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棍”项目的理论推演进入深水区,涉及到的变量和多物理场耦合计算越来越复杂,对“新纪元”的超级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限挑战。科学理事会经过论证,认为有必要对现有的量子计算阵列进行新一轮的扩容和升级,以支撑包括“撬棍”在内的多个前沿项目的算力需求。
这份耗资巨大、涉及核心基础设施的升级方案,最终摆在了秦风的案头,等待他的最终批复。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份来自“文明方舟”海底都市管理委员会的申请报告,也送到了秦风这里。报告指出,随着海底都市人口的稳步增长和各项功能的完善,居民对于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的需求日益凸显。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委员会申请拨款,在生活区规划建设一个集图书馆、影剧院、小型音乐厅、咖啡馆和公共绿地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
两份报告,一份关乎“新纪元”最尖端的科研算力,冷峻而宏大;一份关乎数万居民的日常精神生活,温暖而琐碎。它们代表了“新纪元”这艘巨轮的两个不同侧面——指向未来的锋利船首,与承载当下的宽阔甲板。
秦风首先批复了量子计算阵列的升级方案,没有丝毫犹豫。这是支撑他所有宏大蓝图的基础,再大的投入也理所应当。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份关于文化中心的申请报告上。
他看得很快,但很仔细。从项目选址、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到预算构成,都快速浏览了一遍。
站在一旁的苏文倩,心中微微有些忐忑。她了解先生,先生的目光永远聚焦在那些能带来实质性突破和技术飞跃的核心领域,对于这类提升“软实力”的民生项目,先生是否会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
毕竟,在先生看来,生存与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而,秦风看完后,并未如苏文倩预想的那样提出质疑或直接否决。
他拿起笔,在申请报告的批复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动作流畅,没有一丝停顿。
然后,他将批复好的文件递给苏文倩,语气平淡地补充了一句:
“告诉管委会,绿地面积可以再扩大百分之十五。另外,图书馆的初始藏书量,按预算上限执行,优先采购科技、历史和哲学类书籍。”
苏文倩接过文件,看着上面清晰的批复和那额外的要求,一时间竟有些愣神。
先生……不仅批准了,还主动提出了优化建议?甚至关心到了图书馆的藏书类别?
这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她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秦风,眼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
秦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起头,对上她惊讶的眼神,眉头微挑:“怎么?有问题?”
“没……没有!”苏文倩连忙摇头,压下心中的波澜,“先生,我只是……有些意外。我以为您可能会觉得这类项目……”
“觉得这是浪费资源?”秦风接过了她的话头,语气依旧平淡,“文倩,你要记住,‘新纪元’不仅仅是一个科研基地或者避难所。”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那座正在海底茁壮成长的城邦。
“我们要建造的,是一个能够延续下去、能够不断成长的文明火种。而文明,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科技和坚固的堡垒,更需要知识的传承、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归属感。”
“一个只会计算和生存的群体,是走不远的。”
他的话语很平静,却如同重锤般敲在苏文倩的心上。
她瞬间明白了先生的深意。先生并非不关心这些“琐事”,恰恰相反,他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长远。他在为“新纪元”铺设的,是一条通往真正文明的、更加坚实的道路。
科技是骨架,而这些文化、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是让文明拥有生命力的血肉。
“我明白了,先生。”苏文倩心悦诚服地低下头,“我会将您的意见完整传达给管委会。”
秦风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继续处理下一份文件。
苏文倩拿着那份批复文件,退出了办公室。直到走到外面的走廊上,她才忍不住停下脚步,再次看了一眼那份文件上秦风的签名。
回想起先生刚才那番关于“文明”的话语,再联想到他之前批准家人接入、关心居民生活细节的种种举动……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震撼、感动与更深层次敬佩的情绪,如同暖流般涌上她的心头。
她一直知道先生格局宏大,志向高远。但直到此刻,她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先生的宏大,并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毁天灭地的科技和征服星海的野心上,更体现在这种对文明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对每一个“新纪元”成员作为“人”的关怀上。
他冷酷,是因为他必须面对最残酷的挑战。
但他并非没有温度。他的温度,藏在他为这个文明所规划的、每一条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里。
苏文倩靠在冰冷的金属墙壁上,轻轻按了按自己的胸口,感受着那里因为过于汹涌的情绪而传来的悸动。
她望着走廊尽头那扇紧闭的门,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的轻笑,喃喃低语:
“先生……”
“您再这样下去,我心脏受不了了。”
她说的,不仅仅是此刻的感动。
更是一种在日益了解这个男人深不可测的智慧与胸怀后,所产生的、愈发难以自拔的追随与……某种更深沉的情感。
这份情感,她只能深深埋藏,化为更坚定的忠诚与辅佐。
深吸一口气,苏文倩重新挺直背脊,恢复了平日里的干练与沉稳,迈着坚定的步伐,去执行秦风的指令。
只是那心跳,依旧比平时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