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铺就的城墙上插满箭矢,唯有女墙下的死角形成一道狭长的安全地带。
箭雨之下,人影扭曲,鲜血蔓延,宛如地狱。
郭子兴仍立于城头,四五名侍卫举盾将他严密护住。
孙德崖站在一旁,骂骂咧咧道:“这帮疯子,今天射上来的箭少说有一万支,败家玩意儿!”
他竟破天荒地替敌人心疼起军资来。
蹲在郭子兴身旁的马秀英紧皱眉头,总觉得今日敌军的举动异常。
濠州城下,蒙元军营中,身着汉服的野先面色狰狞,在帐内来回踱步。今日攻城,他连面都未露。
只因江南大营失陷、金陵城破的消息终于传来。
“混账!海牙这蠢货,两万人竟守不住金陵!朱慕这反贼,老子真是瞎了眼,还给他的水晶楼捧过场!”
以朱慕在金陵的名声,自然与野先相识,二人也算旧交。
这时,几名将领闯入大帐,为首的矮壮蒙古将领厉声道:“野先,你要退兵?老子不答应!”
野先冷冷扫了此人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此人名叫合只,同为万户,身份与野先相当。但此次南北联军以野先为主帅,合只一直不服,屡屡在军议中唱反调。
此刻他竟带人直闯帅帐,简直狂妄至极。
野先冷哼一声:“你不答应?呵,我才是主帅,我说退就退。”
合只一愣,随即暴怒,指着野先骂道:“野先!大汗让你当主帅时,老子就不同意!瞧瞧你这身打扮,还像个蒙古人吗?打了五天都拿不下濠州,废物!现在城没破就想撤,问过大汗了吗?问过我们了吗?老子绝不答应!”
野先嗤笑一声,心中杀意翻涌,但合只毕竟是蒙古贵族,不能随意处置。
他强压怒火,冷冷道:“合只,你以为我想退?自己看!”
说着,他将一封信甩给合只。
合只抓过信扫了两眼,怒道:“老子不识字!”
野先怔了怔,随即露出笑容,那我便告诉你信上写了什么。江南出了大贼朱慕,金陵已经陷落。
竟有此事!
帐中诸将无不变色,合只更是惊得站起身来。金陵岂是濠州这等贫瘠之地可比?那里是东南要冲,汇聚着江南三成财富。
金陵乃江南门户,此地一失,整个江南危矣。若丢了江南,朝廷赋税怕是要折损四分之一。这些年若不是靠着江南钱粮支撑,朝廷哪有余力平定四方叛乱?大元的根基早就垮了。
野先,此话当真?合只将信将疑地盯着他。
野先轻蔑地瞥了他一眼,合只,你若不识字,大可找识字的将领验看。这信是常州守备送来的,我何必诓你?
合只挠了挠头,终于信了,这可如何是好?
野先暗自冷笑:就凭你这猪脑子,也配与我争权?
依我之见,不如暂缓攻打濠州,先南下剿灭朱慕。此贼才是朝廷心腹大患,相比之下,濠州的郭子兴算什么东西!
野先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
合只陷入迟疑。他虽鲁莽,却也明白金陵的分量。若真丢了江南,就算攻下濠州也是功不抵过。
帅帐内鸦雀无声。
合只抓耳挠腮,始终想不出万全之策。
野先环视众将,朗声道:不如先撤兵平定江南之乱,日后再来收拾濠州叛军。反正濠州跑不了,可金陵和江南却耽搁不得。
蒙古将领纷纷点头称是。
角落里的宋清目光呆滞地听着。自七年前在琅琊山败于虎王之手,他便成了两淮笑柄。此次本想借攻打濠州挽回颜面,不料又要半途撤兵。
正恍惚间,忽听野先问道:征讨朱慕,谁愿为先锋?
野先故意不看合只,就等着他主动请缨。
合只果然如野先所料,认定对方轻视自己,不愿让他担任先锋立功,顿时怒火中烧。
在他眼中,朱慕不过是个徒有虚名之辈。
无非是趁着野先带走江南大营主力之际捡了便宜。野先将其称作大贼,恐怕只是为了掩饰丢失江南大营的过失。
他坚信朝廷大军一到,这群反贼便会溃不成军。却全然忽略了濠州城依旧巍然矗立在眼前的事实。
正当合只准备主动请缨担任先锋时,竟有人抢先开口。
大帅,末将愿为先锋。
野先与合只同时转头,只见宋清从帐角挺身而出,向野先抱拳 。
合只当即嗤之以鼻:就凭你?连山贼都对付不了的废物,也敢挑战朱慕?
帐中顿时哄笑四起。
宋清面红耳赤,双拳紧握。他自问武艺韬略皆在众人之上,若非汉人身份遭人排挤......
怎么?不服气?当年在琅琊山损兵折将的难道不是你?合只斜眼讥讽道。
宋清无言以对。总不能说虎王实力超群,琅琊山贼寇比官军更精锐吧?
