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陈静在暗处的支持和鼓励,李双林调整了策略。他不再与马文斌在会议桌上进行无谓的、消耗精力的正面争执,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抓落实和寻找关键突破口上。
对于“效能革命”,他指示督导组扩大暗访范围,不仅查基层窗口,更要查中层干部,甚至不定期抽查班子成员的工作状态和效率,并且将发现问题和处理结果定期在镇政府内部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干部监督。这一招,让很多原本抱着侥幸心理的干部彻底收起了怠慢之心。
对于“乡村振兴攻坚”,他绕过马文斌设置的一些程序性障碍,直接带领孙莉和工作专班,跑市里、跑县里,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广泛接触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公司,用实实在在的项目前景和青云镇正在改善的营商环境来吸引投资。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清零”,他则依靠王建国和张斌这两员得力干将,一个从纪委角度梳理线索,一个从公安角度调查取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李双林的务实和高效,赢得了越来越多中层干部和基层群众的认可,他的威望在实干中不断提升。这让马文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发现自己擅长的“太极拳”和“软钉子”,在李双林这种以实绩说话、步步紧逼的风格面前,效果正在逐渐减弱。尤其是李双林似乎得到了县纪委陈静某种程度的支持,这更让他如坐针毡。
不能再这样被动下去了!马文斌决定主动出击,而且要用更狠、更毒辣的手段。
他精心挑选了一个时机,在一个周末的晚上,约见了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在关键部门担任副职的心腹,地点选在了镇郊一家极其隐蔽的私人农庄。
房间里烟雾缭绕,马文斌失去了往日的笑容,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各位,情况大家都看到了。”马文斌弹了弹烟灰,声音低沉而冰冷,“李书记这是不给我们留活路啊!他的三把火,看起来是针对工作,实际上呢?‘效能革命’剑指我们这些老同志的工作方式,‘乡村振兴’是想另起炉灶,培植他自己的势力,‘历史问题清零’更狠,那是要挖我们的根啊!再让他这么搞下去,青云镇还有我们立足之地吗?”
在座的几人,都是在青云镇盘踞多年,与马文斌利益捆绑极深的干部。他们纷纷附和,表达着对李双林的不满和恐惧。
“马镇长,您说得对!李双林太霸道了,简直是个活阎王!”
“他现在到处安插自己的人,你看那个张帆,以前就是个不起眼的办公室副主任,现在被他提拔起来负责创新园区,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还有党政办那个新来的小王,成了他的传声筒,动不动就拿李书记压人!”
“照这么下去,我们这些老家伙迟早被他扫地出门!”
马文斌听着众人的抱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光抱怨没用!我们必须主动反击!他现在风头正劲,明着跟他干,我们占不到便宜。但是,我们可以从别的方面入手……”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李双林不是喜欢提拔年轻人,重用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吗?我们就从这里做文章!你们想办法,收集一下李双林重用张帆、小王,还有之前他力保的那个派出所副所长赵国庆的材料。重点突出他‘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排斥异己’!要写得有鼻子有眼,比如张帆是他什么远房亲戚的同学的表弟之类的,这种模糊但又引人联想的关系,要多编造几条!还有,把他破格提拔这几个人,和之前被处理的几个干部联系起来,就说他是在清除异己,安插亲信,搞‘李家军’!”
一个心腹有些犹豫:“马镇长,这样……能行吗?这些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没有真凭实据啊。”
“要什么真凭实据?”马文斌冷笑一声,“舆论杀人,需要证据吗?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把水搅浑!只要举报信送到县委、市委主要领导和组织部、纪委,就算查无实据,也能在他身上泼一身脏水!上面领导会怎么想?一个喜欢搞‘小圈子’、‘排除异己’的干部,还能不能重用?到时候,不用我们动手,自然有人会对他产生看法,他的那些改革措施,也会被打上‘培植个人势力’的标签!我看他还怎么嚣张!”
众人闻言,眼睛都亮了起来,纷纷赞叹马文斌此计高明。
“记住,”马文斌严厉地叮嘱,“这件事,必须做得隐秘!举报信要用匿名,或者找完全不相干、信得过的人去寄送。内容要把握好火候,既要尖锐,又不能太过离谱。主要围绕‘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排除异己’这几点来写。另外,县里那边,刘县长也会安排人配合,在一些小圈子里‘无意中’散播这些言论。我们要形成上下呼应,让他百口莫辩!”
一场针对李双林的、极其阴险的舆论绞杀,就在这个烟雾弥漫的夜晚,悄然拉开了序幕。
几天后,数封内容大同小异、打印工整的匿名举报信,分别寄送到了清源县委书记杨国威、县长刘国栋、市委组织部、市纪委主要领导的案头。信中详细“列举”了李双林在青云镇“任人唯亲”、“大搞李家军”的种种“罪状”:
“李双林同志担任书记以来,大力提拔其亲信张帆(原办公室副主任,无突出政绩)担任创新园区管委会主任(副科级),破格重用,令人费解;其贴身秘书小王(参加工作仅两年),被赋予极大权力,时常代表李双林发号施令,干扰正常办公秩序;派出所副所长赵国庆,因在王猛案中紧跟李双林,获得重用,而此前与李双林有过工作分歧的几名老同志,则被边缘化或调离重要岗位……李双林此种做法,严重破坏了青云镇干部队伍的团结,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小圈子’,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目的令人深思……长此以往,青云镇恐将沦为李双林的‘家天下’,恳请上级领导明察!”
与此同时,在清源县的一些酒局、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关于李双林“排除异己”、“用人唯亲”的议论也开始悄然流传。这些议论看似无意,却总能精准地传到一些关键人物的耳朵里。
马文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听着心腹汇报着举报信已经发出、舆论开始发酵的消息,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一丝阴冷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李双林被这突如其来的脏水搞得焦头烂额、名誉扫地的样子。
李双林,你不是能干嘛?你不是有魄力嘛?我看你这下,怎么洗得清!这盆脏水,我要让你沾上了,就甩不掉!对手的阴招终于出手,危机正式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