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身上新添的伤痕隐隐作痛,但步伐已比昨日稳健许多。
她径直往锦瑟院正房去,准备伺候夫人用早膳。
进得屋内,薛夫人正端坐桌前,两个小丫鬟静立一旁。
碧桃上前行礼,动作流畅自然。
“夫人万福。”
薛夫人微微颔首。
“起来吧。今日你来得正好,布菜。”
“是。”
碧桃应声上前,接过小丫鬟手中的银筷。
桌上摆着四碟小菜并一碗粳米粥。
碧桃执筷的姿势标准,手腕稳当,夹取菜肴时动作轻巧,放置碟中不发出半点声响。
她为夫人布菜时,身子微微前倾,目光始终恭敬下垂,不会直视主子。
薛夫人慢慢用着早膳,偶尔抬眼打量碧桃。
见她行走间裙裾只有轻微晃动,端碟时手指平稳,就连呼吸都控制得极轻,不由得暗暗点头。
“张嬷嬷教导得不错。”
薛夫人放下筷子。
“不过半月,你已大有长进。”
碧桃福身。
“谢夫人夸赞。是嬷嬷教导有方,奴婢不敢懈怠。”
“能吃苦是好事。”
薛夫人语气温和。
“后日便是谢府寿宴,你且好生准备。届时跟在我身边,莫要慌张。”
“奴婢明白。”
薛夫人又吩咐了几句寿宴注意事项,这才让碧桃退下。
从正房出来,碧桃轻轻舒了口气。
方才在夫人面前,她全神贯注,此刻松懈下来,才觉背上伤痕又隐隐作痛。
她正要回房歇息片刻,却不想在廊下转角处,迎面遇上一人。
“哎哟!”
碧桃被撞得后退两步,抬头一看,竟是薛允琛。
薛允琛今日穿着一身宝蓝色骑射服,显然是要去练武场。
他凤眼微挑,上下打量着碧桃,目光在她那规整的站姿上停留片刻,嘴角撇了撇。
“装模作样。”
他轻哼一声。
“才学了几日规矩,就摆出这副姿态给谁看?蠢桃子,你自是化成灰,我也认得你。”
碧桃忙垂首行礼。
“二少爷安好。奴婢不敢。”
“不敢?”
薛允琛绕着她走了一圈。
“我瞧你胆子大得很。前几日给我量的衣裳,做到哪一步了?这都多久了,连个影儿都没见着。莫不是敷衍我?”
碧桃心中叫苦。
这半月她日夜跟着张嬷嬷学规矩,哪有时间做衣裳。
但这话不能直说,只得委婉解释。
“回二少爷,奴婢近日奉命学规矩,不敢怠慢。待寿宴过后,定当尽快为二少爷赶制新衣。”
“又是寿宴!”
薛允琛语气不悦。
“怎么,给三弟做衣裳就快得很,轮到我就推三阻四?莫不是觉得本少爷好糊弄?”
“奴婢万万不敢。”
碧桃头垂得更低。
“二少爷的衣裳,奴婢定当用心制作,绝不敢敷衍。”
薛允琛却不依不饶。
“既如此,你现在就与我说说,我那衣裳准备用什么料子,什么花样,绣什么纹饰?若说不清楚,便是存心怠慢!”
碧桃心中飞快回忆。
那日从惊蛰院回来后,她确实仔细记下了二少爷的尺寸和喜好,只是这些日子忙于学规矩,尚未细细思量衣裳样式。
“回二少爷。”
她谨慎答道。
“奴婢记得二少爷喜动,故选了库房中江宁织造的云锦,宝蓝底织金麒麟纹的做箭袖袍,玄色暗纹回字锦的做直身,雨过天青色软烟罗做里衣。至于纹饰,麒麟纹威武,回字纹稳重,都合二少爷身份。”
薛允琛眯了眯眼。
“倒是记得清楚。那我问你,麒麟纹用何针法?回字纹如何布局?领口袖缘又预备如何镶滚?”
这一连串问题问得碧桃心头一紧。
这些细节她尚未细想,一时答不上来。
“这……奴婢尚未定夺。”
她老实回答。
薛允琛冷笑。
“果然是在敷衍我。连这些都没想好,还敢说用心?”
碧桃咬唇。
“二少爷明鉴,奴婢这些日子实在抽不开身……”
“抽不开身?”
薛允琛打断她。
“我看你是根本没把本少爷的事放在心上。既如此,我现在就去回母亲,这衣裳不用你做了,自有针线房的人操心。”
碧桃闻言急了。
若真让二少爷去夫人面前这么说,岂不是显得她办事不力?
“二少爷恕罪!”
她忙道。
“奴婢这就去细细思量衣裳样式,今晚就画出图样给二少爷过目。”
薛允琛这才神色稍缓,却仍板着脸。
“今晚?你若画不出来又如何?”
“若画不出来…”
碧桃一咬牙。
“但凭二少爷责罚。”
“好!”
薛允琛挑眉。
“既如此,今晚戌时,把图样送到我书房来。若敢迟了片刻,或是画得不好……”
他顿了顿,目光在她身上转了一圈。
“你就等着瞧吧。”
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去。
碧桃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二少爷真是难缠得紧,明明是他自己急着要衣裳,却偏要在这节骨眼上为难她。
她回到耳房,红梅正在收拾床铺,见她面色不愉,关切问道。
“阿姊怎么了?可是嬷嬷又责罚了?”
碧桃摇头,在桌前坐下。
“是二少爷。他催问衣裳的事,要我今晚就画出图样给他过目。”
红梅睁大眼睛。
“今晚?阿姊今日还要学规矩,哪有时间画图样?”
碧桃苦笑。
“正是如此。可若是不画,他就要去夫人面前说道。”
“二少爷也太不讲理了。”
红梅嘟囔。
“明知道阿姊这些日子忙得很。”
碧桃叹口气,从抽屉里取出纸笔。
“事已至此,只能想法子挤时间了。好在今日张嬷嬷教的是认物识字,不需太多体力,我抽空想想衣裳样式就是。”
话虽如此,可当她铺开纸张,准备画图时,却发现脑中一片空白。
这些日子学规矩,她满脑子都是奉茶布菜,哪里还有心思琢磨衣裳花样。
眼看时辰不早,她只得匆匆收拾了纸笔,往静心斋去。
今日张嬷嬷果然开始教认物识字。
桌上摆着几样常见器物:一把紫砂壶,一对青花瓷瓶,一方端砚,还有几幅简单的字画。
“在贵人面前伺候,不仅要懂规矩,也要认得这些物件。”
张嬷嬷声音平稳。
“若是连主人家用的器物都认不全,难免被人小瞧了去。”
她先拿起紫砂壶。
“这是宜兴紫砂,看这泥料、做工,是上品。若是见主人家用这等器物奉茶,当知是风雅之人,回话时要格外谨慎。”
又指青花瓷瓶。
“这是景德镇官窑,青花发色纯正,画工精细。若是见厅堂摆此物件,可知主人家底蕴不凡。”
碧桃认真听着,暗暗记下每样物件的特征和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