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离开后,陈阳看向亚瑟,神色认真:“雷诺兹先生,我觉得现在这办公地点有些局促,也不利于公司形象。接下来你寻找一栋合适的写字楼,我买下来,作为基石图书的新办公用地。”
亚瑟·雷诺兹又惊又喜,眼眶微微泛红,连忙说道:“陈先生,太感谢您了!您这一系列举措,真的是给公司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一定会尽快安排出版流程,先进行审稿,确保内容没有问题,接着联系专业的编辑进行文字润色和校对,之后安排排版设计。半个月后,第一批书就可以上市,推向市场!”
陈阳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非常好,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成功。接下来有任何需要沟通的,随时联系我。我对《侏罗纪公园》的出版充满期待,也相信它能成为基石图书的转折点 。”
三天后,亚瑟·雷诺兹兴奋地拨通了陈阳的电话:“陈先生,我通过房产经纪人找到了一座绝佳的大厦!”原来,这位房产经纪人在纽约地产界摸爬滚打多年,人脉广泛,对市场上各类房源了如指掌。在接到亚瑟的委托后,便凭借丰富经验和精准判断,迅速锁定了这栋位于曼哈顿繁华地段的十二层大厦。
陈阳和亚瑟一同前往查看。大厦外观气派,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
陈阳当场拍板决定购买。随后,在房产经纪人的协助下,陈阳顺利办妥了各种文件和证件手续。
交易完成后,陈阳站在大厦前,心中满是成就感,他决定将这座大厦命名为“定义时代大厦”,不仅是公司的新起点,也寓意着开启出版行业的崭新时代。
亚瑟激动不已:“陈先生,这简直太完美了!有了这么好的办公场地,再加上《侏罗纪公园》,咱们公司肯定能一飞冲天!我已经在全力推进出版流程了,审稿和编辑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多半个月,第一批书就能上市和读者见面!”
陈阳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雷诺兹先生。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基石图书会创造辉煌。对了,新办公场地的装修和搬迁事宜,也麻烦你多费点心,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让大家能尽快在新环境里工作。”
第二天,陈阳登上了那艘驶向公海的豪华游艇。这艘游艇宛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宫殿,通体洁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奢华的光芒。甲板上,各界商政要名流、富豪们或穿着笔挺的西装,或身着华丽的礼服,端着香槟谈笑风生。
白天,陈阳和众人一同在甲板上享受美食,看着湛蓝的大海,感受着清爽的海风;或是跃入海中,畅快地游泳。夜晚,灯光将游艇装点得如梦如幻,陈阳则与那些富豪们围坐在赌桌前,开始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赌博。
他坐在赌桌前,神情淡定从容,手指看似随意地翻动着扑克牌,实则在空间与精神力异能的加持下,早已掌控了牌局的走向。他能精准地感知到每一张牌的位置,洞悉对手的心理变化,监控设备捕捉不到丝毫异常,旁人的肉眼更无法察觉他的“小动作”。筹码在他面前越堆越高,陈阳却依旧神色如常,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十天里,陈阳每晚都在赌局中大放异彩,虽然也有小输的时候,但总体上赢多输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赌桌上的名声越来越大,其他赌客看向他的眼神里,有敬佩,也有嫉妒。