见宋清沉默,众人嘲笑愈甚。
合只高声嚷道:野先,把先锋印给俺,俺独自就能剿灭朱慕那厮。
常州来函未提及朱慕即是虎王,因沈万三散布的传闻纷杂难辨,常州官员仅确认已知事实,故野先也不知二者实为一人。
野先略作沉吟:合只,以你之能足以胜任,先锋之职便交予你。又补充道:宋清任你副将。
这分明是刻意为之——既然二人不和,偏要让他们共事。
官军昼夜猛攻未果,野先趁夜撤兵。
疲惫的红巾军毫无察觉,直至次日拂晓,才发现城外已空无一人。
短暂的寂静后,欢呼声响彻城头:官军逃了!我们胜了!
闻讯赶来的郭子兴、孙德崖等红巾将领登上城楼,望着空荡荡的敌营,不禁纵情欢呼。
好!太好了!终于退了!孙德崖手舞足蹈。
郭子兴强抑激动,拍墙下令:速派斥候查探,确认官军是否真退,谨防有诈。
半个时辰后,探马回报:方圆二十里内,已无官军踪迹。
看来敌军确实撤走了。
然而……官兵明明占据优势,粮草也充足,为何会突然撤离?
整个红巾军中,唯有马秀英察觉此事蹊跷。
…………
江南阴雨连绵,此刻常州城上空暴雨如注。
朱慕身披铁甲,笔直立于雨中,任凭雨水冲刷,水珠顺着铁甲滑落,交织成一片水帘。
“主公,雨势太大,弟兄们难以攻城。”赵普胜狼狈前来禀报,早先的意气风发已荡然无存。
原以为常州城守备空虚,可一举攻破,谁知激战半日仍无进展。
更令人恼火的是,天公不作美,暴雨骤至,攻城器械无法使用,士卒只能攀爬湿滑的云梯,连兵器都难以握稳。
朱慕神色冷峻,淡淡道:“普胜,今日若不破城,便撤兵回金陵。野先恐怕已得知金陵失守,此刻正回师驰援。”
“既然你们攻不上去,我便亲自带兵开路。”
这番话虽平静,却令赵普胜面红耳赤,他猛然抱拳道:“主公,容我再攻一次!若再败,我赵普胜提头来见!”
说罢,他转身冲向阵前,高声喝道:“取盾牌来!”
轰隆!
雷声炸响,闪电划破天际,照亮赵普胜坚毅而狰狞的面容。
“弟兄们!自金陵起,我军所向披靡,岂能折在这小小的常州城下?数百兄弟已血染城墙,此仇不报,何以甘心?”
“不能!不能!不能!”黑旗军将士在雨中挥刀怒吼。
赵普胜嘶吼道:“暴雨何惧?连死都不怕,还怕这点雨水?”
“人死不过头点地,活着就跟大帅搏个富贵前程!”
“今日,必破常州!”
“有胆子的,随我上!”
话音未落,他已叼着钢刀,举盾冲向云梯。
赵普胜身旁的云梯上,黑旗军战士如潮水般涌来,紧随他的脚步向城头攀爬。
沉重的撞击声接连不断,赵普胜机敏地将盾牌斜倾,卸去砸落的力道。他虽不懂什么物理,但战场上的经验让他明白如何应对。
在他的率领下,黑旗军士兵悍不畏死地向上冲锋。这些并非系统兵,而是赵普胜在巢湖招募的流民,如今却展现出惊人的斗志。
朱慕眯眼望着赵普胜的身影,心中暗想,此战过后,这些流民兵必将蜕变为真正的精锐。
他身后,系统兵列阵如林,任凭暴雨冲刷,依旧如磐石般 。
城头的汉人守将咬牙切齿,低声咒骂:“疯子,这群不要命的疯子!”
他曾在北地征战多年,见过无数叛军乱党,却从未遇过如此悍不畏死的队伍。
兵随将勇,将强则兵强!
雨势愈发猛烈,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黑旗军战士顶着暴雨与滚石,在赵普胜的带领下奋力攀爬。
忽然,赵普胜松开盾牌,一把拽住刺来的长矛,将探头偷袭的守军拖下城墙。他身形一闪,翻上城头,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黑旗军战士紧随其后,跃入城头。
震天的喊杀声骤然爆发,响彻云霄。
至正十二年初夏,巨寇朱慕攻破常州城,斩杀县官及守军一千七百余人,收降一千一百余人。
苏州府,门户洞开!
就在苏州官员惶惶不安之际,朱慕却突然撤兵。
他将赵普胜留在常州,威慑苏州,并授予其临机决断之权,自己则率军疾驰返回金陵。
经此一战,朱慕彻底认可了赵普胜的才能,不再仅因史书上的名声而提拔他。
此人,确有大将之才。
金陵衙门内,沈万三早已等候多时。
朱慕翻身下马,大步踏入:“仲荣,有何急报?”
沈万三神色焦虑:“妹夫,江北官兵正向我们逼近!”
朱慕淡然一笑:“这不是意料之中吗?”
心中却对沈万三的慌乱略感失望。这位大舅子虽擅长理财,但谋略与治政之能实在平庸。
看来,招揽人才之事刻不容缓。
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这些未来三哥的肱股之臣,如今身在何方?
朱慕暂将思绪压下。此事急不得,需徐徐图之。
金梧桐种下,凤凰自会来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