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那艘暗蓝色星舰残骸的过程,如同蝼蚁仰望倾颓的山岳。越是接近,越能感受到其规模的宏大与损毁的严重。舰体断裂处参差不齐,边缘呈现出被某种巨力强行撕扯、乃至部分规则结构被“溶解”的可怕痕迹。暗蓝色的外壳上布满了撞击坑与能量灼烧的焦黑,一些区域甚至还在极其缓慢地逸散着微弱的、属性未知的能量辉光,如同垂死巨兽尚未冷却的血液。
陈麒驱动着依附的金属残骸,如同卫星般环绕这艘星舰残骸缓缓移动,寻找着可能的入口。他不敢贸然接触那些仍在逸散能量的区域,也不敢靠近断裂面那极不稳定的规则结构。他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完整、能量沉寂的舰体部分,以及一个可供他这微弱意识通行的缺口。
搜寻良久,他在一块相对完好的、标记着奇异符号(似是一种非源海体系的文字)的舰体装甲板上,发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缝。裂缝边缘规则相对稳定,并无能量泄露,大小刚好容他的意识体勉强通过。
没有犹豫,陈麒小心翼翼地脱离依附的金属残骸,将自身稀薄的意识凝聚到极致,如同一缕青烟,钻入了那道裂缝之中。
内部并非预想中的一片漆黑或混乱。
踏入(意识层面的)舰体的瞬间,陈麒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规则环境。这里的规则基调并非源海的“理念喧嚣”,也非沉眠之基的“绝对沉寂”,更非归墟的“万物终焉”,而是一种……高度秩序化、结构化,却又带着某种冰冷逻辑与精密计算感的氛围。空气(如果这里有空气的话)中弥漫着一种类似金属与臭氧混合的、非生命体的味道,四周墙壁流淌着黯淡的、如同电路板纹路般的能量线条,偶尔闪烁一下,照亮前方幽深而复杂的通道。
这艘星舰的内部结构,其科技层次与规则运用方式,远超陈麒在源海见过的任何造物。通道四通八达,如同钢铁丛林中的蚁穴,许多区域因为能量中断而一片黑暗,部分通道则被扭曲的金属或凝固的、如同琉璃般的能量屏障堵塞。
陈麒如同一个闯入巨人迷宫的灵魂,谨慎地沿着尚有微弱能量指示的通道向前探索。他的感知被压缩在极小的范围内,警惕着可能存在的自动防御系统、能量陷阱或是……其他同样滞留于此的“东西”。
沿途,他看到了许多无法理解的设备与舱室。有的舱室内悬浮着无数细小的、如同繁星般的数据晶体,但大多已经黯淡无光;有的地方摆放着类似操作台的结构,上面布满了陌生的符号与按钮;他还经过了一个巨大的、如同生态园般的区域,但其内的植物早已化为灰色的规则尘埃,只剩下一些扭曲的金属框架。
死寂。除了他自身那微弱的意识波动,整个星舰内部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金属结构因应力变化而产生的细微“吱嘎”声,提醒着这艘巨舰曾经的活力与如今的衰亡。
他的目标很明确——寻找类似舰桥或核心数据库的区域。那里最有可能保存着他需要的信息。
遵循着对能量流转痕迹的微弱感知,以及对大型造物通用结构布局的推测(尽管不同文明差异巨大,但某些功能区的集中性似乎存在共性),陈麒在迷宫般的通道中艰难前行。期间,他触发了几次微弱的能量残留,引动了一些无害的灯光闪烁或门禁开关的无效运作,但并未激活任何明显的防御机制。或许,这艘星舰的能源与防御系统,早已在最终的灾难中彻底瘫痪。
不知穿梭了多久,他终于抵达了一扇异常宏伟、由某种暗金色未知金属构成的巨大门前。门扉紧闭,表面刻满了复杂的、仿佛蕴含某种数学至理的几何纹路,中心位置有一个明显的、应该是用于身份验证或能量输入的凹槽。
门后,传来了比其他区域更加强烈的、结构化的规则波动,以及……一丝与他“动态导航”模块中星图碎片的共鸣!
