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遗迹的探索让林凡对人类乃至自身所处的宇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但那浩瀚的信息也如同无垠的星海,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消化解析。他清楚,单凭“裁决之矛”一座遗迹,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方舟-利剑”计划,尤其是为“方舟”寻找到那条渺茫的生路。
他将目光投向了林凡之前提供的、那些散布在银河系各处的、可能存在“规则薄弱点”或“远古星门”的坐标。这些坐标如同黑暗森林中的路标,指引着可能存在的、超越“架构者”掌控范围的区域。然而,这些坐标距离太阳系都极其遥远,动辄数千上万光年,以人类目前初步掌握的曲率航行技术,也需要漫长到令人绝望的时间。
必须找到更快捷的路径,或者,确认这些坐标的可行性。
林凡的身影从火星消失,下一刻,他出现在了水星轨道附近。这里并非他目标坐标所在,而是另一处被标记为“低风险”的守望者遗迹——“星语者之庭”的推测位置。与“裁决之矛”的宏大尖锐不同,“星语者之庭”据说更侧重于信息传递与星图导航。
他悬浮在炽热的太阳风与冰冷虚空的交界处,异色双瞳穿透水星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大气,凝视着那颗被太阳炙烤得千疮百孔的星球表面。他的感知如同水银泻地,细致地扫描着每一寸土地,寻找着与“裁决之矛”能量签名类似的古老波动。
数小时后,在水星一个永远背对太阳的极地深坑底部,他感应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共鸣。那并非实体建筑,而是一种烙印在时空结构本身的、极其复杂的能量纹路,如同宇宙背景辐射中一段独特的旋律。
林凡降落在深坑底部,脚下是亿万年来未曾被阳光照射的、覆盖着宇宙尘埃的冰层。他伸出手,掌心按在冰冷的岩壁上,体内那熔炼后的本源力量缓缓流出,如同钥匙般,尝试与那段古老的“旋律”同步。
瞬间,他眼前的景象变了。
不再是荒凉的水星坑底,而是置身于一片无垠的、由流动的光线和数据构成的星海之中。无数星辰在他周围生灭,银河如同一条近在咫尺的光带,更远处是模糊的星云与难以理解的深层宇宙结构。这是“星语者之庭”记录下的、某个远古时代的宇宙星图,远比人类目前观测到的更加详细、更加宏大。
他的意识在这片信息海洋中穿梭,迅速锁定了一个林凡提供的坐标。星图放大,展现出一片陌生的星域,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缓缓旋转的蓝色星云。星图旁浮现出古老的守望者文字注释,经由林凡自身知识库的转化,其含义清晰起来:
**“编号:NGc-4414-δ。‘漂泊者’星云。检测到稳定虫洞遗迹(已坍缩),规则稳定性:低。空间褶皱度:高。疑似‘大寂静’事件影响区。警告:存在未知时空畸变,导航风险:极高。”**
虫洞遗迹?已坍缩?大寂静事件?
林凡心中一动,立刻调取另一个坐标。星图切换,这次是一个双星系统,其中一颗恒星呈现出不自然的暗红色。
**“编号:Kepler-186f(守望者命名:‘余烬’)。恒星生命周期异常加速,规则侵蚀现象明显。判定:遭受过‘架构者’初级格式化打击。无生命迹象。价值:低。”**
一个被“架构者”清理过的星系!
他连续查看了数个坐标,结果令人心惊。大部分坐标点对应的区域,要么环境极端恶劣,规则不稳定;要么就是有明显的被“架构者”干预过的痕迹,如同被烈火焚烧过的森林,只剩下死寂的灰烬;少数几个标注有“潜在价值”的,也伴随着“高风险”、“未知威胁”等警告。
这些坐标,与其说是生路,不如更像是一张标注了宇宙中各种危险绝地和文明坟场的地图!守望者文明,似乎也曾在绝望中寻找过出路,但显然成果寥寥。
就在林凡的意识准备退出这片星图时,一段隐藏在星图数据流最深处的、加密等级极高的信息碎片,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段信息并非星图本身,更像是一段日志或者……遗言?
