说了一句把戒指还给我,可是同时歌声居然还在进行,假唱被抓了个现行,简直假到一比。”
“我知道那位歌手是谁呢?”
“是谁?”
“叫娜英,好像是满族的。”
“呵呵,这下打脸了吧,看看人家贺凡选的歌手,个个实力派”
“这才是真正的歌手,用实力说话,而不是靠脸吃饭”
“爱了爱了,从此对贺凡公司的艺人路转粉”
……
事实上,春晚领导小组一开始曾与贺凡商议,提议在直播当晚,歌唱类节目能否采用对口型的方式。
但这个提议刚一提出,就被贺凡严词拒绝。
“开玩笑,在我掌控的春晚上,你居然跟我提假唱。”贺凡当时的态度十分坚决。
“其他人的春晚我不管,而且也没那个闲心,但是在我的春晚上,你可以唱得有瑕疵,毕竟人不是机器,难免会出现失误。但如果你想对口型,那对不起,你从哪儿来就回哪儿去。”
假唱?想都别想。
贺凡从第一天接手春晚就对所有歌手明确表示:“我的春晚,只接受真唱。”
……
电视上,主持人一番串场词过后,只见一家三口出现在舞台上。
他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蒙古族服装,显得格外亲切可爱。
字幕显示:
《吉祥三宝》
演唱:xxx,xxx,xxx
作词:贺凡
作曲:贺凡
看到字幕,观众已经不觉得惊奇了。
看来,只要是春晚的新歌,作词作曲必定是贺凡一手包办。
首先是小女孩用清脆稚嫩的嗓音唱道:
“爸爸。”
爸爸用浑厚的声音回应:“哎”
小女孩继续唱:“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爸爸:“对啦。”
小女孩:“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啦?”
爸爸:“在天上。”
小女孩:“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
爸爸:“他回家啦。”
爸爸妈妈女儿合唱:“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接着小女孩转向妈妈:“妈妈。”
妈妈温柔回应:“哎。”
小女孩:“叶子绿了什么时候开花?”
妈妈:“等夏天来了。”
小女孩:“花儿红了果实能去摘吗?”
妈妈:“等秋天到啦。”
小女孩:“果实种在土里能发芽吗?”
妈妈:“她会长大的!”
三人再次合唱:“花儿叶子果实就是吉祥的一家。”
……
实际上,这首歌在贺凡的前世有两个不同版本。
今晚在春晚上,贺凡特意做了一个混合版本,在后半部分加入了蒙古语演唱。
果然,蒙古语部分开始了,首先由饰演妈妈的歌手演唱。
电视画面上同时配有汉语字幕对照:
“ma sa la ou den gu lu you vi.”(让我听听你的声音)
“ma kui”(很好听)
“a pa ci ci si jinjimsi gu lu you vi.”(爸爸的声音也很棒)
“you vi”(是的)
“a ou nei de jinjimsi gu lu you vi”(我们在一起)
“ou ken mo de”(永远不分离)
“ou run lou ri yi sen gu si ri~wu~lei~”(我们是吉祥幸福的一家)
“ooooooaaaaoooo!”(合唱部分)
……
这新颖的表演形式立刻吸引了观众注意。
蒙古语部分虽然听不懂,但优美的旋律和歌手真挚的演绎,跨越了语言的障碍。
电视前的观众看着字幕,感受着音乐带来的温暖与快乐。
网络上又掀起一阵讨论热潮:
“贺凡真是太有才了,连蒙古语歌曲都能写”
“这家人的和声太好听了,听得心里暖暖的”
“小女孩的声音好可爱,像清泉一样清澈”
“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不分语言,直达心灵”
“已经循环播放了,太好听了”
“贺凡公司真是人才辈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