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沐晴被传唤至御书房。推门而入时,她注意到除了皇帝和楚玄外,还有一位身着紫色朝服的老者——当朝太师李谨言,三朝元老,在朝中德高望重。
沐姑娘,朕昨夜细思此案,尚有几点疑问。皇帝示意她起身,你既言在清源山亲眼所见,可还记得营地具体位置?
沐晴从容应答:回陛下,营地位于清源山北麓三峰交汇处,依山势而建,入口隐于瀑布之后。民女记得瀑布东侧有一株千年古松,形若盘龙。
太师李谨言忽然开口:老臣年轻时曾奉命巡查清源山,确有此树。不过...他话锋一转,据老臣所知,那处瀑布后并无开阔地可建营地。
太师有所不知,沐晴不慌不忙,瀑布后别有洞天,需潜入水下三尺,方见入口。民女也是机缘巧合下发现。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一个女子,如何潜入水下三尺?
民女少时在江南长大,精通水性。沐晴垂首道,且那日为了取证,不得不冒险一试。
楚玄适时补充:父皇,儿臣已命人绘制清源山地形图,可印证沐姑娘所言。
内侍呈上地图,果然在北麓标注着瀑布位置。李谨言仔细查看后,微微颔首:若真如沐姑娘所言,此事确实蹊跷。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侍卫跪禀:陛下,刑部在京城西市抓获一伙叛党,搜出大量兵器,其中部分刻有兵部印记!
御书房内顿时寂静。沐晴敏锐地注意到,太师李谨言的眉头微微蹙起。
带上来。皇帝沉声道。
不多时,几名被缚的汉子被押解进来。为首的汉子忽然抬头看向沐晴,厉声道:沐姑娘,既然失败,何必再隐瞒!
沐晴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阁下何人?我从未见过你。
那汉子冷笑:一个月前在清源山,不是你亲自将这批兵器交予我们的吗?
楚玄立即出声:父皇,此人所言荒谬。一个月前沐姑娘尚在京城,儿臣可作证。
四殿下自然要为她作证。赵青山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外,毕竟,你们本就是同谋。
皇帝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沐晴身上:你还有何话说?
沐晴深吸一口气:陛下明鉴,民女确实有一事未及禀报。那账册中的暗记,除了永昌库编号外,还暗藏着一组数字。
她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串数字:这是民女昨夜重新查验账册时发现的,每隔七页就会出现这组数字。
太师李谨言接过纸张,端详片刻后忽然变色:这是...军械监的密文编号!
正是。沐晴点头,民女推测,这组数字应当对应着军械监的某份密档。
赵青山脸色微变,随即冷笑:胡言乱语!军械监的密文,你一个民间女子如何识得?
民女确实不识,沐晴坦然道,但太师方才既已认出,想必能验证真伪。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谨言身上。老太师沉吟良久,终于开口:陛下,老臣请求调阅军械监天字叁号密档。
皇帝准奏后,御书房内陷入诡异的寂静。沐晴能感受到赵青山投来的凌厉目光,也能感受到楚玄无声的支持。
一个时辰后,密档送至。李谨言仔细核对后,双手微颤:陛下...这组数字对应的,是三年前一批本该销毁的军械清单。
楚玄立即追问:太师可知这批军械最终去向?
李谨言欲言又止,最终长叹一声:记录显示,这批军械经赵元培之手运往江南,但具体用途...档案中并未记载。
赵青山急忙辩解:陛下,这都是陈年旧事,与此案何干?
何干?楚玄冷笑,若儿臣没记错,三年前正是赵大人举荐赵元培出任江南转运使。
沐晴静静观察着这场交锋,心中渐明:这盘棋,终于要见分晓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御书房内风云变幻之际,宫外已暗流汹涌。
大皇子府中,楚宏正与心腹密议:既然沐晴这个棋子除不掉,那就从她身边的人下手。听闻闻人宴近日病情加重,或许可以从此处着手。
殿下英明。属下这就去安排。
与此同时,顾流芳在江南的产业突然遭到官府查封,理由是涉嫌私运禁品。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