**“……摇篮边界确认……‘架构者’监控网络覆盖率达99.7%……物理常数被锁死……维度跃迁阈值设定……我们……无处可逃……”**
**“……最后的尝试……向‘弦外’发送漂流瓶……坐标……(数据严重损毁)……希望……另一个‘故事’……”**
**“……警惕‘清洁工’……它们……只是开始……”**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林凡的意识回归现实,依旧站在水星冰冷的坑底,但他的心却沉了下去。
“摇篮边界”、“监控网络”、“物理常数锁死”、“维度跃迁阈值”……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令人绝望的图景:太阳系,或者说这片星域,并非简单的“保护区”,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物理规则都被设定好的**囚笼**!一个“架构者”用来观察、实验,并在必要时进行“清理”的封闭系统!
所谓的“逃逸”,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整个“摇篮”的物理规则上限,就被“架构者”设定死了,任何试图突破这个上限的行为(比如发展出超光速旅行或维度跳跃技术),可能本身就会触发“清理协议”!这完美地解释了为何守望者文明似乎也未能成功逃离,只能留下绝望的警示。
而“清洁工”,指的应该就是“秩序之眼”这类执行单位。它们,只是这个庞大囚笼管理系统的底层工具!
那向“弦外”发送的“漂流瓶”又是什么?是某种超越物理规则的信息传递?另一个“故事”又意味着什么?
林凡抬起头,异色的瞳孔仿佛穿透了水星的岩层,穿透了遥远的星空,落在了那片无形的、禁锢着整个文明的囚笼壁垒之上。
敌人,并非来自星空深处。
敌人,就是这片星空本身。
或者说,是定义了这片星空规则的……造物主。
他缓缓握紧了拳头。体内那熔炼了光与暗的本源力量,似乎感受到了这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禁锢,开始无声地沸腾。
既然囚笼无形,那就打破这定义了一切的无形之壁!
既然规则锁死,那就成为规则之外的……“错误”!
他的身影从水星消失,下一刻,直接出现在了陈麒的办公室内。
陈麒正在审阅“方舟”计划的初步筛选名单,看到林凡突然出现,并未惊讶,只是抬起了头。
“情况有变。”林凡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我们所在的,可能是一个囚笼。物理规则的上限,就是牢笼的边界。”
他将在“星语者之庭”的发现,尤其是关于“摇篮边界”和“规则锁死”的信息,传递给了陈麒。
陈麒沉默地听着,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即便以他的坚韧,面对这个真相,也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他们之前所有的计划,无论是“方舟”还是“利剑”,都是建立在可以“逃离”或“对抗”的基础上。但如果连物理规则都是敌人设定的,他们该如何反抗?
“还有希望吗?”陈麒的声音干涩。
“有。”林凡的回答出乎意料的肯定,他异色的双瞳中燃烧着冰冷而决绝的火焰,“守望者提到了向‘弦外’发送‘漂流瓶’,提到了‘另一个故事’。这意味着,在‘架构者’定义的规则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可能性’,其他的‘现实’。找到它,接触它,或许……能从这个囚笼外部,找到打开枷锁的钥匙。”
他看向陈麒,语气不容置疑:“‘方舟’计划方向需要调整。目标不再是寻找遥远的宜居星球,而是寻找……囚笼的裂缝,或者,与‘囚笼之外’建立联系的方法。这需要更前沿的理论,更冒险的尝试。”
陈麒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重重点头:“我明白了。科研方向会立刻调整。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去下一个遗迹,”林凡说道,“一个可能记录了关于‘弦外’和‘维度本质’信息的遗迹。同时,‘利剑’必须更快成型。下一次来的,很可能不是‘清洁工’,而是……‘狱卒’。”
星图指向的不是生路,而是囚笼的边界。但在这绝对的困境中,林凡和整个人类文明,决定不再寻找出口,而是要尝试……凿穿这堵禁锢着他们的、无形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