就是这里!
陈麒尝试推动(意识层面的)大门,纹丝不动。他又尝试将自身微弱的意识探入那个凹槽,毫无反应。星舰的能源已断,常规开启方式显然无效。
他仔细观察着门扉的结构与周围的墙壁。最终,在门轴上方一处不起眼的、覆盖着尘埃的检修面板处,他发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能量泄露痕迹。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或受损,这里的内部能量管线并未完全隔绝。
一个冒险的想法浮现。他能否引导自身那微弱的力量,模拟出与这星舰规则体系相契合的某种“激活信号”或“应急指令”,通过这处泄露点,短暂“欺骗”门禁系统?
他再次调动起那濒临枯竭的“动态平衡”之力,演化适应性介层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开始分析那泄露出的微弱能量属性,并尝试模拟、重构。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逆向工程。他必须理解这种陌生规则体系的底层逻辑,哪怕只是皮毛。时间一点点流逝,他的意识因过度消耗而变得更加透明。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振荡后,他模拟出了一段极其简短、似乎代表着“紧急访问”或“最低权限唤醒”的规则信号!
他将这段模拟信号,如同最细微的电流,小心翼翼地注入那能量泄露点。
嗡……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沉眠巨兽被打扰的低鸣,自门扉内部传来。门扉上那些黯淡的几何纹路,如同被注入了稀薄的血液般,极其缓慢地、一格一格地亮起了微弱的蓝光!
紧接着,那扇巨大的暗金色门扉,发出了沉重而艰涩的金属摩擦声,缓缓地、向内打开了一道仅容意识体通过的缝隙!
成功了!
陈麒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地穿过门缝。
门后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无比广阔、呈半球形的巨大空间——舰桥。
环形的墙壁由巨大的观测窗构成,窗外并非星空,而是这片规则废墟带光怪陆离、破碎混乱的景象,如同透过破碎的万花筒观看世界。舰桥中央,是一个庞大的、由无数全息界面与操作节点构成的指挥平台,尽管大部分屏幕已经漆黑,但仍有少数几块较小的屏幕,顽强地闪烁着断断续续的、充满未知符号与数据流的微光。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浮在指挥平台正上方的一个巨大无比的、由纯净能量构成的三维星图!
尽管这星图也因能量不足而显得黯淡、残缺,许多区域模糊不清甚至缺失,但其展现出的广袤与精密,依旧让陈麒震撼不已!那并非“织网者”蓝图或他记录的碎片那种相对抽象的规则坐标图,而是一个更加直观、更加具象化的宇宙模型!无数色彩各异、形态不同的光点(代表不同规则基底或世界)在其中闪烁,由无数细密的光线(代表可能的航路或连接)相互连接,构成了一张浩瀚无垠的多元宇宙网络!
而其中几个光点的规则波动,正与他“动态导航”模块中记录的星图碎片,以及他自身对源海、沉眠之基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艘星舰,果然拥有跨基底航行的能力,并且绘制了远比“织网者”更加详细和直观的万界星图!
陈麒的意识迫不及待地靠近那巨大的星图,如同饥渴的旅人扑向甘泉。他贪婪地记录着每一个可见的细节,尤其是那些与他已知坐标产生共鸣的区域,以及连接它们的光线所代表的规则参数。
有了这份相对完整的星图,他的“动态导航”模块将得到质的飞跃!虽然依旧无法做到绝对精准,但定位的成功率和效率将大大提升!
然而,就在他沉浸于获取知识的喜悦时,舰桥角落,一个原本沉寂的、如同立柱般的设备,突然发出了“嘀”的一声轻响,顶端的传感器亮起了一点微弱的红光,缓缓转向了陈麒所在的位置。
一个冰冷、机械、毫无生命气息的声音,用他无法理解、却通过规则共鸣直接作用于他意识的语言,突兀地在空旷的舰桥中响起:
【检测到未知意识体侵入……】
【规则特征分析……非登记在册船员……非友好单位信号……】
【数据库比对……匹配度低于阈值……】
【判定:入侵者。】
【启动……最低级别……净化协议。】
陈麒的心,猛地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