十天后,当游艇缓缓靠岸,陈阳拿着价值1.73亿美元的支票走下船。海风撩动着他的头发,他望着远处的海岸线,嘴角微微上扬。这笔巨额财富,将成为他在这个世界进一步拓展事业版图的强大助力 。
五天后,《侏罗纪公园》的第一批书正式登陆市场。亚瑟·雷诺兹多年积累的人脉在此刻显现出惊人的能量——从曼哈顿的连锁书店到郊区的独立书铺,甚至是机场、超市的读物区,几乎所有能摆书的渠道都铺上了这本封面印着咆哮霸王龙的科幻小说。
经销商们起初只是给老熟人亚瑟一个面子,没指望这本新人写的厚书能掀起什么波澜,直到仓库开始频繁接到补货电话。
半个月里,这本书的热度像被点燃的引线,慢慢透出火光。先是科幻迷圈子里有人在专栏里提到它——“华裔作家Jade chen的脑洞简直疯狂,把基因技术和古生物史搅成了一锅滚烫的岩浆”;接着,几家主流媒体的书评版开始出现短评,有人惊叹于“周明博士用中药思路稳定基因”的设定,觉得“东方智慧和硬核科幻的碰撞太妙了”。
书店的销量曲线开始陡峭起来。起初每天几十本,后来是上百本,到第三周时,单家连锁书店的日销量已经突破了五百册。
有店员在后台统计时发现,这本书的读者跨度极大,既有带着放大镜看科学细节的理工男,也有被紧张剧情勾着的普通读者。
亚瑟每天守在新办公室的电话旁,听着各地传来的销售数据,手指在笔记本上画的折线图一路飙升。
他知道,这本《侏罗纪公园》已经显露出大火的潜质,就像暴风雨来临前,天边那片越来越厚的乌云——酝酿着足以撼动整个出版界的力量。
4月初,几则不起眼的新闻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全美掀起了涟漪。《华盛顿邮报》的社交版角落里,一张里根总统在戴维营度假时的照片被放大——他手边的茶几上,赫然放着一本封面磨损的《侏罗纪公园》;紧接着,华尔街日报拍到摩根大通总裁在董事会间隙,手指正夹着书里的书签翻页;更有好莱坞制片人在采访中直言:“如果这本书不被改编成电影,简直是犯罪。”
这些消息像野火般蔓延开来。普通读者突然发现,那些常在财经版、政治版出现的名字,居然和自己在读同一本书。书店的门槛几乎被踏破,连锁书店紧急加印三次,仓库的补货卡车从早到晚在定义时代大厦楼下排队。亚马逊刚上线的预售通道,三天内就被订空了未来一个月的库存。
“Jade chen”这个名字不再只出现在科幻圈的小范围讨论里。晚间新闻的文化板块专门做了专题,主持人拿着书说:“这位华裔作家用一个恐龙公园的故事,让全美国都在讨论基因技术的伦理边界。”街头巷尾的咖啡馆里,人们聊天时总会绕到“如果真有这样的岛,你敢去吗”这个话题上。
亚瑟看着办公室墙上不断刷新的销售数据——截至4月第一周,全美销量突破百万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两万册的速度增长。
他终于确信,《侏罗纪公园》已经彻底大火,像一颗投入市场的恒星,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出版行业,也让“侏罗纪公园”这五个字,成了1982年春天美国最热门的词汇。
随着《侏罗纪公园》的热度持续发酵,各大媒体和电视节目纷纷向陈阳抛来橄榄枝。《纽约时报》的专访室里,他穿着熨帖的西装,面对记者关于“创作灵感是否源于真实科学猜想”的提问,用流利的英语从容作答:“基因技术的发展像一列疾驰的火车,我只是在轨道旁,想象了它可能驶向的站台——恐龙是过去的奇迹,而人类正在用科技改写奇迹的定义。”
cbS的王牌访谈节目里,他站在镜头前,一米八二的身高搭配挺拔的身形,棱角分明的面庞在灯光下透着沉稳的男人味。当主持人问及书中华人角色的设定时,他笑了笑:“科学没有国界,就像周明博士的故事里,既有内蒙古的化石,也有哈佛的实验室。我想让读者看到,不同文化的智慧可以共同编织一个梦想。”
这些采访像蒲公英的种子,通过报纸、电视屏幕散落到美国的千家万户。人们在新闻里看到这个21岁的华裔青年,既能条理清晰地解析基因克隆的技术细节,又能在聊到剧情伏笔时露出少年般的狡黠。
街头的广告牌上,他的照片和《侏罗纪公园》的封面并排出现,标题写着“改写科幻史的年轻人”。