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疲惫,还有深深的担忧。
我瘫在礁石上,海水从衣服上不断流下,带走所剩无几的体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胸腔火辣辣的疼痛。额头的“星之痕”因为过度透支而再次变得沉寂,传来阵阵空虚的钝痛。怀中的“永冻核心”光芒黯淡,需要时间恢复。
最让我心焦的是千鹤。她为了引开追兵,独自钻进了那危险的沉船深处,现在生死未卜。
我必须去找她!至少,要确定她的安危。
强撑着几乎散架的身体,我沿着崎岖的海岸线,向着之前约定的“老地方”——安全屋附近那个废弃的街心公园信号点——艰难跋涉。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沉默的怪兽。我避开所有可能有监控的大路,在狭窄的后巷和荒废的空地间穿行,如同一个幽灵。湿透的衣服紧贴着皮肤,寒冷刺骨。
每一声远处的警笛,每一个暗处晃动的影子,都让我的神经紧绷到极点。
终于,在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的时候,我抵达了那个小小的、只有几棵枯树和一个破败喷泉的街心公园。
公园里空无一人,只有晨风吹动落叶的沙沙声。
我的心沉了下去。她还没到?还是……出了意外?
我找了一个既能观察入口又能隐蔽自己的灌木丛后,蜷缩起来,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一边默默运转微弱的灵能,试图加快恢复,同时祈祷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和车辆开始逐渐增多,但公园里依旧寂静。
焦虑和不安如同藤蔓般缠绕着我的心脏。
就在我几乎要绝望,准备冒险去寻找之时——
一个踉跄的身影,出现在了公园的入口。
是千鹤!
她的样子比我还狼狈,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冻得发紫,身上的衣服有多处撕裂,手臂上新增了几道擦伤和淤青,显然经历了一番苦战。但她还活着!眼神虽然疲惫,却依旧保持着警惕和锐利。
我猛地从灌木丛后站起。
她也看到了我,明显松了口气,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你没事吧?”我们几乎同时开口,然后又同时沉默,一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在空气中弥漫。
“甩掉他们了,废了点劲,差点被堵在一个死胡同里。”千鹤言简意赅地带过了过程中的凶险,她靠在一棵枯树上,微微喘息,“东西还在?”
我点了点头,拍了拍胸口:“在。你呢?伤要不要紧?”
“死不了。”她检查了一下手臂的伤,皱了皱眉,“旧伤有点崩裂,问题不大。但我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海狐’号肯定被扣了,黑市那条线也断了,守夜人现在肯定像疯狗一样在全城搜捕我们。”
现实无比残酷。我们失去了离开的唯一渠道,还彻底暴露了行踪,成了瓮中之鳖。
“而且,”千鹤补充道,语气更加沉重,“我摆脱追兵的时候,听到他们的通讯片段。守夜人高层似乎因为港区和档案馆的连续失利而震怒,已经启动了更高规格的追捕程序,甚至可能动用了……‘清道夫’。”
“清道夫?”我心里一凛,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不祥。
“守夜人内部的特殊处理部队,专门负责‘清理’最高级别的威胁和……知情人。他们拥有极大的权限和极其冷酷的手段,据说甚至有自主决断权。一旦被他们盯上……”千鹤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压力如山般袭来。前有守夜人主力围剿,后有神秘的“清道夫”威胁,我们几乎陷入了十面埋伏。
“我们必须立刻离开这座城市!”我沉声道,“一刻也不能多待!”
“怎么走?”千鹤苦笑,“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出口肯定都被盯死了。飞机会被拦截,火车汽车要检查,海上封锁更严。”
我们陷入了沉默。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晨曦透过枯树的枝丫,照在我们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我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街对面一个早早开门的报亭。报纸的头版头条赫然是关于昨晚港区“工业事故”和加强安全管理的官方通报。旁边的电视屏幕上,早间新闻正在播放一条国际快讯:
“……‘绿色星球’组织宣布将于今日午间,在其停靠于我市港口的旗舰‘希望方舟’号上举行新闻发布会,抗议近期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异常现象,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亚马逊雨林保护……”
“绿色星球”……国际知名的环保非政府组织……他们的船?“希望方舟”号?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异想天开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
“千鹤!”我猛地抓住她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或许……我们还有一条路!”
“什么路?”千鹤疑惑地看着我。
我指着电视屏幕上那艘洁白的、挂着“绿色星球”旗帜的科考船:“他们的船!‘希望方舟’号!他们是国际组织,享有一定的外交便利和豁免权,守夜人未必敢公然强行登船搜查!而且他们的目的地之一肯定是亚马逊流域!我们可以想办法混上船!”
千鹤愣住了,仔细看着新闻画面,眼中迅速闪烁着计算和分析的光芒。
“风险极高!”她快速说道,“他们的安保措施肯定不弱,而且我们如何躲过码头区的重重检查靠近船只?就算混上去了,如何躲藏?如何应对船上的排查?”
“风险高,但这是目前唯一可能通向外界的缝隙!”我坚持道,“守夜人刚刚经历了昨晚的混乱,注意力肯定集中在常规的黑市和走私渠道上,对这类国际公益组织的防备反而可能最松懈!这是我们的机会!”
千鹤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值得一试。但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计划,以及……一点运气。”
她看向我,嘴角忽然勾起一丝近乎疯狂的弧度:“或许……我们可以给他们制造一点‘环保惊喜’,比如,冒充他们的志愿者,或者……干脆弄出点动静,让他们‘主动’带我们上船?”
我们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破釜沉舟的决心。
被逼到绝境的老鼠,也能咬伤猫。
一场针对“希望方舟”号的、胆大包天的渗透计划,在晨曦微光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